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四宝”的文化味 ——香菇文化的锤炼与形成
  • 发布时间:2021-06-14 10:33
  • 信息来源:
  • 编辑:涂小丽
  • 审核:李发兵
打印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中国食用菌协会副会长、湖北省食用菌协会会长 边银丙


  ●“随州泡泡青”是小白菜在长江流域变异演化而来的乌塌菜变种,是由这一地理区域的自然环境、气候特征决定的。
  ●天时、地利、人和,造就了独特的随州香菇文化:敢为人先的勇气、百折不挠的顽强、富民裕国的担当、不懈追求的志向。
  ●随州人“吃得苦、耐得烦、下得蛮”的顽强奋斗,锤炼着随州香菇文化。弘扬炎帝神农精神,凝聚社会各界力量,直面挑战,将随州香菇产业做大做强,进一步传承弘扬随州香菇文化。
  一、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特征形成特别的“随州四宝”
  吃出智慧的香菇、吃出韵律的泡泡青、吃出力量的拐子饭、吃出浪漫的“东方巧克力”黑蒜,并称为“随州四宝”。
  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特征,形成独特的人文风情、饮食习惯,汇聚成厚重的地方文化,代代传承。
  湖北位于秦岭淮河以南,紧挨桐柏山;随州位于大洪山山脉和桐柏山山脉之间,我们现在所处的淮河镇便是在淮河南岸。这里是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交汇地带,也是东承武汉、西接襄阳、北临南阳、南达荆州的荆豫要冲,地理位置特别,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
  泡泡青:随州泡泡青是当地人们长期栽培驯化与选择的结果。西晋稽金所著《南方草木状》中写道:“至曲江方有崧,彼人谓之秦崧。”小白菜在古代称崧。原始的崧向北至长江流域演化形成了小白菜、乌塌菜和红菜蓬3个变种。“随州泡泡青”是小白菜在长江流域变异演化而来的乌塌菜变种,是由这一地理区域的自然环境、气候特征决定的。
  香菇:好山好水出好菇。随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春两季光照足、温差大、湿度小、无霜期长,独特的气候造就了随州优质香菇生长的理想环境,成就了随州香菇菇质肥厚、爆纹天然、香味浓郁的极佳品质。
  拐子饭:拐子饭是厨祖詹王发明的一道传统美食。相传詹王在狩猎时发现,野猪的右后腿掌管着方向和驱动,肉质尤其紧实。他遍寻山中天然药材,将药材与野猪放在土罐里慢火熬煮,煮熟后肉块软糯不腻。道地药材和易猎得的野猪,也与这里特殊的地理环境关联。
  黑蒜:原材料为广水吉阳大蒜,其种植历史十分悠久。吉阳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兼南北之长,土壤条件适宜。吉阳大蒜个大、皮薄、味鲜,于2011年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当地有“每天两头蒜、不去医院转”“大蒜进门、药店关门”等说法。
  二、天时、地利、人和,造就了独特的随州香菇文化
  文化是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研究食用菌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将蘑菇文化概括为:把蘑菇情节深植生命的修养、为蘑菇事业奉献终身的自觉、在菌类天地尽情驰骋的自由、让广大菇农致富奔小康的善良。
  我将随州的香菇文化概括为:敢为人先的勇气、百折不挠的顽强、富民裕国的担当、不懈追求的志向。香菇的星星之火在随州点燃
  被菇农誉为“菇神”的杨新美先生,1979年受中国土畜产进出口公司委托,主持香菇优良菌株的驯化及选育研究,并率领团队到湖北随州设点试种。他当初从国外引进23个香菇菌株,经过三年试验,筛选出了“7925”和“7917”两个优良品种,且在三里岗杨家棚村对栽培技术进行了诸多创新,使当时的椴木香菇产量提高了十倍。
  杨新美是我国食用菌栽培技术研究与近代栽培技术推广的奠基人,开创了随州乃至中国香菇产业的新时代。在华中农业大学和随县三里岗镇,分别立有杨新美先生的铜像,后者是当地菇农自发捐款而立。
  华中农业大学的四代科学家薪火相传,与随州人并肩战斗,用科技知识点燃了随州香菇文化的火种。四十多年来,随州也一直是华中农业大学大学生实习实践的重要场所。
  “吃得苦、耐得烦、下得蛮”的顽强奋斗,锤炼着香菇文化
  随州香菇产业发展、香菇文化形成,是一代代随州人顽强奋斗的成果。
  四十余年来,随州市历届市委市政府为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竭力奋斗。随州是唯一同时拥有“中国香菇之乡”和“中国花菇之乡”两块金字招牌的地方,连续三年在随县成功举办的随州香菇博览会影响力逐年提升。《随州日报》等媒体在香菇文化的凝练锻造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裕国菇业是随州食用菌行业龙头企业,也是全国食用菌出口的领军企业。做食用菌精深加工的品源(随州)现代公司,拥有先进的香菇加工设备,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
  全国劳动模范秦大海培育的菌种销往全国各地,近几年和其子秦京在羊肚菌栽培技术研究上取得了新的成功。曾长期任随州食用菌协会会长的戚钦标,从上世纪六十年代便一直在随州做食用菌研究,走遍了随州的大小村落推广香菇栽培技术。随州食用菌协会会长许景闻、曾都区九口堰食用菌合作社理事长严贤涛等,一直致力用香菇产业助力扶贫、帮助更多人增收致富。直面挑战,传承弘扬随州香菇文化
  近年来,香菇栽培方面的一系列新技术、新装备不断问世,香菇产业未来可期。这其中还有一些是随州人创造的,比如:开发香菇菌棒出菇管理自动化作业装备,重点解决菌棒上架下架搬运的问题;在移动垛台上进行自动化补水、刺孔等操作,大幅度减少用工成本;研发栽培环境智能化控制装备,解决菇棚环境因子自动控制等。
  但是随州的香菇产业也面临着套袋工艺、刺孔工艺、透气工艺等方面的挑战。在栽培技术上,随州香菇种植也有较大改进空间,在技术保障、政策推动等方面也有待进一步提升。
  我们应该借此次炎帝神农文化高端论坛,弘扬炎帝神农精神,凝聚社会各界的力量,直面挑战,将随州香菇产业做大做强,进一步传承弘扬随州香菇文化。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