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擦亮随州城市“新门户” ——高铁功能服务片区建设探访
  • 发布时间:2022-04-29 09:10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涂小丽
  • 审核:涂小丽
打印

汉十高铁随州南站,已是随州新的城市窗口。搭乘汉十高铁这趟“高速列车”,随州与武汉、襄阳、十堰等城市的联系更加密切。随州由此接入全国高铁网络,南下、北上、东进更为便利,对改善区域交通运输条件、密切与东南沿海地区交流等有着重要意义。
  以汉十高铁为引擎,随州国投集团大手笔谋划打造城南高铁功能服务片区,打造新的城市亮点板块,擦亮随州城市“新门户”。
  建设展现“高铁速度”
  金黄色银杏叶造型的汉十高铁随州南站璀璨夺目,站在落客平台上放眼望去,站前大道、站前西路、市委党校新校园、向阳棚改等尽收眼底。
  从昔日的城郊农村,到如今的城市“新门户”,短短几年时间,城南高铁片区建设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4月中旬,在随州南站站前广场周边看到,去年开工建设的站前北路东段和西段、站前西路南段、文贸路等5条道路,2条已建成通车,2条已具备通车条件。在站前西路与党校南路交叉口,向阳棚改二期项目也在紧锣密鼓推进中。6栋安置房主体结构已经封顶,正在进行内部砌体施工。
  大项目犹如大引擎。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市国投集团主动扛起城南开发建设大旗,以服务汉十高铁建设运营为契机,高起点谋划建设高铁功能服务片区,高标准打造城市“新门户”。
  站前大道建设拉开高铁片区建设序幕。高铁站房、站前广场、市委党校新校园、地下综合管廊……高峰时期,片区多个重大项目同时在建,掀起“大会战”。其中,站前广场项目从开工到建成投用不到一年,刷新了城市重大项目建设速度。环境优美、设施现代的市委党校新校园,成为全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学习、教育、成长的殿堂。
  市国投集团董事长付涛介绍,高铁片区是神韵随州建设的重要一极、是对接武汉的重要窗口,对于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能级、展现城市形象等具有重要作用。
  打造绿色智慧示范
  驱车行驶在站前大道,一路走来,道路两旁看不见一根电线杆,也没有见到输电线路横跨道路的场景。
  “秘密”就藏在站前大道南侧绿化带底下。
  在中铁建港航局集团随州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人黄军军带领下,记者由控制中心进入绕城南路地下综合管廊内部看到,狭长的管廊右侧从上到下安装着一排排钢架,两条10kV高压电缆和一条通信线缆已经入廊;左侧地面上,排列着一排正方形的混凝土墩,即将安装供水管道。
  黄军军介绍,随州绕城南路地下综合管廊全长4.15公里,设计为双仓结构,供水、强电、弱电、燃气等四类管线入廊,是随州建设的首条地下综合管廊。
  “地下综合管廊将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集约化利用地下空间,大大节约了土地资源。同时也让各类管线管理更加便捷,保持良好的城市环境面貌。”黄军军说。地下综合管廊采取“智慧化+人工巡查”管理模式,中控中心可通过防爆摄像头、传感器实时查看管廊内部画面及温、湿度等各项数据指标,所有设备均可远程操作启闭,运营管理现代化。
  汉十高铁随州南站站前广场是重要的城市广场,也是重要的交通集散通道。5万余平方米的站前广场地下室,停车位充裕,设计了中空庭院和采光井,阳光和空气直接穿透地下室。整个广场绿化也精心设计,周边路网主次干道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极大地便利和服务了交通出行。
  采访中了解到,市国投集团正在谋划推动集综合展示等于一体的站前广场二期项目建设。
  打造综合交通枢纽
  高铁站前广场东侧,随州南站综合客运枢纽项目建设即将启动建设。市国投集团加强与铁路、发改、交通等部门联系,积极开展前期工作。
  市国投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随州南站综合客运枢纽项目规划用地面积116.22亩,总建筑面积1.6万余平方米,停发车场(含道路)面积2.66万平方米,停车位273个。地上建筑主要包括综合楼(主楼)、安检维修中心、换乘廊及门房等。其中综合楼主要建设客运中心、旅游集散服务中心、公交首末枢纽站。
  “目前已完成项目立项手续、设计单位招标、图审等工作。建成后,市民和游客可以在这里实现高铁、公交、客运无缝换乘。该项目对疏解老城区功能、拉动新城区开发建设具有重要作用。”该负责人表示,“公司还将加快推进G34六十岗至任家台段改建工程项目建设,进一步畅通高铁片区对外交通联络。”
  擦亮城市门户,提升城市面貌。高铁片区开发建设中,市国投集团坚持房屋征收和安置建设同步推进,高标准、高效率推进向阳棚改项目建设,改善群众居住生活条件。
  市国投集团负责人表示,将围绕市第五次党代会和2022年全市两会确立的目标任务,主动融入“襄十随神”区域战略发展格局,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确立的发展定位,不断完善高铁功能服务片区各项功能,努力将其打造成展示随州、宣传随州、服务市民的亮点板块。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