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府河镇拱桥河村—— 小香菇撑起致富好“钱景”
  • 发布时间:2025-04-08 09:25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黄振忠
  • 审核:黄振忠
打印

阳春三月,走进曾都区府河镇拱桥河村香菇种植基地,大棚在太阳照射下散发出蓝色光芒,大棚内秋栽的香菇棒上,一簇簇鲜嫩香菇生长正旺,菇农忙着采摘。
  要想鼓起钱袋子,选对产业是关键。拱桥河村立足村情实际,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努力在特色种植上下功夫、做文章。
  2022年,拱桥河村组织村“两委”成员、党员和村民代表召开产业发展座谈会,到洛阳镇和随县三里岗镇学习香菇种植技术。大家一致认为,香菇种植周期短、见效快、收入高,加上村内栎树资源丰富,决定发展大棚香菇种植。
  府河镇、村委会、驻村单位等共同努力,争取各类政策资金。2022年11月底,该村共计投资110余万元,建设香菇智能大棚3000余平方米,种植香菇8万棒。2023年,该村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投资新建种植养菌一体化智能大棚2880平方米,可种香菇7万棒。同时,新建4个冻库、2间烘干房,基本形成生产、存储、加工的系统化种植模式。
  2024年7月,为更好地经营香菇大棚,村里将其中一个大棚出租给经验丰富的香菇种植农户。来自何店镇香菇种植大户张清云,以每年6万元的租金承包一个大棚,并对村集体种植的另一个大棚提供技术指导。“大棚建得很好,通风采光好,设备设施完善,交通方便。”张清云种香菇已有7年,有丰富的经验,对经营好这个香菇基地信心满满。
  种植香菇增加了村集体收入,也给周边村民带来就业机会和增收希望。旺季时,2个大棚共吸纳30多名村民在棚内务工。
  “我们在这里摘香菇、剪香菇脚,一天能挣80元,一年算下来有1万元收入。”拱桥河村村民申明兰谈起务工收入满脸喜悦。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把香菇种植产业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和村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不断完善种植技术,加粗加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经济效益,助推乡村振兴。”拱桥河村党支部书记邹祥成表示。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