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我市以供应链思维推动专汽产业高质量发展
  • 发布时间:2024-11-28 09:03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黄振忠
  • 审核:黄振忠
打印

近年来,我市坚持搭建供应链、重塑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以供应链思维赋能专汽产业转型升级。
  目前,全市拥有88家专汽生产资质企业、220家专汽及零部件企业,专汽年产量超20万辆,全产业链年销售收入超600亿元,全国市场占有率超10%,油罐车、洒水车、清障车、高空作业车等9个单项品种销量全国第一。
  今年1至10月份,我市专汽产业实现产值300.3亿元,同比增长9.9%,为工业稳增长提供了强有力产业支撑。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出台专门文件、列出专项清单、实施专班招商,全面加强专汽供应链建设。近期提出“三加”,即专汽+应急+低空经济+三新(新能源、新材料、新装备)发展思路,以系统观念、协同方法、链式思维推动专汽产业高质量发展。
  链主企业是产业链上的“领头雁”,担负着产业生态集聚者的重任,是补链延链强链的关键力量。我市坚持择优扶强,培育链主企业。依托程力专汽整车资质,与成都壹为共建上装底盘一体化新能源专用车底盘生产线,已开发5款新能源底盘车。新楚风获氢燃料商用车资质,4.5吨、18吨氢燃料电池车成功下线并批量生产,49吨氢燃料电池干线物流重卡正在进行测试,气态氢续航大于1000公里。
  持续延链强链。湖北芯动力、东风马可迅、犇星新能源材料、斯诺新材料等一大批项目先后投产或试生产,推动专汽产业链向上突围。一批基础设施紧密配套建设,国家专用汽车检验中心、国家专用汽车和应急装备检测研发基地、国家无线电监测检测中心随州测试基地等三个“国字号”检测平台投入运营;湖北交投随州智慧供应链产业园等加快建设,建成后预计大宗原材料和核心零部件采购成本下降2%以上。
  新质生产力是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发力点。我市坚持新质领航,构建创新体系,专汽产业聚力向“新”,奋力提“质”。充分发挥湖北专汽研究院、随州武汉理工工业研究院、省应急产业技术研究院牵引作用,为企业提供产品研发、工艺设计等方面技术支撑,先后转化科研成果300余项,50多个产品填补国内空白。江南专汽生产的压缩空气泡沫消防车填补国内高端消防车领域空白;泰晶科技北斗导航关键器件项目入选工信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协同项目,其生产的车规级晶振产品通过了系列车规芯片平台认证;齐星集团正与武汉依迅北斗合作开发无人机智能巡检车,进军低空经济产业领域。
  我市聚焦优化营商环境,坚持政府主导,搭建公共平台,推动专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融通发展。组建专汽供应链公司,引入长投集团组建湖北长江专用汽车有限公司,为随州专汽提供“科技+资本+产业+载体”系统解决方案,推动产业资源整合、延链补链、差异化发展。搭建金融服务平台,引入宏泰集团与随州金控集团组建融资租赁公司,打造随州专用车数智化融资租赁平台,自今年6月上线运行以来,已为企业融资近5亿元。建设随州国家专用汽车供应链平台,目前已入驻企业163家、金融机构13家,上架产品近300款,线下首批成交800吨钢材,每吨便宜60元,成本同比下降2.5%。积极与长江车百链、湖北科创链平台对接,目前随州已有90余家企业入驻车百链,114家企业入驻科创链。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