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和美乡村气象新 —— 曾都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综述
  • 发布时间:2024-06-03 09:42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随州市生态环境局
  • 审核:黄振忠
打印






平坦宽敞的沥青路穿梭而过,村前屋后花红树绿、绿水环绕,田间地头特色产业蓬勃发展,构成一幅生动优美的田园画卷。初夏时节,行走在曾都区广袤乡村,一个个干净整洁、风光宜人的村庄,成为广大农民的幸福家园。
    曾都区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引,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放在突出位置,把增加脱贫群众收入作为根本措施,把和美乡村建设作为改善民生、建设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的重要举措,全力以赴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
    落实落细帮扶政策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返贫,是一个动态过程和长期性行动。曾都区发挥政策兜底保障作用,落实行业帮扶政策,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深入推进教育帮扶。完善脱贫家庭、重点监测对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据库,健全学生辍学及劝返情况工作月报制度,全区适龄儿童少年应学尽学、无人辍学。2023年发放义务教育资助脱贫户学生5303人次294.17万元,全年为570名大学生办理了生源地助学贷款652万元,为91名符合“滋惠计划”的大学新生申请路费5.35万元。
    扎实开展健康帮扶。认真落实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制度,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和个人缴费补贴全覆盖。区属10家医疗机构卫生健康信息平台与医保结算系统互联互通,实现“一站式”结算,住院发票、费用清单实现“一票制”。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计划,2023年全区106家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率达100%,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去医院、出院能报销。  
    周密排查住房安全。将农房排查和自建房排查整治工作相结合,对全区农村自建房进行“地毯式”排查,建立农村房屋质量安全巡查制度,确保不漏一户。2023年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纳入C、D级危房改造计划114户,全部通过改造验收。  
    全面保障饮水安全。推进乡镇供水体制改革,通过随州市曾都区乡村供水有限公司,对全区集中供水水厂逐一进行划转、收购,负责全区农村供水统一经营管理运维。统筹实施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等项目,强化对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的业务指导和服务,全区农村供水工程安全有效运行。
    赓续政策兜底保障。2023年农村低保保障标准调整到617元/人/月,较上年提高40元。农村特困供养金调整到1233元/人/月,较上年提高80元。持续完善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监测帮扶机制,及时落实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等保障政策,做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2023年全区共有3044名脱贫人口纳入农村低保保障范围,1304名脱贫人口纳入农村特困供养范围;对基本生活遭遇急难困难的脱贫人口实施临时救助443人次,救助104.61万元;脱贫人口领取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1575人、困难生活补贴1313人,实现应补尽补。
    筑牢防止返贫底线 增强内生发展动力
    曾都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抓牢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发展两个环节,抓住产业和就业两个关键,推动巩固成果上台阶、乡村振兴见实效。
    监测帮扶守底线。该区加强预警监测数据共享,2023年召开4次部门联席会调度预警数据,组织行业部门交叉核查数据9213条。开展防止返贫集中排查。2023年通过对所有农户发放“申报政策明白纸”55000张、对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发放“帮扶政策明白纸”10000张加强政策宣传,共入户集中排查计51952户。做好精准帮扶消除风险。通过分层分类有效帮扶,经初拟对象、入户评估、民主评议公示、乡镇审核程序,2023年风险消除监测对象29户83人。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最根本的是要促进脱贫群众持续增收。曾都区结合实际,通过就业帮扶、产业帮扶等增强内生动力,促进脱贫群众增收。
    产业帮扶促发展。该区2023年中央财政衔接资金用于发展产业比例为62.6%,挂牌成立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农村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中心、乡村建设服务中心。完成4267户产业验收和636.74万元奖补兑现。深化全区125座光伏扶贫电站日常管理,带动脱贫群众持续受益。推动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应贷尽贷,惠及脱贫户611户。延续政府采购脱贫地区农副产品政策,全区335个预算单位在“832平台”消费386.80万元。  
    就业帮扶稳增收。扎实做好外出务工人员服务保障,动态更新外出务工人员信息台账,2021—2023年过渡期内共发放一次性外出务工补贴5138人113.24万元。着力推动就地就业,2023年共培训致富带头人和脱贫户500人次,设置公益性岗位3024个,就近安置有就业需求的脱贫户、监测对象、返乡人员就业。认真开展“雨露计划”职业教育补助工作,2023年资助脱贫户、监测对象家庭学生1018人次152.7万元,跟踪助力雨露计划毕业生就业。
    扎实推进乡村建设 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良好人居环境,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方面。曾都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和文明乡风涵养,为幸福生活增光添彩。
    乡村建设开新局。每季度召开乡村建设行动部门联席会议,调度乡村建设行动任务清单工作落实情况,印发乡村建设任务清单,全区2023年乡村建设行动项目库入库项目64个,资金总额12795.59万元。抓好农村改厕“提质年”工作,2023年全区新建户厕887户,2022年农村户厕“回头看”摸排问题做到了应改尽改,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9.04%。落实区、镇、村三级寄递物流配送体系建设,高标准建成区级寄递配送中心和4个镇级寄递综合服务站,106个村级寄递综合服务网点实现全覆盖。
    环境整治优生态。抓实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年度重点工作,开展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城乡环境秩序集中整治行动,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和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借鉴浙江“千万工程”蕴含的理念与方法,抓好曾都区美丽乡村建设提升行动方案(2021—2025年)、乡村建设行动推进方案具体落实,在巩固提升千年银杏谷示范片(何店、洛阳、府河)、2022年城乡融合发展示范片、万店—北郊—南郊—涢水—何店美丽乡村示范片建设成果的基础上,集中力量建设城郊提质示范片,累计打造16个示范村、64个整治村、7个和美乡村示范点,构建以点串线、以线带面的美丽乡村建设新格局。府河镇入选全省乡村振兴示范乡镇创建名单。
    乡村治理出实招。持续开展以落实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和志愿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共同缔造积分制管理试点工作。推进基层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印发《曾都区“一窗通办”综合窗口改革实施方案》,依申请及公共服务事项全部进驻镇、村两级综合性政务服务场所。“曾都区桂华村数字乡村”应用场景入选湖北省首批数字经济典型应用场景公示名单。建好用好农村文化阵地,推动中心村文化广场和农民健身场所建设,开设农家书屋、留守儿童之家以及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大力开展先进创建评选活动,区级及以上文明镇、文明村比例分别达100%、66%,农村文明家庭比例占全区30%。何店镇桂华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