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随州香菇”华丽绽放 ——随州香菇产业高质量发展探访
  • 发布时间:2023-12-22 09:26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黄振忠
  • 审核:黄振忠
打印

世界香菇看中国,中国香菇看随州。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药用菌学会主席李玉说:“随州是全国现代香菇产业起源地。”
  随州,“中国香菇之乡”“中国花菇之乡”“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香菇)”,全国四大香菇主产区之一,全国第二大香菇交易市场,全国重要的食用菌加工出口基地。“随州香菇”区域品牌价值达106.76亿元。
  随州香菇的“绽放史”,就是一部产业创新与大众创业史。40多年来,随州香菇产业持续转型升级,栽培规模近4亿袋,全产业链产值近500亿元,撑起了30多万菇农菇商的勤劳致富梦,奠定了随州坚实的现代特色农业产业格局。
  干群齐心 40多年发展沉淀百亿价值品牌
  眼下正值出菇时节,随县柳林镇团结村香菇基地的10万棒香菇采摘正忙。村里通过承包菇棚、劳务带动、生产经营入股、土地经营权折股、为脱贫户配股等方式,带动农户参与香菇产业发展增收。
  这条助农增收路,随州干群齐心,稳打稳扎40余年。
  香菇,菌类中的“灵芝草”,是我国久负盛名的珍贵食用菌。位于北纬31度区域的随州,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昼夜温差大,孕育了适宜香菇生长的丰沃土壤。
  1978年,华中农业大学教授杨新美在随县三里岗镇杨家棚村成功试种椴木香菇,开创“菌丝”栽培香菇之先河,点燃了我国现代香菇产业化的星星之火,也为随州群众打开了一条致富路。
  “种香菇就跟养孩子一样,都要花时间花心思。”市食用菌协会会长许景闻说,以前种菇,制棒、点菌、划袋、注水、采摘、烘烤等各环节,都十分缠人、累人。每晚起来数次为菌袋喷水,凌晨一点多就起床摘菇,走街串巷提篮小卖……在老一代菇农的回忆里,种香菇是真辛苦。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种香菇,也让普通老百姓实现了勤劳致富。
  在随州农村,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年种菇建新房,二年种菇娶新娘,三年种菇奔小康。”在三里岗镇吉祥寺村,90%的村民从事香菇产业,90%的收入来自香菇产业。
  农民有钱赚,党委政府也咬定香菇产业不放松。40多年来,随州市委市政府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在产业发展的各时期各阶段谋篇布局、有力引导,绘就香菇产业美好图景。
  瞄准打造香菇千亿元产业,随州先后出台了《随州香菇产业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关于促进随州市香菇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产业支持政策,每年从湖北长江(随州)产业发展基金争取4亿元用于支持香菇产业发展;先后争取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香菇)项目、中央农业产业强镇(香菇)项目、湖北省蔬菜链香菇类奖补、湖北省香菇产业集群等一大批专项项目,强力推进香菇产业纵深发展。
  天时地利人和,随州先后获得“农产品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中国特色农产品(香菇)优势区”“国家现代农业(香菇)产业园”等称号。
  目前,全市香菇种植规模近4亿棒,随州香菇出口交易量连续多年排名全国前列。在2022中国香菇区域品牌价值榜和中国食用菌区域品牌价值榜上,“随州香菇”均位列榜首,其品牌价值达到106.76亿元。
  创新转型 459个规模化基地“种出”20多种美味
  湖北宝蕈农业科技公司投资500万元建成的数字化菇棚内,自动控温设备、内外循环风机、水肥一体化自动灌溉系统等一应俱全,依托智能化设备、大数据应用,只需打开手机APP,就能“指点”菇棚,实时监控菌丝生长、出菇进度等情况。
  湖北长久菌业公司基地内,智能化大棚依托农业物联网实现自动化控制,实现一年四季出菇。
