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随州市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补齐公共卫生短板的实施方案》解读
  • 发布时间:2021-11-12 09:56
  • 信息来源:随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编辑:随州市政府办公室
  • 审核:杨文明
打印

一、起草背景和政策依据

提升县级医院综合实力是强化以基层为重点的公共卫生补短板的重要内容。村卫生室是农村三级卫生健康服务体系的网底,乡村医生是村民健康的守门人为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若干措施》(鄂发〔20213号)、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和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鄂办发〔202011号)、《湖北省进一步加强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实施方案》(鄂政办发〔201590号)精神和省委书记应勇在随州调研时的讲话精神,深入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通过县级医院创建三级等级医院,打造区域医疗中心,不断提升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全面落实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计划,切实织牢三级健康服务网。

二、主要内容 

(一)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通过县级三级医院创建着力打造本地区医疗中心。到2024年底,县级力争创成1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1所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到2025年,创成2所三级乙等综合医院。到2025年,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基层就诊率达到65%,全面形成分级诊疗格局。采取因地制宜、分步分批策略,到2023年底,全市配备1135名大专及以上学历乡村医生,实现一村至少有一名大学生村医目标。

(二)开展县级三级医院创建。一是坚持以评促建提能力。坚持评建并举,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不断加强业务培训和考核,持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改进医疗服务质量,不断满足县域内群众就医需要,确保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二是坚持精细管理提质量。以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为目标,实现县级医院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信息化管理。通过大数据方法建立病种组合标准体系,引导县级医院提高效率、节约费用。三是坚持一体发展提效能。建立完善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县乡村一体化管理模式,提高医疗服务同质化水平,加强县级医院与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和业务融合,做实公共卫生服务。

(三)建强乡镇卫生院。一是全面提升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重点建设居民集中、覆盖人口多、距离县城较远的中心乡镇卫生院,将其建设成为县域医疗分中心。二是推进乡镇卫生院医卫融合建设。发挥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应急作用,强化监测预警。加快发展互联网十智慧健康。实现乡村检查、县级诊断。提高基层传染病防控和公共卫生应急事件的先期处置能力。三是加强乡镇卫生院人才队伍建设。合理核定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编制,实行编制管理与政府购买服务岗位相结合,用好用足空余编制,积极推行基层卫生人才县管乡用、乡管村用

(四)夯实村卫生室服务网底。一是全面落实“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计划。通过定向委托培养一批、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一批、院管村用下沉一批、在职教育提升一批等四种形式完成大村医配备。二是推进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强化村卫生室服务功能,承担与其功能相适应的公共卫生服务及一般疾病的诊治,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三是推广广水市骆店镇卫生院乡村一体化管理机制经验,将村卫生室作为乡镇卫生院的派出机构,乡镇卫生院与乡村医生签订聘用合同,实行管理“六统一”。推进村医职业化。严格保障乡村医生政策性收入和村卫生室基本运行经费。对全日制医学专业高等专科学历以上的乡村医生,予以定额补助,完善村医养老保障政策和到龄村医良性退出机制。选配村医进入“两委”班子。做好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的衔接,对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并已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乡村医生,采取专项招聘纳入乡镇卫生院编制管理。

(五)完善保障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共同推动各项目标任务按期完成。二是加强财政投入。县级政府要落实基层医疗卫生能力提升的主体责任,健全基层卫生投入机制。三是加强政策支撑。争取十四五期间中央、省卫生健康领域资金支持。加大医保政策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倾斜力度合理调整基层卫生机构医疗服务价格。完善医保总额预算管理。强化村医队伍激励措施。四是加强履约管理。确保“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项目取得实效

三、附件《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生配备工作方案解读

(一)工作目标。要让大学生乡村医生“招得进、留得住、干得好”,必须培养和使用保障两手抓、两头硬,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既要完成配备任务,更要解决乡村医生使用的体制机制问题,真正做到“标本兼治”。一是通过订单培养、社会招聘、上级机构派驻、在岗学历提升等方式,提高医学专业大专以上学历的乡村医生比例,实现“一村一名大学生乡村医生”目标。二是建立和完善大学生乡村医生培养与使用的机制,提高农村卫生服务能力,适应农村居民卫生健康需求,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二)大学生村医配备方式。计划采取四种配备方式。一是实施定向培养。从 2021 年起连续3年,根据各地行政村数量和“大学生乡村医生”需求数,依托随州职业技术学院,全市统筹培养大专层次的乡村医生470名,任务已分配至各县、市、区,各地根据市级下达的培养计划负责招生。财政给予培养对象每年1万元补助(学费和生活费)。招生对象是随州市农村应往届高中(中专、中职)毕业生,年龄在35周岁以下,通过普通高考统一报名和考试,按照高考成绩和志愿进行录取,录取前签订《定向就业协议书》。学制3年,全日制脱产学习,主要学习临床医学、全科医学、中医等医学专业,上岗前由乡镇卫生院进行3-6个月集中培训。毕业后应回村卫生室服务至少5年,5年服务期满后可经考录进入乡镇卫生院工作。违约行为将纳入个人诚信档案记录,限制其在全市范围内医疗机构就业,并赔偿3年的培养经费。

二是面向社会招聘。各县、市、区面向社会招聘应往届具有大专以上医学专业学历的医生至村卫生室执业,全市2023年底前招聘70人。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质的按照《湖北省基层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专项公开招聘公告》要求,考录后纳入乡镇卫生院编制管理。鼓励各地至医学院校开展校园招聘,对于暂时不具有执业(助理)医师资质的应聘人员,可协议规定3-5年后仍未考取执业(助理)医师资质的解约条款。

三是规范派驻巡诊。采用乡镇卫生院医生轮换、派驻、巡诊、托管村卫生室的方式,完成125名大专以上学历医生的下沉,为村民提供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卫服务。乡镇卫生院是开展轮换、派驻和巡诊服务的主体,应结合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特点合理安排服务时间。派驻工作每周不少于5天,在同一个行政村连续服务半年以上;巡诊服务每周至少2次,每次至少半天;乡镇卫生院托管村卫生室前,应与村委会沟通,全面管理卫生业务、财务、人员管理,不改变村卫生室房屋权属。乡镇卫生院可发动大专以上学历已退休医生返聘,参与派驻和巡诊工作。

四是优化在职教育。组织目前在岗的中专学历乡村医生采取成人自考、网络远程教育、脱产学习等方式,进行大专学历教育,即“中专升大专”“专升本”。2023 年底前完成470名在岗中专乡村医生学历升级,由县级财政予以学费补助。

(三)压实各级部门落实责任。一是提高思想认识。“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配备”是重大民生、民心工程,各县、市、区党委、政府要加强领导,压实责任,做好谋划、统筹和保障工作。二是明确工作职责。卫健部门要加强工作指导,组织在岗中专乡村医生提升学历,建立常态化业务技能培训机制,强化乡村医生“准入”资格,加强大学生乡村医生配备和到龄“退出”的衔接,明确村卫生室建设和服务标准,推动基层医疗规范化建设。教育部门统筹做好院校培养和在岗学历提升。市、县两级财政按比例分担大学生乡村医生订单定向培养经费,人社部门会同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做好分配上岗及各项待遇的落实、纳入人事档案管理。三是强化督导检查。确保各项政策落实。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