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小学生饮奶与健康评估”报告显示——饮奶干预成效斐然
  • 发布时间:2024-11-01 10:51
  • 信息来源:《中国教育报》
  • 编辑:管理员
  • 审核:李发兵
打印

随着新学期的开始,学生营养健康状况再次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对学龄儿童而言,科学合理的营养摄入不仅是智力发育、身体健康及心理健康的坚实基石,更是预防未来成年期慢性疾病、奠定终身健康基础的关键。

为深入探究牛奶摄入对我国儿童健康的具体影响,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携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海南医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成都市视力保护与健康促进学会,历时2年,圆满完成了“小学生饮奶与健康评估”研究项目。

据了解,该项目横跨湖北、四川、海南三省,惠及23所小学的12159名小学生。项目针对牛奶摄入对学生的生长发育、饮奶习惯、身体活动、骨密度、近期疾病等多方面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旨在全面评估小学生的营养与健康状况,推动科学膳食指导的制定,为改善儿童营养健康状况提供科学依据。

日前,这一项目的三项调研成果在核心期刊《中国食物与营养》上发表,引起了广泛关注。调研成果显示,通过有针对性的饮奶行为干预措施,学龄儿童的体格成长与体质指数(BMI)有所改善。与此同时,学生及家长的营养认知态度及日常饮食行为也发生了积极转变。此外,调研还指出,营养教育与膳食干预对改善儿童膳食状况亦有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

在“小学生饮奶与健康评估”项目《饮奶行为干预对学龄儿童体格发育及体质指数的影响》研究中发现,保证充足的奶及奶制品摄入是促进儿童体格发育与改善体质指数的关键策略。这一干预措施不仅极大地促进了骨骼的茁壮成长与发育,还有效地缓解了因营养不均衡导致的消瘦等问题。

研究数据显示,接受饮奶干预的儿童在身高和体重增长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消瘦率明显下降。更重要的是,研究还发现,饮奶干预在预防超重与肥胖方面具有潜在价值,为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科学依据。

另一项研究《中国三省份小学生饮奶干预知信行评价》则表明,积极培养小学生的饮奶习惯对促进其体格强健与体质优化具有深远意义。该研究表明,提升学生营养认知水平、构建科学饮奶信念体系,是引导他们形成健康饮奶习惯的关键。

数据显示,综合性干预措施有效推动了学生在生长发育、膳食均衡等多方面的正向转变,具体表现为:干预后,每周饮奶5天及以上的学生比例激增了15.2%,主动要求喝奶的学生数量增长了28.2%,19.4%的学生经常选择奶或奶制品作为健康零食。

同时,《中国三省份小学生饮用奶干预前后食物摄入状况研究》深入剖析了干预对膳食摄入的影响:干预不仅促使谷类食品摄入更为合理,还显著推动了富含关键营养素的食品消费增长,包括坚果、新鲜蔬果、优质畜禽肉类及液态奶等。特别是干预组每日液态奶的平均摄入量实现了21.03克的跃升,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次“小学生饮奶与健康评估”项目的调研成果以确凿的数据证明了系统性的饮奶干预对提升学生健康认知与饮奶意识、构筑终身健康基础的积极作用。然而,调研也发现,小学生的日均奶及奶制品摄入量仍显不足,未达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的推荐量。因此,校园成为弥补家庭营养短板、强化学生营养保障的关键阵地。

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便是通过每日课间向在校学生提供一杯优质牛奶来改善学生营养状况的重要举措。该计划已实施20余年,日供应量已经从最初的50万份扩大到如今的2775万份,覆盖范围也已扩展至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0万余所学校,惠及3210万名学生,成为迄今为止我国持续时间最长、受益人数最多、社会反响最好的一项国家营养改善计划,更为我国青少年健康事业的蓬勃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展望未来,持续深化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仍需政府、教育系统及乳品企业等社会各界紧密协作,形成协同效应,通过不断优化政策环境,加大科普宣传力度,提升产品质量与服务水平,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这份来自国家的关爱与滋养。

《中国教育报》记者 李小伟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