  传统香菇种植高度依赖人力、经验,靠天收,风险难控。近年来,着力科技赋能,坚持集聚集约、提质扩量,随州大力推广“集中制棒、分户出菇”和“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模式,随州香菇栽培逐步向“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转变。
  目前,全市有3万袋以上的标准化、规模化香菇种植基地459个,规模超过100万袋的香菇种植基地7个,日生产能力1万袋以上的集中制棒厂68个。
  在产品深加工方面,品源(随州)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研制的“菇的辣克GOODLUCK”牌香菇酱、香菇辣酱是淘宝、京东等网销平台的爆款。从2016年起,该企业发力精深加工,打造品牌,提升竞争力。
  湖北裕国菇业股份有限公司拥有全国首家“香菇研究院”和“院士工作站”。依托稳步提升的科技实力,该企业与“周黑鸭”、“老干妈”等名企合作,开发香菇休闲即食、厨房调味产品,并从香菇中提取多糖、多肽,升值产业链。
  龙头企业引领,肽源、原木童等一批优秀香菇企业奋力赶超。随州香菇产业加快向价值链高端迈进,基本实现了由初加工向精深加工的转变。随州先后荣获首批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出口食用菌专业型示范基地”、“出口食用菌质量安全示范区”。
  目前,全市香菇酱、调味香菇、香菇浓缩汁、香菇多肽、香菇多糖、香菇辣条、香菇脆等深加工产品品类超过20种,在食用菌出口中占比达80%,远超国内同类地区。今年1至11月,我市食用菌及其制品出口达到77.6亿元,同比增长18.3%。
  链式发展 30万从业者成就全产业链500亿产值
  致力于补短板、锻长板、筑底板,随州持续补链、延链、强链,形成了集菌种繁育、机械制造、标准种植、科技加工、技术服务、人才培养等于一体的香菇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格局。
  菌种是食用菌的“芯片”。在数十年的香菇种植实践中,爱钻研的菇农强化与科研院所合作,联合培育优化新菌种,为香菇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随州是全国最大的香菇菌种生产基地,有83家规模化菌种生产企业,每年生产香菇菌种量占全省60%以上,除满足本市所需,还远销全国各地。
  随州香菇科研推广中心已建成。湖北长久菌业有限公司是首批湖北省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保护单位。宝蕈农业已成功引进液体菌种生产技术,实现大球盖菇的液体菌种生产,正在试验生产液体香菇菌种,为我市菌种质量提升奠定了基础。
  香菇种植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香菇产品向精深加工转型,对自动化、智能化设备的需求不断增长。
  在湖北扶星农业机械公司,从香菇、平菇、木耳到羊肚菌等各种制棒自动化设备,从装扎机、烘干机到灭菌柜全系列产品,客户可以“一站式”采购。
  随州食用菌机械生产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末,2010年后进入高峰期。全市现有扶星、三龙、逸村、隆兴、庆丰等26家食用菌专用机械生产企业,可生产粉碎、拌料、制棒、封口、灭菌、刺孔、注水、烘干、分选、切片、包装等10余大类近100余款大小机械设备,年产食用菌生产机械2万多台,拥有发明专利169项,年产值超3亿元,产品销往全国各地,还出口到韩国、俄罗斯、越南等国家和地区。
  已建成投用的随县香菇产业园,集香菇文化博览、市场交易、会展中心、物流仓储、技术研发、配套服务、综合商务等功能于一体,推动香菇产业链式发展。
  香菇文化体验也成为随州旅游热点。仅随县,就有三里岗“香菇小镇”“百里画廊”香菇主题农家乐、香菇采摘、香菇品尝、香菇种植等观光景点,“神农药菌谷生态科技旅游园”等观光项目。高标准打造的裕国香菇工业旅游园区,每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
  据统计,目前随州香菇产业从业人员达30万人,香菇全产业链产值近500亿元。链式发展,成就了随州香菇产业的行业领军之势,进一步做优、唱响“随州香菇”品牌。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