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优化环境 推动创新 培育企业 —— 市经信部门多措并举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 发布时间:2024-07-03 09:02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黄振忠
  • 审核:黄振忠
打印

随州是民营经济发展的沃土,民营规上工业企业数量超过700家,实现工业总产值过千亿元。
  近日,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学习“晋江经验”推动新时代随州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拉开了民营经济新一轮大发展的序幕。
  市经信部门学好用好“晋江经验”,真招实策厚植民营经济发展沃土,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坚守主业、做强实业,为民营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和动力。
  优化产业布局 壮大民营经济
  我市初步形成以专用汽车、农产品加工两大优势产业为引领的“2236”产业集群,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香菇、风机、应急五大产业成为省级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
  市经信部门优化涉企服务,壮企业、强链条、建集群、促转型,推动优势产业引领性发展、传统产业高端化发展、新兴产业突破性发展,促进民营经济行稳致远。
  ——落实三年行动方案。围绕“2236”现代产业体系,聚焦特色优势产业,实施专用汽车、冶金建材、新材料、高端装备、电子信息五大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助力产业转型升级。目前,已谋划入库项目74个,总投资超500亿元。
  ——推进六大专项行动。实施“挺脊挑梁”行动,夯实工业稳增长根基;实施“提能升级”行动,促进产业链群式重构;实施“培优济困”行动,助推企业梯次化发展;实施“赋智融合”行动,实现生产新质化突破;实施“节能减排”行动,塑造工业绿色化优势;实施“破难解惑”行动,树立服务排头兵形象。
  ——以供应链体系重构赋能高质量发展。牵手湖北交投集团、农发集团、宏泰集团等企业,高质量建设专汽、香菇产业供应链体系,重塑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支持链主企业牵头建设随州智慧供应链产业园等专业园区,以园聚链、以链集群,塑造竞争新优势。
  聚焦专精特新 增强企业活力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市经信部门围绕推动民营经济创新发展,加强创新平台建设。累计培育专汽研究院等平台4个、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2个、省级工业设计中心7个,建立“研发—生产—反馈—再研发”的良性循环。
  人才是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市经信部门加强创新人才服务,用好省级“科技副总”政策,鼓励民营企业加强与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近年来,已累计选派省级科技副总32人次,攻克技术难题22个,为企业引进高级技术人才67人,为企业培训技术人才1256人次。
  积极向上争取中央、省级技改资金,引导民营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近3年来,累计争取各类政策资金6亿多元,为民营企业“技改提能、制造焕新”注入强劲动能。打造重汽华威、凯力专汽等一批5G全连接工厂,以氢燃料电池商用车为代表的新兴产品矩阵加速成型,犇星、斯诺等含新量、含金量高的新材料企业持续壮大,成为新的增长引擎。
  聚焦高效服务 强化企业培育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市经信部门从技改扩能、市场拓展、要素保障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创新政企“直通车+面对面”工作机制,每月开展政企对接协调,全力做好民营经济服务保障。强化惠企政策宣传,主动到企业“送政策”“送服务”,大力推进降本减负。
  企业是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主体。市经信部门深入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持续完善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引导中小企业上规模、提质量。近三年,累计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94家,累计培育重点“小巨人”3家、国家级单项冠军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12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24家、省级“隐形冠军”50家、省级单项冠军30家。
  搭建“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常态化沟通协作桥梁,化解企业融资难题。积极对接省宏泰集团、长江投资公司、长江汽车产业供应链公司等投资平台,设立产业发展基金,支持优质企业发展。
  市经信局局长刘涛表示,将学好用好“晋江经验”,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为打造新时代最具活力的民营经济“随州样板”贡献经信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