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党建引领共建美丽家园 ——随州高新区“创城”工作小记
  • 发布时间:2022-08-18 08:41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黄振忠
  • 审核:黄振忠
打印



  图为淅河镇二棉社区纺织小区改造现场。 
  

    连日来,高温难耐。一到傍晚,天气转凉,随州高新区新城大自然小区门口的“口袋公园”里人头攒动,热闹极了。
  一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地,种菜的、养鸡的、晾晒的……比比皆是,附近居民多有怨言。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去年11月,随州高新区投资300多万元,将这个8000多平米的荒地改造成“口袋公园”,成为群众的乐园。
  “公园非常漂亮,老百姓非常喜欢。”新城大自然小区业委会有关负责人夏志勇说。
  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中,随州高新区坚持为民而创,党建引领群众参与,补短板强弱项,共同缔造美好生活环境。
  “干”“群”同心建家园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根本在于为民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需要每个人参与。
  随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郭晓东介绍:“我们坚持党建引领,动员群众参与创建,共享创城成果,提升城市文明魅力。”
  在城东裕民社区,老百姓习惯在自家房前屋后种点菜,久而久之,乱堆乱放的多了。
  根据随州高新区统一安排,每周五下午,该社区党员干部深入群众,一边帮忙清理垃圾,一边宣传创城计划。渐渐地,群众自发参与其中,有的还主动让出自己的菜园,拆掉搭建的棚子,供社区建绿地。
  “为我们打造好的环境,我们必须支持,也积极参与。”社区居民秦恒说。
  该区深入开展“党旗领航、文卫共创”活动,每周五,200多名党员干部下沉到社区,干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以实际行动带动和吸引群众参与。依托“红色物业”,不断拓展为民服务事项,动员物业、业委会等参与创城工作,让群众共享创建成果。
  裕民社区与企业共建,推荐300多居民就近就业;熊家社区自建红白喜事礼堂,解决群众做事难题;十里铺社区发挥“五老”作用,办活动、做调解,提升群众幸福生活指数……
  同时,广泛开展创城宣传,全方位加大氛围营造力度,真正让创城深入人心。持续开展文明村镇、社区、单位、校园等创建三年行动,并给予1至3万元的奖补资金,推动全区文明村镇到2023年达到85%。
  通过示范带动,越来越多的群众参与到创文创卫中来,形成了全域行动、全民创城的良好氛围。
  “里”“面”一道补短板
  8月12日,室外温度40多度。
  随州高新区淅河镇二棉社区,各项改造施工如天气一般,“热”火朝天。
  这是个老社区。晴天看灰,雨天踩泥。在这里工作生活了38年的李清瑜深有感触。
  今年,该社区启动3个小区改造,从立面包装道路整修,到雨污管网提档升级,“里子”和“面子”一起改,惠及400多户居民。
  “现在改好了,不用担心楼上水泥栏杆脱落了,安全有了保障。”家住纺织小区的李丰枝说。
  编钟大道,贯穿城东、城南。
  去年,该区打造编钟大道“示范街道”,划定周边10余个小区联合打造“示范街区”,投入300多万元,完善基础设施配套。今年5月,在全省美丽街区考核中,达标通过,成为创城中街区建设的示范。
  一直以来,随州高新区接续推进产城融合发展,不断配套完善片区基础功能,加快城镇补短板,提升区域承载力。
  该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陈益军介绍,已投入12.8亿元,启动蕙兰居、费屯等5个安置房工程项目建设,实施淅河镇10个老旧小区改造和生活污水过河主干管建设;投入9.57亿元,全面启动季梁大桥、淅魏路、淅陈路等17条道路建设,打通“断头路”、畅通“微循环”。同时,完善五大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利用闲置厂房打造体育健身、休闲娱乐等空间场所,提升区域品质。
  “城”“乡”统筹优环境
  连日来,随州高新区十里铺社区拆掉了二组26座旱厕,集中改造了片区的雨污管网。
  创城,不单单是城区美了,城乡接合部、乡村也要一道美起来。
  该区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重拳治理脏乱差,大力开展“两拆”专项行动,提升市容镇貌环境秩序。
  淅河镇每周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行动,清垃圾、整秩序、除广告、拆阳棚等,不留死角、不留漏洞,集中力量清理脏乱差的生活环境,镇区面貌焕然一新。
  “创文创卫不仅是一项荣誉,更是惠及全镇老百姓的重要民生福祉。我们常、长结合,持续推进镇区环境改善,全力打造全省十强乡镇。”淅河镇镇长叶萌表示。
  同时,高新区投资5000多万元,推进虹桥、独山、新店等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启动十岗316国道美丽长廊建设,以点带面、连线成片,着力构建“双线串珠”“双星拱月”“两翼齐飞”的美丽乡村发展格局。
  今年以来,该区每周对创城工作进行暗访督办,建立问题清单,实行销号管理。截至目前,已开展油烟净化整治108次,整治出门出店经营1185户,规范流动摊点800余个,拆除户外广告115处、违章建筑91处、旱厕90座,130余家“五小”场所全部持证经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