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科技创新激发澎湃动力 ——随州高新区起跑·冲刺“开门红”系列报道之一
  • 发布时间:2025-01-22 09:00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黄振忠
  • 审核:黄振忠
打印


  图为湖北斯诺新材料公司生产线
  随州日报特约记者 钟克波 通讯员 潘开亮

编者按:
  开局即决战,起跑就冲刺。新春伊始,随州高新区招商、创新、项目加快推进,奋力实现“开门红”。本报今起推出起跑·冲刺“开门红”系列报道,一起看看随州高新区干部、企业如何在一线争分夺秒抢订单、赶进度、忙生产。
  1月20日,从湖北斯诺新材料公司传来好消息,该公司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院已完成“6C超充动力电池负极材料和万次循环储能电池负极材料”研究,并开始量产送样。
  “6C超充能让动力电池充电像5G一样快!”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然介绍,这项技术在全省领先,在全国一流。
  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新年伊始,随州高新区相继有多个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案例取得突破,掀起了科技创新“开门红”的序幕。
斯诺新材料:6C超充10分钟充满电池,续航突破400公里  1月17日,记者在湖北斯诺新材料公司看到,新建成投用的研究院里热火朝天,60多名研发人员正在进行从原材料前端处理到石墨化后端成品负极的全工序试验和分析检测。
  从建设之初,斯诺公司就把创新作为引领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建设生产线的同时,同步投资2500余万元建成了湖北省内技术最先进、设备最齐全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院。
  “6C超充大大加快了动力电池的充电效率。”斯诺新材料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然介绍说,“超过1C的充电倍率就是快充,100Ah的电池如果以1C充电,理论上可以1小时充满,那么6C超充10分钟就可以充满,使得新能源车充电10分钟续航400公里成为现实。”
  一石激起千层浪。6C超充产品研发成功后,受到众多新能源企业关注,斯诺新材料的订单近期也呈增长之势,产能得到充分释放。
健民集团叶开泰国药:5G智慧工厂带动产能提升80%  在工信部近期发布的《2024年5G工厂名录》中,叶开泰国药凭借利用5G互联网技术打造数字化中药生态系统的领先布局,首次成功入选国家级5G工厂名录。
  传统中药生产中常常遭遇的质量波动、人工监测的局限性等问题,叶开泰国药通过5G互联网技术一一破解。
  1月19日,记者在健民集团叶开泰国药(随州)有限公司5G智慧工厂车间看到,6条包装生产线全面启动,小儿宣肺止咳颗粒、健脾生血颗粒、益气糖康胶囊、通便胶囊等产品顺着流水线鱼贯而出……
  据介绍,健民集团叶开泰5G智慧工厂实现了从中药材的原料选取,到中间体的加工,再到成品的质量管控,全程动态监测与调节控制,不仅药品质量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均一性得到了保障,而且实现了大幅降本增效:生产车间产能提升80%,生产经营成本降低10%。
  “企业层面借鉴‘灯塔工厂’经验,设计符合自身特色的数智化生态系统,政府层面提供支持数智化产业集群的政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中医药产业的深度融合,可以有力推动随州中医药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该公司总经理李丽娟接受采访时说。
  技术改造是企业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关键密码。叶开泰国药是随州高新区制造业数智化转型 升 级的一个缩影。如今,核心区内93家规上企业,一半以上已经不同程度启动了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技改投资总量增幅保持全市第一。
  锚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青岛啤酒绿色节能碳中和智能工厂改造项目、楚胜汽车涂装线智能化绿色化技改升级项目、齐星模具高端数控机床及光机加工生产设备更新改造项目顺利推进……今年初,全区11个省级工业重点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项目已经启航,总投资6.6亿元,有力激发企业向“新”动力,赋能工业转型升级,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与此同时,以数字技术为依托,随州大数据产业园聚集的大数据企业,正深度融合“科技+人才+产业”,加快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
犇星鑫星“众星云集”:打造新兴产业新场景
  1月19日,记者走进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犇星新能源材料公司,公司技术研发中心负责人张建广介绍,该公司投资1.5亿元与武汉科技大学联合研发锂电池多孔硅,已从公斤级中试扩大到吨级中试,受到蔚来、比亚迪等企业的好评。
  在锂离子电池中加入多孔硅后,在不增加体积和重量的情况下,能量却能呈几何倍增长,续航进程大幅增长,这一国内先发技术,受到国内新能源企业的关注。
  张建广介绍,目前,公司正在根据中试情况调整多孔硅生产线,为大规模量产做准备。
  犇星新能源材料公司并非多孔硅“一枝独秀”,该公司在精细化工细分领域多项产品突破技术瓶颈,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如新建的3万吨新能源电池电解液、1万吨液态盐电解质及配套5万吨电子级五氯化磷等项目已经投产,进一步延伸了其新能源材料产业链的深度。
  向技术要效益。犇星新能源材料公司投资1亿元,对二乙酯、六氟磷酸锂、甲基锡等产品生产线进行大规模改造,改造后,二乙酯、六氟磷酸锂产能能提高10%,甲基锡成本能降低10%。
  无独有偶。记者在随州鑫星新材料半导体芯片项目车间,透过通透的玻璃挡板,看到“全副武装”的技术人员和设备人员,在一台台仪器前低头忙碌,整个车间清洁得更像是外科手术室。
  “公司突破国外对我国芯片生产技术的封锁,生产的半导体芯片前驱体材料填补了国内空白,今年又新上了全新智能化生产线,生产效率提高数倍,智能化生产技术全国领先。”该公司负责人丰雷告诉记者。
  像犇星、鑫星等企业一样,随州高新区青春化工园精细化工企业和新能源新材料企业众星云集:科迪雅正积极开展丙烯酸酯凝胶电解质的结构与电化学性能关系研发;鼎鼎碳正研发与锂电池配套的轻质化、轻量化配套产品;永壮生态正在研究可再生资源的微生物转化产品开发……
  科技赋能发展,创新决胜未来。新年伊始、万象更新,从一项项新技术,到一个个新突破,新赛道不断开辟,新动能不断激活,新效能不断呈现。随州高新区正以科技创新的“开门红”,点燃首季的“轰轰烈烈”,赢得全年的“红红火火”。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