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抢风口 逐“高峰” ——看曾都经济开发区兴产业促发展
  • 发布时间:2024-12-23 08:59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黄振忠
  • 审核:黄振忠
打印

 近日,时代电动(湖北)生产基地正式投产,将助力曾都专汽产业新能化转型。
  专汽作为曾都经济开发区支柱产业,积极抢抓政策、产业转型的“风口”,持续擦亮“专汽+应急”的组合品牌。
  岁末年终,曾都经济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热潮不减,企业抓生产赶订单,项目抓安全赶进度,全力冲刺“全年红”。
   抢“风口”,迸发新活力
  小米董事长雷军曾说:“站在风口,猪也能飞起来。”
  这些年,随州专汽企业紧跟行业“风口”,研发推出一批高附加值的产品,受到市场的欢迎。
  走进瑞力专汽,一台可容纳200多人就餐的应急保障餐车正在制作。“这台车价值100多万元,前不久刚交了一批淋浴车、宿营车。”瑞力专汽技术副总张林介绍。
  从去年四季度开始,国家增发万亿国债,主要用于提升我国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应急类专用车成为重点采购对象之一。
  张林介绍,今年应急保障、应急救援产品持续爆单,订单量占公司的60%以上,产值也翻了一番。目前,还有90多台应急消防、宿营车等订单,生产计划排到了明年3月份。
  在曾都经济开发区,专汽企业纷纷抢抓万亿国债的“风口”,应急类专用汽车成为主导型产品。程力、江南、宏宇、博利等企业,手中都握着不少应急类产品的订单。
  除应急类产品外,该区还引导专汽企业抢抓新能源、轻量化等“风口”,“催生”了一批新能源专用车企。
  程力与成都壹为、杭州时代电动合作,致力新能源中重卡、环卫车底盘等研发,在环卫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新楚风牵头氢能动力研究,49吨氢燃料电池干线物流重卡已小批量生产。今年7月,该公司18吨氢能物流车成功投放北京市场。
  “今年,我区专汽产业保持平稳发展,75家企业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30亿元。”曾都经济开发区负责人介绍。
   攀高新,培育新质生产力
  在裕民大道中段,天一智能的大楼格外显眼。
  走进生产车间,各条生产线均是自动化生产,一批批标准件被研磨出来,用于手机电脑等3C产业和新能源汽车电池产业的制造设备。
  公司副总经理方胜斌介绍,天一智能已发展成为企业提供“智”动力的集成供应商,技术、规模等位居国内同行前列。
  据介绍,该公司今年可实现产值2.5亿元,与去年持平。明年还将启动二期建设,进一步扩大产能,力争实现产值5亿元。
  近年来,曾都经济开发区着力布局智能制造、医药化工等高新技术产业,以新质生产力引领产业“蝶变”。
  琅菱智能是一家回归企业,2022年9月投产以来,生产一直比较稳定。该公司专注于为客户提供智能化产线的解决方案,与比亚迪等130多家企业有着合作。
  今年,琅菱智能注重国外市场开拓,将产品出口到美国、欧洲、韩国等,出口额达到了30%。
  “全年将实现产值3亿元,明年将根据市场动向启动二期项目建设,不断提升市场份额。”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
  目前,曾都经济开发区形成以新能源汽车、频控器件、智能制造、医药化工等为主体的新兴产业,捕捉新质生产力发展机遇,积极抢占工业新赛道,预计年产值占工业比重达到75%。
   育动能,夯实发展硬支撑
  在瑞力专汽,二期项目正在加紧建设,建成后将布局冷链物流运输车,拓展新的市场。
  今天的投入是明天的产出,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产业。
  曾都经济开发区树立“项目为王”的理念,一方面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一方面优化环境全力服务项目建设,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
  今年以来,该区推动新楚风智能涂装联合厂房、泰晶科技三期等重点项目投产达效,加大创融专汽、琅菱智能二期等跟踪服务力度,争取早日开工建设。
  “想在企业所需之前,干在项目落地之先。”曾都经济开发区有关负责人介绍,“我们为重点项目配备‘项目秘书’,实行‘挂牌督战’,合力推动招商引资重大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
  数据显示,该区已完成工业投资21.9亿元,并引导企业完成技改投入17.6亿元。
  对于经开区而言,产城融合是最优的形态。
  今年,曾都经济开发区主动投身㵐水河东岸生态环境提升工程3P项目建设,月亮湾公园、桃源公园建成开放,六草屋大道、新工一路等主干道贯通,全方位提升园区综合承载力。
  入冬后,月亮湾公园内的水杉红色、黄色交织在一起,色彩浓郁,吸引不少市民打卡。
  “现在开发区的环境更好了,吸引力也将逐步提升,我们在此投资兴业也更有信心。”湖北东特特装董事长李海丹坦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