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随州四级联动助推高质量发展
  • 发布时间:2022-05-25 08:42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黄振忠
  • 审核:涂小丽
打印

随州,湖北省最年轻的地级市、“襄十随神”北部列阵中的重要一员。
  在全省“强核、壮圈、带群、兴县”区域发展大局中,如何进一步找准随州定位、扛起随州担当、彰显随州作为?
  随州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主动融入“襄十随神”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紧扣“汉襄肱骨”目标定位,构建“市域提能级、县域争百强、镇域‘小老虎’、乡村人民公司”四级联动发展格局,以一域精彩为湖北全局添彩,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市域提能级引领全域发展
  在随州城南新区,城市公共活动中心、编钟小学、南外环等补短板项目加速推进。
  与之毗邻的城东新区,大数据产业园、犇星新材料、黄鹤楼酒业等一批产业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随州市委、市政府明晰,区域发展关键在“强核”,市域提能级便是“强核”之匙。
  市域如何提能级?随州从文化、城建、产业、营商环境四个方面发力。
  以文润城,彰显文化基因吸引力——
  随州创见性挖掘、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利用炎帝文化、曾随文化、詹王文化等,推出了“神韵随州一见钟情”城市IP,“谁是曾侯乙”“随州四宝”等火爆出圈。
  实施文旅产业发展三年行动,充分发挥寻根节、文旅产业大会、文博会等载体作用,吸引游客。2021年接待游客2259万人次,实现收入140亿元。
  以城兴城,涵养城市气质魅力——
  打好神韵随州品质提升补短板三年行动收官战,坚持新城提品质、老城补短板,完善城市功能。深入推动“创文”“创卫”,精细化管理淬炼城市品质,增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今年,随州积极响应“襄十随神”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启动城市改造和更新项目122个,建设宜居宜业、精致精美的品质城市。
  提升城市颜值的同时,随州充分发挥省际区位优势,携手周边地区,加快推进随信高速建设。
  着眼构建联结长江中游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的重要纽带,打造北上快速通道,完善省际出口布局,强化“襄十随神”城市群协同发展联接。随州主动对接国家部委及相关部门,推动随信高铁纳入国家部委中长期专项规划,并有望“三步并作一步走”,“十四五”期间实现开工建设。
  以产壮城,厚植产业生态竞争力——
  聚焦“2236”产业集群,耦合发展专汽产业,整合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融合发展文旅产业,契合发展风机产业,擦亮“专汽之都、现代农港、谒祖圣地、风机名城”四张名片,培育优势产业制高点;积极对接国家“双碳”战略实施,充分发挥新能源大市和专用汽车之都资源优势,谋划推动正负极材料、极柱、锂电池关键部件和“制、储、运、用”全链条氢能源装备项目落户随州,着力打造新的增长极。
  在创新驱动下,随州大洋塑胶管材进入冬奥会赛场,香菇酱进入欧美市场,宠物玩具远销20多个国家……50家企业成为省级支柱产业细分领域隐形冠军。
  以商促城,增强企业家精神感染力——
  “我来讲讲在随州创业发展的故事……”去年,近30位企业家走上讲台,为全市党员干部“讲课”。随州“企业家故事会”重构了“企业家老大”的地位。
  随州从优化营商环境着手,加大要素保障、包保服务等力度,营造“人人都说家乡好,个个都帮企业忙”的浓厚氛围。
  去年,随州一企业涉嫌侵犯知识产权,随州市委充分发挥企业合规改革试点优势,协调政法系统相关部门依法将相关人员取保候审,把该涉案企业纳入合规整改。6个月后,经第三方严格评估、确认合格,检察机关作出不予起诉的决定。该企业同步完善内部管理制度,生产经营步入正轨,营业收入、上缴纳税额均大幅增长,在当地新增投资上亿元、带动就业上千人,做到了“官司照打、企业照开、生意照做”“对手变队友,竞争变合作”,实现了最好的刑事司法效果。该案例作为检察机关合规改革经典案例,多次被最高人民检察院推介。
  良好的营商环境,护航高质量发展。去年下半年以来,全市集中开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231个,其中156个项目已进入主体施工阶段。今年1至4月,我市先后组织4次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新开工项目比去年同期增加82个,完成投资同比增长186.1%。
  县域争百强补齐协同发展短板
  全域协同发展,差距在县域,潜力在县域,关键在县域。
  县域发展百舸争流,如何追赶超越?随州定下争创全国百强县的总目标,也为各县市区树立标兵,定下个性化目标。
