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新:炎帝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泛的包容性
  • 发布时间:2023-06-17 10:39
  • 信息来源:
  • 编辑:罗皓月
  • 审核:罗皓月
打印

炎帝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富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泛的包容性。
    6月13日,在癸卯年寻根节炎帝神农、曾随文化高端论坛上,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系教授罗新,满怀对历史的“温情与敬意”,讲述了作为一名随州籍历史学家对家乡历史文化的认知与感悟。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在罗新看来,随州独特的自然地理格局孕育出炎帝文化、曾随文化等一脉相承的特质文化,形成了数千年从未间断的历史,这些历史都值得被挖掘与讲述,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发展自信,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和现代文明。
    “我对随州历史文化的最初认知源于家乡的山与川。”罗新1963年生于随县新城,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史和中国古代民族史。1978年以前罗新一直在家乡新城,随后赴异地求学,从此与随州分别。近年来,他热衷于通过徒步调查的方式来重新审视历史、认识当下中国。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家乡,2015年7月,罗新在随北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徒步调查,并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写下了珍贵的徒步笔记,对七尖峰、桐柏山、大洪山和系列发源于这些山脉的河流、以及在此孕育形成的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
    中国历史上,华夏民族与部落的融合从远古时代就不断进行,在长期的交流、碰撞中,通过政治、商业、文化等层面上的不断融合,最终形成了多元而统一的中华民族共同体。随州“方城夏道”“锡行金道”等独特的人文积淀和地缘条件,奠定了“随枣孔道”在古代中国推动南北文化交流互鉴、经济交融发展的重要桥梁纽带作用,形成了以编钟礼乐为代表,贯通史前部落融合、商周方国融合和隋唐民族融合的礼乐文化。
    罗新研究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民族纷争、动乱交流和融合的大时代,包括汉族在内的多个民族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各民族共同创造出新的制度、文化,呈现出新的社会面貌,进而形成新的“中国”——隋唐国家。罗新介绍,在民族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到了唐朝,“炎”“黄”二字就经常出现在一起。清末以来,开始出现“炎黄文化”“炎黄子孙”等说法。我们今天所讲的炎帝文化是一个内涵和外延十分丰富,具有极强的延续性和包容性的概念。
    从炎帝时代以来,随州地域的文化发展出现了多次高峰。如先秦时期的曾随文化,将中国南方文化推到了新阶段,展现出中国礼乐文化和青铜文化的巅峰形态。隋文帝杨坚曾任随州刺史,随州是杨坚的龙潜之地,隋朝因随州而得名,科举思想肇始于随州。对此,罗新分享了一些历史文献记载,如在《续高僧传》等书籍和文章中都记载了关于隋文帝故居“智门寺”的传奇故事。唐代著名诗人杜牧途经随州时存诗《冬日题智门寺北楼》云:“满怀多少是恩酬,未见功名已白头。不为寻山试筋力,岂能寒上背云楼。”诸多史料都说明智门寺庙从隋朝至明代一直都是一座非常著名的寺庙,也从一个侧面展示着随州历史上的辉煌。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了中华文明具有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五个突出特性。这在随州数千年一脉相承、南北交融集大成的诸多文化瑰宝中也展露无遗。
    “通过田野考察和文献阅读,我对随州历史文化的认识不断深入。”这是罗新作为一名历史工作者进行学术研究的方法,也是一名随州人的文化责任与自觉。罗新说,除了厉山神农洞,除了曾随古国,随州还有数千年从未间断的历史,每一分每一秒的历史都值得挖掘与讲述,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同时,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东西,历史是属于过去的,我们要在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的基础上,坚持开放包容,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创造新时代新的文化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