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山青水美龙凤店 ——随县淮河镇龙凤店村美丽乡村建设探访
  • 发布时间:2022-07-18 08:30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涂小丽
  • 审核:李发兵
打印




  绿叶泛光,花木暗香浮动,河塘水库,宛如一面面明镜;别致精美的农家院宅,房前屋后洁净亮丽……仲夏时节,记者漫步在随县淮河镇龙凤店村,仿佛游在画中。
  龙凤店村位于淮河镇东端,距镇区3公里,淮河水绕村东流,312国道横穿全村,宁西铁路穿境而过。全村辖17个村民小组、605户、2680人,拥有耕地3000余亩,林地12890亩,是由原龙凤店、淮河店、阳平畈三村合一的大村。
  近年来,该村在淮河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力打造镇域“后花园”,积极推进休闲农业示范区建设,形成了党建引领,生态乡村休闲旅游、特色养殖、连片林果种植、乡村文化建设并驾齐驱的格局。
  来到清水堰,老党员余启东正在自家庭院内打扫卫生。他笑呵呵地对记者说:“村里现在变得很干净漂亮,村民们都养成了爱卫生的好习惯,真是让人无法想象。”
  确实难以想象。村民们在几年前还生活在“脏、乱、差”的环境之中。如今村民推窗见绿、出门见景,乡村产业发展与生态旅游的深度融合,提高的不仅仅是村民的收入,还有村民的幸福指数。
  “近年来,我们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先后争取财政专项资金400多万元,撬动社会资金3000多万元,持续发力推进乡村振兴,引导村民走美丽乡村建设道路,将一个昔日闭塞破旧的村庄建设成美丽宜居的示范村。”龙凤店村党支部书记黄敦虎告诉记者。
  走进方家湾,各式各样的民居竞相而现,柏油硬化的小路伸入村庄。村子东侧,一口漂亮的当家塘自成风景。“村里像这样的塘有5口,通过治理,现在都变成了景观塘。”龙凤店村委会副主任吴斌介绍说,该村以“一心、两轴、三景”为核心,从文化、村庄、生活三方面规划建设。近年来,全村扩宽硬乡村道路7.5公里,整修塘堰11口,安装太阳能路灯65盏,新建公厕1座,改造户厕512个,新建文化广场3个,栽植景观树木2.5万株,建设景观点12处,配置大小垃圾箱88个、保洁员10名。
  龙凤店村坚持用乡村振兴战略统筹发展,按照“制定好规划,找准好路子,壮大村集体,造富老百姓”的发展思路,通过盘活资金、资源,撬动“合力”,发展步入了快车道。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在全力打造美丽乡村的同时,该村积极发展特色产业,不断壮大集体经济。
  引进随州市京龙港农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投资2000万元,种植油用牡丹2000亩,打造集种植、观光、加工、体验于一体的高端牡丹庄园。湖北省仙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金200万元,主要从事艾草种植、艾叶贮存、艾绒艾条生产加工、无烟艾条生产,努力打造湖北省艾制品行业的知名企业。引进随县兴鸿废旧物资再利用公司投资2000余万元,从事废轮胎综合利用项目。目前,已完成办公楼、职工宿舍楼的建设,厂房、设备均已安装到位,正在进行进园路改造。
  位于11组谢家湾有古板栗林1180余亩,拥有300年以上的古板栗树261棵,100年以上板栗树426棵,50年以上的板栗树183棵,其种植年限和古树数量在全国罕见。该板栗林三面环绕淮河,一年四季和风吹拂,绿树成荫,形成天然的生态保护林,使得这里产出的板栗以“原生态、不生虫、味道美”闻名鄂豫,年产板栗20余万斤,由谢家湾生态果品有限公司合作社统一销售,直接为每户村民年创收万元以上。
  如今,藏于深闺的龙凤店村,实现了“美丽”蝶变。在谈到龙凤店今后的乡村振兴之路时,黄敦虎胸有成竹地告诉记者:“我们将从乡村文化建设上打开新的突破口,做好乡村山水文化文章,让全村走上一条产业富村、文化兴村、旅游强村的乡村振兴之路。”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