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随州举行“这精彩的五年”第三场新闻发布会
  • 发布时间:2021-11-23 10:37
  • 信息来源:随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编辑:杨文明
  • 审核:黄振忠
打印

11月22日,随州举行“这精彩的五年”第三场新闻发布会。邀请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我市民生保障和改善方面所取得新成就。

过去五年,我市建立了多层面、多维度“稳就业”政策支持体系,累计投入资金超6亿元,推动就业创业政策落实落地。城镇新增就业每年都保持在2万人以上,新增返乡创业主体1.2万余家,累计带动就业3.84万余人次,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3.26万人,技能培训、就业扶贫等多项工作获得国家、省的认可。

民生保障更加温暖。6.12万低保、特困、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得到保障,2.9万重度残疾人、1.58万困难残疾人有了生活补贴。截至2020年底,全市养老机构达到109家,养老床位数1.7万张,在城乡社区建设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05家,农村日间照料中心434家,多元互补的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建成。

同时,每千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从4.59张增加到6.54张,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从1.81增加到2.34人,医疗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02.17万人,参保率达到98%以上,医保报销网上办,办事时限由564天缩减为103天。

此外,全市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1万公里,路网密度达113公里/百平方公里,100%建制村通硬化路,一批“四好农村路”创建提升,群众享受“出门水泥路,抬脚上客车”的交通成果。

随州市委宣传部四级调研员张杰主持新闻发布会。湖北日报、湖北广播电视台、荆楚网、随州日报、随州 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随州新闻网、随州广播电视台、云上随州等新闻媒体的记者参加新闻发布会并现场提问。

落实“六稳”“六保”  促进就业创业

随州市人社局副局长张发军介绍就业创业等方面的情况

政策体系持续完善,就业规模进一步扩大。2016年到2020年,城镇新增就业每年都保持在2万人以上,目前累计已超过10.19万人。

创业带氛围更加浓厚,技能人才队伍发展壮大。全市人社部门累计发放小额创业担保贷款超4.6亿元,落实各类创业补贴8000多万元。五年来,累计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3.26万人,2016年随州市被确定为全省五个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城市之一。

重点群体就业稳定,失业保险功能充分发挥,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全市累计培训城乡劳动者近8万余人,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2万余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5万余人,零就业家庭实现100%动态清零。“十三五”期间,全市累计发放失业金3.6万人次3843万元,落实稳岗返还、补贴资金惠及1328家企业15万人次,落实社保费减免政策累计为各类企业减免失业保险费近1.5亿元。

脱贫攻坚战中,落实各项精准扶贫政策性补贴1432万元,开发人社精准扶贫公益性岗位1156个,认定就业扶贫车间17家,6万余名贫困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扶持近200个有生产能力的贫困户实现创业致富,辐射带动周围1000多户贫困户增收脱贫。

民生保障筑牢幸福之基

随州市民政局副局长余光银介绍民生改善及保障方面的情况

基本生活保障得到加强。截至2020年底全市城市低保、农村低保、农村特困、机构孤儿养育、社会散居孤儿养育标准较2016年初分别增长40%、107%、166%、100%、110%。五年来全市累计实施临时救助10.2万人次、支出资金8493万元,累计为困难群众发放物价补贴、电费补贴1.1亿元。

社会福利体系逐步健全。五年来,我市流浪乞讨救助管理机制日渐完善,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全面建立,适度普惠型的老年人福利体系基本建立。全市配备乡镇儿童督导员55人,村(居)儿童主任1015人,家庭、社会、政府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保护格局初步形成。

养老服务体系加快构建。五年来,我市持续推动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截至2020年底全市养老机构达到109家,每千名老人床位达到36.1张。全市积极开展养老服务试点改革,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基层社会治理持续深化。五年来,全市1008个村(居)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群众在村(居)的办事体验得到改善;投资建成随州市新殡仪馆、广水市殡仪馆,殡葬服务得到改善。

改善群众看病就医环境

随州市卫健委副主任严肃回答记者提问

卫生资源总量明显增加。全市每千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从4.59张增加到6.54张,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从1.81增加到2.34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从1.91增加到2.48人。随州市传染病医院、市中医医院新院、市中西医结合肺科医院、市妇幼保健院新院、市妇幼保健院妇儿呼吸专科、市急救中心等重点项目正在推进中,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与准备中心已投入使用。

医院内涵建设稳步推进,基层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全市已创建三级医院省级临床重点专科11个,县级医院省级临床重点专科9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180个。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全覆盖,全部达到“五化”建设标准,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得到落实。

公共卫生体系补短板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全市完成11家二级医院和37家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范化发热门诊新建和改扩建工程,14家医疗卫生机构核酸检测实验室建设,35个镇(街道)配备移动医疗卫生服务车。

交通出行环境得到全面优化

随州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魏从明回答记者提问

五年来,武汉城市圈外环高速公路广水段顺利通车,随信高速力争年内完成项目核准并启动控制性节点工程施工,全市基本形成“两纵三横一联”高速公路骨架。全市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1万公里,路网密度达113公里/百平方公里,基本实现“对内畅通循环、对外快速连通、所有乡镇节点全覆盖”的干线公路网规划目标。从随州城区到各个口子镇,开车时间都在1个小时之内,随州到武汉、襄阳、信阳、荆门等地形成2小时交通圈。

五年来,全市800公里以上的11条线路29辆长途客车实行接驳运输。全市现有货运车辆15348辆,规模位列全省第4。发展城区公交线路20条,开通29条“校园定制公交”专线,市民出行更加舒适、方便、快捷。

五年来,我市在实现100%建制村通硬化路的基础上,完成20户规模以上通组公路建设,成功创建5个“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乡镇。同时,生命防护“455”工程建设提前超额完成目标,公路桥梁“三年消危”行动深入开展,农村地区群众真正实现了“出门水泥路,抬脚上客车”。

减轻就医负担 增进民生福祉

随州市医保局副局长黎争光回答记者提问

制度体系更加完善。五年来,我市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面建立,在全省率先实现居民医保市级统筹,首创推出全省第1家普惠商业健康保险“惠随保”,逐步形成了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医疗救助为托底,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健康保险共同发展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保障能力持续增强。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02.17万人,参保率达到98%以上,医保基金收入超20亿元。城乡居民、城镇职工住院综合报销比例分别达到68%和78%,大病保险报销比例提高至60%-75%,取消了贫困人口大病保险封顶线。医疗救助范围扩大到包含贫困人口、城乡低保、孤寡特困等6类人群,救助比例提高至70%。

改革创新成果丰硕。积极推动国谈药品落地,221种国谈药品纳入医保支付;完成四批156个品种263个品规国家组织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整体降价幅度达到53%。

经办服务提质增效。五年来,我市成为全省首批上线国家医保信息平台的城市。476家定点医药机构开通医保电子凭证扫码支付,跨省异地就医全面推开,初步形成了覆盖市县乡村的医保经办服务体系。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