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奏响春耕“交响曲”
  • 发布时间:2025-03-17 09:41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黄振忠
  • 审核:黄振忠
打印

编者按:好雨润万物,春时贵如金。三月里,随州大地生机盎然,满目皆景,春耕备耕序幕拉开,农业生产奏响粮食丰收序曲。
  平畴沃野,农户们忙着播种育苗、翻整土地,各级干部深入一线讲政策、送服务,农技人员扎根阡陌做研究、解难题……他们在田间地头奋斗的身影,交织成一幅生机勃勃的春耕画卷。全市各地以超前的谋划、科学的举措、有序的组织为春耕生产保驾护航,为全年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府河镇钰山村春雨过后忙耕田
  随州日报通讯员 楚 豫
  近日,走进曾都区府河镇钰山村,只见3台旋耕机正开足马力在田间穿梭作业,深翻后的泥土泛着油亮的光泽。涢潭港华航家庭农场负责人邹华站在田埂上,望着即将完成深耕的920亩土地,眼中满是丰收的期待。
  “春耕深翻不是简单的翻土,而是为粮食丰收打基础的科学战。”邹华拍了拍身旁的旋耕机说。自去年10月农场成立以来,已投入50万元购置农机设备,机械化作业不仅让秸秆全量还田,更使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
  在农田里,邹华蹲下身捻起一撮土说道:“通过‘秋冬播+春深耕’模式,土地利用率提升40%。农场创新推行的‘全托管’服务,让村里留守老人和外出务工家庭的‘碎片田’变成‘整装地’。”
  田埂旁,3名村民正在整修沟渠。“田地深耕工作已经接近尾声了,目前正在对所有沟渠、田地进行清淤、除草,田埂加固和机耕路拓宽计划已启动,确保5月插秧时灌溉畅通。”邹华说。
  站在新修的机耕路上,邹华描绘着发展蓝图:“随着与盛和丰农业有限公司的合作,我们全面升级了‘江汉大米’优质稻种和定制生物有机肥,配套相关机械化设备和技术指导,今年水稻产量锚定50万公斤目标。”

   广水市推广种植4000亩糯稻
  随州日报讯(特约记者刘冬、通讯员高晓涵)3月11日,在广水市十里供销合作社农资调配中心看到,各式各样优质稻种整齐排列,糯米稻种被摆上了显眼位置。
  “这两种是是籼型杂交糯米稻种,我们吃的雪饼、米酒的原材料就是它。”十里供销合作社负责人徐建鹏介绍,“这两种稻种糯性优良、丰产稳产,过去常见于应城、云梦等地乡镇。广水气候温暖湿润,降水充沛,四季分明,是水稻种植适宜区。近年来,随着米酒等糯米制品广受欢迎,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广水逐步引入了更多具有经济效益的作物,糯稻便是其中之一。”
  2024年,徐建鹏等人想改善稻种,走访广水周边县市,四处调研哪种稻种好。在应城,徐建鹏发现当地一家庭农场流转了1400亩地,连续3年全部种植糯稻,每亩地至少增收500元。无独有偶,2024年,李店镇农户胡高山试种了35亩红糯系列品种,最终收获干谷4.7万余斤,每亩平均收益约2050元,而种植普通水稻每亩平均收益只有1400多元。
  于是,十里街道决定试点改种糯稻,今年春耕时种植800亩。徐建鹏算了一笔账,干谷亩产可稳定在1300斤左右,每亩平均收入达2000多元。“和种其它稻种相比,每亩能增收五六百元呢。”徐建鹏说。
  种好一半谷。近年来,广水市积极引进、试种、推广具有高产、抗病等特点的高产优质稻种,目前已开展了千亩新品种高产水稻示范种植。今年预计在该市推广种植4000亩糯稻,进一步提高农田的产出能力和粮食产能。

   厉山镇人勤春来早 万物“耕”新时
  随州日报讯(通讯员张荣彤、邱宏爽)当前正值春耕备耕关键时节,随县厉山镇抢抓农时、提早谋划、多措并举,全力以赴打好春耕备耕“主动仗”,为实现新一年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建设更高水平荆楚粮仓贡献厉山力量。
  农耕备耕“早部署”。该镇把稳定粮食种植面积作为做好春耕备耕工作的“先手棋”,围绕全年9.96万亩粮食播种面积和4.7万吨粮食产量的目标,统筹安排23个村(社区)粮食种植任务,充分利用撂荒地、耕地流出整改地块恢复生产,明确各包村领导包抓任务,确保春耕生产有力有效。截至目前,已完成3000余亩春耕农田播种工作。
  春耕备耕,农资先行。开春以来,厉山镇积极组织镇供销社等单位储备各类氮肥600余吨、磷肥320吨、优质复合肥370吨、优质尿素350吨、农药3.2吨,全力保障本地农业生产需求。储备杂交水稻种20000余斤、常规稻种直播稻6000余斤,配合部分农户自留常规种子,目前基本满足本地农户用种需求。强化农资产品监督管理,组织镇农技服务中心、镇市场监督管理所对全镇7家大型农资销售门店及70余家农资销售个体户进行拉网式检查,确保假冒伪劣产品不流入农资市场、不破坏农业生产、不损害农户利益。
  农技指导“进田间”。厉山镇农技服务中心派出多名“土专家”“田医生”走村进组入户、深入田间地头,指导本地农民和新型农业主体积极应对天气等因素带来的影响。聚力粮食单产提升和夏粮丰收目标,免费发放满足8600亩粮食种植使用的“一喷三防”物资,确保小麦增粒、增重、增产。持续推广“村社共建”模式,镇供销社联合宇宙村、双寨村共建15000余平方米的育秧基地,运用机插、机防等现代化育秧手段,为周边镇村和本地农户提供更优质的秧苗。利用宇宙村20余亩闲置土地,进行稻麦轮作试验示范,提高农田利用效率和农业生产效益。
  此外,该镇紧盯春耕备耕黄金期,采取“线上+线下”宣传方式,利用“村村响”、微信群、现场会等形式,宣传发布《春季油菜田间管理技术意见》和《病虫情报》,方便农户掌握农时动态和技术指导。同时,广泛宣传各项助农惠农政策,充分发挥政策激励效应,提高农民种田积极性。目前,全镇累计开展春耕生产政策集中宣讲10余次、农业知识现场培训指导3次、发放春耕备耕宣传资料1000余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