  ——随县“比学番禺、强区县协同”。
  随县之于随州,犹如番禺之于广州,两者区位交通相近、文脉赓续相类、产业发展相似,都是全域旅游示范区。随州比学番禺,要发挥农业、旅游优势,在“现代农港”中挑大梁,在“谒祖圣地”中挺脊梁,实现以特制胜。
  当前,随县上下正锚定“争创中部百强县”总目标,树牢“同城思维”,项目化、清单化推进“五同”建设,加快曾随一体化发展;大力实施“工业兴县”战略,旗帜鲜明支持石材绿色规范高质量发展,深化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坚持资源换产业发展绿色能源,无中生有发展先进制造业,全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面构建“5511”产业体系,力争“十四五”末GDP突破500亿元。
  ——广水“比照昆山、融通汉信随”。
  作为武汉城市圈“观察员”,广水要像昆山一样“勇于跳出苏州看上海,依傍上海建昆山”,借势“武汉城市圈”,对接长江经济带、淮河生态经济带、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试验区,走好联动发展之路。
  去年,广水市新一届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上任后,从最难啃的硬骨头入手,打通多年未通的断头路,让多年国考不及格的王店断面水质考核全年均值达标,全市信访总量大幅下降,“乡村人民公司”创建探索成效初显,获评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进位明显”市,优化营商环境经验全省推广。2021年,广水GDP突破39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15.16亿元,其中税收占比超过80.5%,占比、增幅在全省25个二类县市中分别排名第八、第一。
  ——曾都“比对东莞、担肱骨重任”。作为主城区,曾都顺“市”而为、乘“市”而上,对标百强县,建设专汽之都核心区、现代农港引领区、城乡融合样板区、社会治理示范区。
  产业发展上,曾都要比对东莞建设制造之都,推动专汽及零部件、农产品加工两大支柱产业做强做大,引领电子信息、软体新材料、氢能源等新兴产业突破式成长。
  日前,由清华工研院旗下投资基金牵头的战略投资者重组曾都企业新楚风公司,正式启动燃料电池商用车研制生产项目,标志着随州氢能源产业发展迎来全新起点,助力专汽产业转型升级。
  ——随州高新区“移植光谷、善攀高求新”,要移植光谷优质资源、优势产业、优良模式,挺进国家高新区百强行列。
  ——大洪山“全域提升、学赶神农架”,学习神农架旅游发展经验,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打造华中地区康养避暑胜地,擦亮“鄂中绿宝石”名片。
  镇域“小老虎”助推县域加速崛起
  镇域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单元,乡镇强,则县域强。
  随州市委、市政府提出,镇域“小老虎”是融入“襄十随神”北部列阵发展的“生力军”、是乡村振兴的“千斤顶”、是基层治理的“主平台”。
  “一个个镇域‘小老虎’,就是一个个经济增长极。壮大了‘虎群’,随州才能虎虎生威。”随州市党政主要负责人表示。
  何为镇域“小老虎”?即“产业特而新、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活”的“玲珑小市”。
  培育镇域“小老虎”,要坚持产业为先。
  随州积极引导大项目、大企业向“小老虎”镇布局,培育形成一批能够拉动镇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型、旗舰型大项目、大企业,打造镇域“猛虎”。同时,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推动各乡镇发展适合自身的产业,打造“特色虎”。
  功能聚合上,以城镇建设为基础,突出个性,实现规划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保、社会治理等一体化发展,畅通城乡生产要素和经济循环。
  形态小而美,是指提高城镇精细化建设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城镇的发展质量和宜居宜业水平。
  机制新而活,就是按照依法依规、权责相称、能放尽放的原则,下放适应乡镇发展需要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审批服务执法权限,扩大重点镇在建设管理、市场监管、农业农村、交通运输等方面的行政权力。
  同时,还在财力分配、申报项目、政策激励等方面向乡镇倾斜,推动各乡镇形成比学赶超、竞相发展的镇域经济发展态势。
  今年初,随州在全市45个乡镇(街道)中,评选出12个镇域“小老虎”和3个经济综合实力“进位街镇”,并分别给予50万元和30万元的奖励。
  乡村人民公司推动乡村振兴
  2月22日,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聚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乡村怎样振兴?集体经济如何壮大?
