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冯家园
我是蓝莓,来自广水市关庙镇三合村。
当下,正是我大量成熟上市的时候,基地里、打包库房内,采摘我的,包装我的村民忙得不可开交。
我是去年4月才落户三合村的。我的“生命导师”张永刚从事蓝莓种植10余年,经过多番考察,选择在这里将我“安家”。
可别小看我。在三合村,我和兄弟姐妹们占据了三四个山头,面积有300多亩,有云雀、法新等多个品种呢。
有人会问,蓝莓全国各地都有,你有啥特别的?
看似我长在山上,我的衣食父母可不一般。经过改造,三合村的山被改成了“梯田”,张永刚还从东北给我们运回了各种营养土,与黑土、黄土、羊粪、珍珠岩等混合搅拌成有机质。
村民们在起垄的有机质中扒个窝,将我放进去固定好,算是给我安家了。
为了让我更好地吸收营养,他们还铺设了滴灌设置,用手机24小时控制,将有机质、微量元素等营养液精准地灌到我的根部。
这样好的环境,我不快点生长不行啊。一年的时间,我和大家伙迅速地长到了近60公分高。
春天来了,我有些忍耐不住,开出一朵朵洁白的花,花中孕育出一颗颗果实。
充足的营养下,我的果径可以长到15毫米以上,大的能达到20毫米。
今年5月,“吃”有机质、“喝”滴灌水的我逐渐成熟了。
骄阳下,村民们忙了起来。
他们拎着小篮子,一颗颗地将我摘下来,然后送进冷库。经过分筛机,我们被分成大、中、小不同类型,装盒、打包、装运……我们被送往市场,供大家享用。
第一年挂果,我的亩产在100斤左右。整个基地,今年的产量在2万斤以上。
从5月中旬开始,每天都有一辆货车来拖我们,一车就是2000斤。“都送往了郑州市场,一斤40元左右。”张永刚是这样说的,今年预计有近80万元的产值。
今后两三年,我的产量会倍增,每年实现翻番,最终达到亩产800斤左右。
“科技范”十足的我,不仅让张永刚看到了希望,也让三合村的村民找到了增收的门道。
我的成熟期相对较短,采摘需要大量的人力。这不,本地的村民不够,河南省信阳市吴家店镇的姜长春带着30多个本镇村民前来采摘。
“从5月28日开始,我们已经连续采摘了10多天了,每天每人能挣100多元。明年还继续来。”姜长春说。
我成熟的高峰期,基地里每天有100多人忙碌着,采摘、筛选、包装等,为附近村民提供了就业的机会。
三合村党支部书记孙成斌也算了一笔账,基地已带动村民务工8000余人次,支出劳务工资40万元。
看着“莓”好前景,基地准备再扩大。远处的山头已经平整好了,又一批小伙伴即将安家。
未来,这里将形成2000多亩的蓝莓、柑橘基地,还将配套打造宿营、垂钓、休闲等项目,形成采摘、旅游一体化发展。
三合村,因我而“莓”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随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
您的浏览器版本太低!
为了更好的浏览体验,建议升级您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