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向“新”而行助振兴 ——随县乡投集团以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振兴
  • 发布时间:2025-02-08 09:08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黄振忠
  • 审核:黄振忠
打印

随县乡投集团作为随县乡村振兴实施的重要载体,围绕“以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振兴,探索高质量发展实施新路径”主题,从“开局”“破局”“布局”三个维度展开工作,以“新”赋能、向“新”而行,深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筑牢“开局”基础
  夯实发展根基

  乡村振兴,交通先行。作为以“路”畅农的建设者,随县乡投集团创新方式,跨领域整合资源资金,投入涉农重大交通项目建设中,补齐农村基础交通“最后一公里”短板。
  结合实施共同缔造项目,激活乡村门户绿廊空间,对安居、均川、柳林、封江、天河口、淮河6个高速出口进行提档升级,切实将乡村的“门口路”打造成“舒心路”。积极推进神农部落景区道路、安居S264省道、琵琶湖景区道路等关键交通设施的建设,以及澴潭镇岳雄峰油茶基地道路、柏树湾村道路等乡村道路改善工程,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交通保障。
  强化科技赋能。在交通项目规划、设计、施工等各个环节广泛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项目管理、建设水平。同时,按照绿色、低碳、环保标准进行设计和施工,保护好乡村生态环境。
  产业兴则县域强,县域强则乡村兴。随县乡投集团立足随县资源禀赋,围绕蔬菜、茶叶、香菇、油茶等产业,深化投资运营,推动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方向迈进,激发市场活力引擎。
  在特色蔬菜产业方面,投资建设智能化冬暖式大棚,采用智能温控、水肥一体化等新技术,实现蔬菜高效种植管理。在茶叶产业领域,致力于随县“车云山”岚韵茶业打造品牌产品,引入智能化生产线和品质管控系统,提升茶叶品质和附加值。开通京东、抖音线上销售平台,推广“随州泡泡青”品牌,举办尝青宴等活动,拓展外地市场。
  抢抓中央财政支持随县油茶示范项目建设重大机遇,谋划全省最大林业单体项目,按照水肥一体化示范试点建设8万亩油茶基地,通过引入智能灌溉系统和精准施肥技术,实现油茶种植的精细化管理。
   精准“破局”施策
  畅通发展路径

  面对内部要素保障短板、外部基础设施落后、产业链不完整及销售渠道狭窄等挑战,随县乡投集团精准施策,积极引入新质生产力元素,采取有力措施予以破解,以夯实发展基础,提升产业质效。
  完善产业发展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围绕随县香菇优势资源,积极与省级平台公司、行业龙头企业和镇村合作公司、合作社开展“产、供、销”一体化链式合作。优化乡村产业结构,发展高效益、高附加值的特色产业。积极引进和培育精深加工企业,加强与名企高校和机构的合作交流,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通过建设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吸引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形成完整产业链条。
  强化产品销售力度,拓宽市场渠道。加强“神农随礼”等区域品牌在产品包装、更新与公共品牌理念品牌建设和宣传推广力度。加强产品的推广销售和运营团队培训,提升团队专业素养和运营能力。开设包括随县馆在内的7家京东随县农产品网销店,创新性组织开展“2024年随州泡泡青开园仪式暨电商直播大赛”活动,培养大流量、正能量的村书记“电商达人”,将随县农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科学“布局”规划
  描绘发展蓝图

  在探索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时,随县乡投集团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立足本土资源特色,以创新驱动绿色发展为核心,科学规划新质生产力布局,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并进。
  加快塑造“青”招牌,引领特色农产品绿色升级。聚焦打造“随州泡泡青”品牌,随县乡投集团携手社会资本成立专业运营公司,采用“公司+联合社+农户”模式,实施“六统一”标准化管理,提升产品品质。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对接市场,拓宽销售渠道,将“随州泡泡青”塑造为全国性特色农产品品牌。
  做大做优“菇”产业,推动香菇绿色高质量发展。加速勤劳社区香菇种植示范基地建设,引入物联网、智能化技术,实现精准调控与高效管理。通过联合社机制,构建市场化利益联结,吸引更多合作社加入,形成规模效应。强化产品质量安全与品牌建设,运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全程可追溯,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绿色赋能“石”链条,开创石材绿色发展新纪元。以科技创新为引擎,推动传统石材产业向绿色、环保、可持续方向转型。实施“绿色矿山”工程,构建绿色石材供应链体系,提升品牌影响力,努力将随县打造为绿色石材产业典范。
  积极谋划“碳”项目,激发低碳经济发展新引擎。依托随县自然资源优势,积极探索林业碳汇“资源-资产-资本”转化路径,打造全省林业碳汇示范标杆。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