  随州在新一轮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积极探索出成立乡村人民公司的路径。
  什么是乡村人民公司?核心是清理闲置资产、清理问题合同、清理债权债务“三清”打底,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开路,改革政策支持方式、改造农村合作社、改善要素流入环境“三改”立柱,把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引入集体经济,推动合作社规范经营、提档升级,促进集体经济走进市场,加快发展。
  作为集体经济的“市场版”、合作社的“升级版”,乡村人民公司有效盘活“沉睡”资源,壮大村集体经济,成为探索共同富裕新路径。
  广水市李店镇飞跃村以村集体为主导,成立飞跃村人民公司,主攻电商业务。半年销售额近200万元,实现利润70万元,惠及70余农户。
  双塘村曾是广水市软弱涣散村。去年7月,该村成立广水市益新运营管理公司,盘活土地资源,土地利用面积从过去的800亩增加至2800多亩,种植油菜、水稻、果树等。“公司去年5个月收入30万元。”公司董事长邱金虎说,今年收入将不少于50万元。
  在各个村自行成立人民公司的基础上,不少乡镇探索开展组团发展、片区发展。
  3月15日,随州首家镇级乡村人民公司——湖北十里鑫茂产业服务有限公司在广水十里街道挂牌成立。该公司由观音村、三合村、双塘村3家村级人民公司,联合广水市绿色生态投资有限公司合资成立。
  此外,广水还成立了随州首个联合人民公司。长岭镇以农业基地土滩埔村为中心,辐射带动建设村、红寨村、菜畈村成立特色农业示范片区联合党委;以旅游名村泉水村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4个村的乡村旅游示范片区联合党委。片区内乡村人民公司组成联合人民公司,联合党委指导联合人民公司运营,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抱团发展。
  随县、曾都也因地制宜稳步创建乡村人民公司。随县片区组团,强村带弱村,创建人民公司培育精品蕙兰,发展乡村旅游,全县约有5万人从事兰花产业。曾都区、镇、村三级“乡村人民公司”齐发力,引进优质民宿运营企业大乐之野运营公司,共同打造随州首个乡村高端民宿。
  截至目前,随州乡村人民公司共带动22000余农户增收,户均经营收入增加850多元。全市“空壳村”全面消除,负债10万元以下村债务全面清零,年收入超5万元的村占98%。2021年,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同比增长9.8%。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乡村振兴研究中心主任陈池波表示,组建乡村人民公司,村集体到市场中“找饭吃”,让全体村民参与“价值链”,分享“利益链”,既富“口袋”,也富“脑袋”,有效助推能人回乡、资本下乡、企业兴乡。
  省农业农村厅表示,乡村人民公司,是随州市创造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益探索,是持续性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的有力举措,是针对性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抬高高质量发展底板的有效实践。推进中既遵循乡村发展规律、又顺应市场经济规律,立足农村实际,突出群众受益,注重市场导向,运用公司方法,在坚持党建引领中体现了政治属性,在多元投资经营中体现了市场属性,在推动共建共享中体现了民生属性,为集体增收、农民增富、乡村增色提供坚实支撑,成绩值得肯定,经验值得借鉴。
  (随州日报综合报道组)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