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殷店镇:大棚香椿铺就“黄金路”
  • 发布时间:2025-03-24 09:10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黄振忠
  • 审核:李发兵
打印

3月17日,走进随县殷店镇玄龙庙村早禾生产农业有限公司的香椿种植大棚,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香椿树,枝头嫩芽初绽,空气中弥漫着香椿特有的清香。几名工人正忙碌地穿梭其间,娴熟地采摘着“春天第一鲜”。
  与常见的香椿树不同,这里的香椿树均为矮化品种,平均高度不到2米,树干细直,鲜嫩的香椿芽触手可及。香椿基地负责人雷波介绍,他们采用一年生速生苗,每年更新种植,实现当年移栽当年收益。香椿芽市场需求旺盛,供不应求,春节前后收购价100元/斤左右,现在是20元/斤,每天采收两次,亩均产值突破20万元。
  香椿不仅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树种,还是园林绿化的优选品种,其嫩芽更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为了做好“黄金叶”产业,雷波专程前往四川、山东等地考察学习种植技术,开启了“香椿”振兴的新模式。
  目前,该基地面积共20亩,已建成两座香椿种植大棚共3亩,年产值达70万元。大棚香椿采用密植技术,元旦前后进入采摘季,一直持续到清明前后。当露天香椿大量上市时,大棚里的香椿树便移栽到山上,待10月左右再种上新苗,等待下一轮收获。整个种植过程不施肥、打药,只需管理好温度和湿度,适时喷水即可。
  该企业采用“公司+农户”的运营模式,吸引了周边众多农户参与。农户们通过土地流转获得租金收入,在基地务工又有了劳务报酬,收入实现双增长。玄龙庙村村民刘品发一边熟练地采摘嫩芽,一边算起收入账:“土地流转每亩每年400元左右,在基地务工每天能挣100元。”像她这样在基地长期务工的村民有30多人。
  殷店镇的香椿产业不仅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产业链的不断延伸,香椿产业有望成为殷店镇乃至随县的一张亮丽名片,铺就一条通往共同富裕的“黄金路”。
  小椿芽也能做成大产业。殷店镇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随州首家采用大棚技术种植的香椿,下一步计划将其打造成示范基地,组织全镇村干部前来考察学习,在条件适宜的村推广种植香椿,进一步扩大全镇香椿种植规模,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格局。”
  订购热线:13476082312 雷波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