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和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这一“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因开创中国远古文明的伟大功绩而被后世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炎帝神农文化也成为中华五千年悠久灿烂文明的本源文化。它积淀于中华文明的基因中,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脉里,并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融入中华儿女的心灵秩序和精神境界之中,构成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谱系,成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活水源头。
一、炎帝神农敢为人先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精神
先秦典籍《周易》,最早记下了炎帝神农的大名及其功绩:“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历史学家将早期人类社会划为“食物采集者”和“食物生产者”两个阶段,由“食物采集者”到“食物生产者”,是革命性的。而在中华大地上领导这场“农业革命”的正是炎帝神农。炎帝神农,正是以敢为人先的伟大创造精神,发明了耒耜等农业生产工具,首创了种植业和“日中为市”的贸易。从渔猎到农耕,再到商品交换,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到一个更高级的阶段,清晰地反映了社会进步、发展的脉络。
同时,这场农业革命也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提高了生活品质。三国时代蜀汉学者谯周作《古史考》,认为“古之初,人吮露精,食草木实,穴居野处。山居则食鸟兽,衣其羽皮,饮血茹毛。近水则食鱼鳖螺蛤,未有火化腥臊,多害肠胃,于是有圣人出,以火德王。”这个“圣人”,便是炎帝神农,“神农作耒耜”,“教民耕农”,并“作釜甑,成火食之道”,发明了新的食用方式,使先民“食草木实”、“饮血茹毛”的生活得到彻底改观,从而神农以“火德”而有天下,自然也就与“火”密切相关而称“炎帝”。
首创纺织业,教民“织而衣”,也提高了先民的“幸福指数”。《庄子·盗跖》载:“神农之世……耕而食,织而衣。”《吕氏春秋·爱类》的描述更为具体形象:“神农之教曰:‘士有当年而不耕者,则天下或受其饥矣;女有当年而不织者,则天下或受其寒矣。’故身亲耕,妻亲织,所以见致民利也。”炎帝神农时代的陶纺轮在汉水中游乃至长江中游的大量发现,也证明当时纺织业的发展。炎帝神农还首创煮盐,发明医药,首作琴瑟,创立原始天文学和历法学,先民始有地理观念等等。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炎帝神农的伟大创举,不仅在中华大地上开创了农业革命,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精神奠基,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奋勇前行。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今天,中国人民的创造精神正在前所未有地迸发出来,推动我国日新月异向前发展,大踏步走在世界前列。我相信,只要13亿多中国人民始终发扬这种伟大创造精神,我们就一定能够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
二、炎帝神农自强不息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奋斗精神
炎帝神农领导的农业革命,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奋斗历程。仅以耒耜的发明,就经历了一个探索积累、坚持不懈的奋斗过程。《国语·鲁语》中说:“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殖百谷百蔬。”三国韦昭注:“烈山氏,炎帝之号也。”“其子曰柱”,有专家考证,“柱”是由最早的农业工具——播种点种用的尖头木棒演化而来。早期农业阶段正是在点种棒的帮助下,才使沉睡的种子萌发出了新的生命,先民因而产生了对点种棒的崇拜,使点种棒成了祭典中主稼穑之神的标志——木主,即柱。而“烈山”的来历,即为“教民耕农”而放火烧荒之地。直到宋代,湖北、湖南仍盛行“畲耕”,即烧山播种的耕作方式。
由“柱”而“耒耜”,炎帝神农“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的主要功绩,与新石器时代“农业起源”的主要特征相一致。在随州,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物很丰富,最早的距今6000多年,最晚的距今4000年左右。其中,西花园与庙台子遗址、金鸡岭遗址的发掘成果颇丰。金鸡岭遗址距今至少超过5000年,人类在这里不间断地连续生存繁衍了1000余年,直到进入青铜时代的前夜。金鸡岭遗址出土了大量石器,除石斧、石镰等生产工具外,还发现了大量的石箭镞。除陶器外,还出土了大量陶窑。考古工作者还在遗址地层、红烧土块、夹粗砂的厚胎陶片中,发现了稻谷壳或其印痕。
一般认为新石器时代应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开始制造和使用磨制石器;二是发明了陶器;三是出现了原始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但实际上,各地这一时代的发展道路很不相同。有的地方在农业产生后的很长一段时期里没有陶器,有的地方在一万多年以前就已出现陶器,却迟迟没有农业的痕迹,甚至磨制石器也很不发达。而在随州,新石器时代的这三个基本特征,都在考古发现中一一得到印证,并达到相当高级的阶段,说明随州作为炎帝神农故里,炎帝神农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源远流长,福泽后世。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今天,中国人民拥有的一切,凝聚着中国人的聪明才智,浸透着中国人的辛勤汗水,蕴涵着中国人的巨大牺牲。我相信,只要13亿多中国人民始终发扬这种伟大奋斗精神,我们就一定能够达到创造人民更加美好生活的宏伟目标!
