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镇金鸡岭村“90后”新农人陈涛—— “跨界”发展,稻菇“融合”闯新路
  • 发布时间:2024-06-28 09:38
  • 信息来源:
  • 编辑:黄振忠
  • 审核:李发兵
打印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钟金辉摄·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张 琴  
  编者按: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 入实施,在我市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中涌现出许多先进典型,取得了很好的发展成果。即日起,本报推出“一线调研·乡村智理‘36计’”系列报道,聚焦乡村新农人、新产业、新业态、新理念、新技术等进行深入调研,展示随州推进乡村振兴中的好思路、好做法,为广大乡村发展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鲜活经验。  

登上插秧机,他就是插秧手;遥控植保机,他也是飞防手;走进香菇大棚,他还是香菇技术能手……  
  在曾都区洛阳镇金鸡岭村,“90后”新农人陈涛,从一名农业“小白”逐渐晋级为精通“十八般武艺”的多面手,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大展拳脚。  
  陈涛说:“做农业不难,但想把农业做好挺难。”他不断思考、持续探索,从最初的稻米加工到打通大米全产业链,再到推动稻菇“融合”发展,“三部曲”让传统种植焕发新的活力,广袤田野孕育新的希望。  
  一部曲:延续父亲“禾下梦”  
  “梦见禾下乘凉,就是我最幸福的时候。”“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禾下梦影响了无数农业人。  
  稻浪飘香,承载着人们对家乡的思恋。  
  2010年,20岁的陈涛从部队退伍。一辈子与稻米打交道的父亲希望陈涛能回乡发展,延续他的“禾下梦”。“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必须要去看一看。”刚刚步入社会的陈涛,前往深圳闯荡,做过采购和销售,见了“世面”,也积累了不少市场经验。  
  2014年,带着对家乡的深深眷念,陈涛回到了洛阳镇金鸡岭村。他和父亲一起创办了随州市曾都区桃源米业有限公司,将大米加工引向正规化。  
  “随着市场的拓展,降低大米收购成本、提升大米品质迫在眉睫。”陈涛坚持自己发展优质稻种植,影响带动更多农户调整种植品种,进而从源头把控产品品质。  
  2017年,陈涛成立曾都区顺民种植合作社,首次流转500亩土地进行试种。从此,他彻底在农村扎下了根,跟随着父亲的脚步,逐梦“禾下”。  
  二部曲:让种田变得更加简单高效  
  “我家里种了260亩水田,过去要一两个月才能种完,今年只用了20多天,现在帮合作社插秧,一天还能收入300元。”6月18日,见到顺民种植合作社社员戴道军的时候,已经是中午12点,这天上午他和妻子用插秧机插秧近20亩。  
  “75后”戴道军是洛阳镇王家桥村的种植大户。因为流转的多是河滩地,春节都没时间休息,要摘香菇。”戴道军乐呵呵地说道。  
  自从他加入了合作社,不仅自家的田合作社帮忙种,还可以利用空闲时间和妻子一道到合作社务工,参与插秧、田间管理、大米加工、香菇种植等工作,处处都能分享收益。种田简单了,他信心也更足了,计划明年继续扩大种植规模。

走进金鸡岭村香稻种植基地,刚刚种下不久的秧苗已经返青,满目翠绿。近年来,在合作社的示范推广下,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种植随州香稻。“香稻的种植技术相对更高,合作社通过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让种田变得更加简单、高效、有效益。”陈涛表示。  
  合作社将种植大户、机械能手等人力资源和他们手中的农机资源整合起来,为社员和周边农户提供从选种、育秧、旋耕、插秧、田间管理、收割、烘干到加工的全流程社会化服务,农户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全托管或部分环节托管。  
  “合作社将最佳种植时段留给服务对象,自己的田提前或推后种,最晚7月初可种完。”陈涛介绍。在他们的带动下,合作社的“队伍”日渐壮大。目前,顺民种植合作社流转土地2000余亩,吸纳社员80余人,建立育苗基地80余亩,购买各类农机设备50余台,提供就业岗位200余个,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达1.5万余亩。  
  三部曲:稻菇“融合”闯出新路子  
  在顺民种植合作社的育秧基地里,工人们正在将一个个成熟的秧盘装上三轮车,准备送往种植基地。一些没有育秧的大棚内,则种满了地栽香菇,喷淋设施来回旋转为棚内降温。  
  育秧基地里怎么种起了香菇?从种粮食到种香菇,陈涛为何“跨界”发展?

“水稻的季节性很强,越是种得多,各方面投入就越大。水稻收割后,地里可以种油菜、小麦、大麦。空下来的育秧大棚怎么办?”“怎样让农户一年四季有活儿干、让各种投入发挥最大效益?”陈涛反复思索。  
  “香稻育苗时间是每年4月至7月初,香菇出菇时间是10月至次年4月,利用时间差可以更加合理利用大棚。”陈涛说。香菇是随州的特色优势产业,洛阳镇也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和坚实的产业基础,开展香稻、香菇轮作让社员一年四季有事做、有收入,实现了农业设施高效利用;同时,种植秧苗可以分解菇棚里的杂菌,提高香菇存活率,一举多得。  
  陈涛还发现,过去直接废弃的菌棒也有大作用。以前,集中育秧的基质为田间挖来的素土,随着香稻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土的来源成为一个难题。为此,陈涛找到了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和农业农村部门专家来指导,经过试验,最终找到了废弃菌棒“变废为宝”的一个路径,解决了这一难题。  
  在合作社的一个大棚内看到,60万个回收的菌棒在高温作用下,释放出浓烈的腐木气息。这些菌棒经过自然渥堆、发酵,再打碎添加相关营养元素,就可以用来育秧了。  
  陈涛介绍:“菌棒做的育秧基质疏松透气、保水性好,且木质素里含有多种微生物,缩短了育秧时间,提高了秧苗质量,秧苗根系松软而发达,使得机械化插秧漏兜率更低、秧苗返青时间更短。”  
  陈涛此举不仅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也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今年,合作社不仅消化了自身的30万棒废弃菌棒,还回收了周边农户的30万棒。  
  洛阳镇党委副书记徐静表示:“洛阳镇每年种植香菇500万棒,这项技术的推广,为废弃菌棒循环利用找到了一条新路子。”  

  记者手记:夏至时节,行走在曾都区洛阳镇,处处风景如画,生机勃勃。以陈涛为代表的一群“新农人”,用他们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掌握的新技术等,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的活力,让乡村发展充满希望。陈涛始终记得父亲的一句话:“一年学个生意手,十年难学种田人。”为此,他不断在实践中钻研探索,还前往随州香菇学院系统学习,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觉得种田有奔头、让更多人扎根农村。在他的带动下,合作社里的“80后”“90后”达到了10多人。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近三年来,洛阳镇通过搭建事业平台、创优发展环境、制定激励政策等,累计吸引200多名“新农人”“新村民”到该镇发展创业。各类人才在希望的田野上阔步向前、踔厉奋发,共同书写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