三、炎帝神农坚韧包容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团结精神
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发展壮大,正体现出炎黄二帝为代表的坚韧不拔、团结包容的伟大精神品质。炎帝与黄帝的关系,在《周易·系辞下第八》中,描述为“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在《国语·晋语》中,晋公子重耳的随从大臣司空季子又将炎帝与黄帝的关系描述得更为亲密:“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直接将炎帝与黄帝说成了一母同胞的兄弟。在春秋时代,炎帝部落属于姜姓、黄帝部落属于姬姓,当已有定论。
密切合作,是身处中原之地的姜姓炎帝部落的后人,与姬姓黄帝部落的后人相互融合的一种方式。炎帝部落与黄帝部落阪泉一战,黄帝登上了领导岗位。而姜姓的炎帝部落,其子孙则逐步与黄帝部落融合,相互并存,同舟共济。在炎帝之后中,《史记》称之为吕尚、《封神演义》称之为姜尚姜太公姜子牙者,当是影响大享誉广的佼佼者。姜太公辅佐周文王周武王,拿下了商纣王的江山,并封于齐,“太公至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渔盐之利,而人民多归之齐,齐为大国。”周初大分封时,东方受封的姜姓国有伊、共工、陆浑、向、焦、沈、约等,达19国之多,足见炎帝神农部落后裔融合之广。
致力统一,携手共进,让华夏更加繁荣昌盛。据史籍,阪泉之战后,炎帝的后裔,发展中分为共工、四岳、氐羌三大支,除一部分融入黄帝部落,其他的流徙四方,成为“姜姓之戎”。“姜姓之戎”更将炎帝的血脉传承到华夏大地的四面八方。如“西戎”,从西周到战国,主要是指氐羌系各部落,秦汉以后,整个中国古代,狭义即指氐羌诸部,广义则包括中国西部各民族。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在《九州之戎与戎禹》中认为:“姜之与羌,其字出于同源,盖彼族以羊为图腾,故在姓为姜,在种为羌。”匈奴、鲜卑等都声称自己是炎黄子孙。《辽史·太祖纪赞》和《世表序》主张契丹为炎帝之后。自从炎帝部落与黄帝部落联合后,逐步形成了一个以中原华夏炎黄部落为主体,包括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等四方民族多元一体的民族大家庭,在不断的斗争矛盾中逐渐融合造就了华夏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今天,中国取得的令世人瞩目的发展成就,更是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努力的结果。中国人民从亲身经历中深刻认识到,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前进,一个四分五裂的国家不可能发展进步。我相信,只要13亿多中国人民始终发扬这种伟大团结精神,我们就一定能够形成勇往直前、无坚不摧的强大力量!
四、炎帝神农天下为公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精神
“殖五谷”,这是炎帝神农为中华民族敲开的第一个伟大梦想之门。《白虎通义》记载:“古之人民皆食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如何改变生存状况呢?据《拾遗记》说,炎帝神农将心思盯在草木上,研究“什么籽谷能吃”,他将从鸟嘴掉下的一支九穗谷埋在土壤里,后来竟长成一片。通过不断尝试,最后筛选出稻、黍、稷、麦、菽五谷。他率领部落人民放倒树木,割掉野草,用耒耜等生产工具,开垦土地,种起了谷子。炎帝神农实现了人类由从渔猎采集时代到农耕定居时代的历史性变革,从野蛮走向文明,开启了中华民族农业文明的新纪元。
神农尝百草而发明医药,是千古传诵的故事。《淮南子·修务训》中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在炎帝神农时代,为了抵御疾病和毒蛇猛兽的伤害,祛除百姓疾病之苦,炎帝神农辨尝各种草木的性味,不惜置自己的生命安危于不顾,出入瘴气弥漫、人间罕至的莽莽山野和茫茫林海之中,寻求治病救死扶伤之药,九死一生,从而发明了用草药医治疾病和创伤的方法。正是由于人们公认炎帝神农是我国医药学的奠基者,秦汉之际成书的第一部药物学典才名之曰《神农本草经》。
不避艰险,为天下人谋幸福,体现了炎帝神农天下为公、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更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精神。炎帝神农开创的原始农业文化具有注重经验、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勤劳勇敢、富于发明创造的优良传统,在此基础上,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了丰富优秀的民族传统与人文精神,如人定胜天、愚公移山精神,自力更生、自食其力精神,重义轻利、大同思想、仁德观念等道德规范和社会理想,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使中华民族一次次站上人类社会发展的巅峰。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今天,中国人民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相信,只要13亿多中国人民始终发扬这种伟大梦想精神,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作者系随州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罗 毅 )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随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
您的浏览器版本太低!
为了更好的浏览体验,建议升级您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