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补齐“最后一环” ——市国投公司疫情期间做好城市污水和生活垃圾末端处理工作
  • 发布时间:2022-04-12 09:17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涂小丽
  • 审核:杨文明
打印

疫情期间,城市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末端处理都“停不得”。如何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处理好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特别是解决好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以及生活垃圾焚烧炉渣和飞灰,补上“最后一环”?4月7日,记者随市国投公司一行进行了探访。
  “停不得”项目正常运转
  随州城东望城岗,随州污水处理厂运转有序。居民生活污水经过污泥深度脱水系统工艺处理后,达标排放。
  生活污水处理是保障社会正常运转的基础性公共服务,也是守护城市水生态环境的“最后一道防线”。作为污水处理厂重要配套设施,随州市污泥处理厂担负着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后的污泥深度处理末端任务,和生活污水处理厂一样,都是“停不得”的项目。
  7日上午,经过严格检查,记者进入随州市污泥深度处理厂看到,5名留守人员各司其职、分工协作,各类设备正常运行。
  该污泥处理厂长程继兵说:“我们这里是污水处理的最后一个环节,末端不通则全链条受阻。”他介绍,本轮疫情来得突然,10名员工有5人因防疫管控无法到岗。在市国投公司帮助下,留守的5名员工勇于担当,承担起处理厂全部运行管理工作,保障城区生活污水处理不受影响。
  不流动、少流动。从4月1日开始,程继兵和4名员工在办公室和车间里支起床铺,开始以厂为家。程继兵说,平常6名操作工,3人一班实行“两班倒”。这次留守的操作工只剩2人,大家打破原有工种限制,相互协作,有效保障了污泥处理设施正常运转。
  我市曾都区本轮疫情发生后,市国投公司分管领导以及市建投公司主要负责同志,第一时间对污泥处理厂运行作出安排,深入一线检查,确保项目防疫安全和生产安全。
  新项目如期建成投用
  经过防疫检查,来到位于曾都区北郊街道双寺村的随州市飞灰填埋场。4月5日,该新建填埋场开始试运行,接收生活垃圾焚烧处理产生的飞灰。
  现场看到,运输车辆来回穿梭,将临近垃圾焚烧发电厂存放的飞灰封包转运至该填埋场,在大型吊装机械的配合下,有序进行填埋处理。疫情防控期间,为了满足飞灰正常填埋,该场运行管理人员和施工作业人员排除万难,全部吃住在场区,减少甚至切断与外界联系。
  随州市飞灰填埋场由市国投公司建设,具体由市建投公司负责实施,设计填埋库区容量54.86万立方米,主要负责填埋垃圾无害化焚烧后的飞灰。目前填埋库区已建设完毕,管理用房、道路景观等设施正在逐步完善之中。该填埋场严格遵循环保建设标准、施工工艺和管理运行,其中,填埋库区作了9层防渗处理,建设了地下水管网导排系统,填埋库区与地下水完全分离。
  “没有建设飞灰填埋场前,我市生活垃圾无害化焚烧处理飞灰只能外运处理,既增加了处理成本,又影响了处理效率,还增加了环保风险。”该建设项目负责人表示,建设填埋场后,飞灰可以实现就近、安全处理。
  飞灰填埋场场长金华成介绍,填埋场严格按照标准运行,飞灰进场前必须采样,对相关指标进行检测;运输车辆在出无害化焚烧发电厂和进填埋场之前需要过磅称重,对进场飞灰重量进行核实;对每包飞灰进行防水防渗处理,并制定专属编号封包。“我们坚持做到库底合理分区,定期填埋,及时覆盖,实现雨污分流,避免对周边环境影响。”他说。
  系统谋划探索综合利用
  防疫不松懈,发展不停步。
  在随州高新区淅河镇光化村,由市国投公司投资建设的随州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理项目,正在进行最后的设备安装调试。
  该项目于2021年7月1日开工建设,是2021年随州城市重点建设项目之一,设计污泥处理规模200吨/日。其中一期建成规模100吨/日,采用当前最先进的污泥炭化工艺,有效解决污泥污染排放和固废利用问题。项目开建以来,市国投公司紧绷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两条弦不放松,全力推动项目如期投产运行。
  “随州市污泥处理厂日产污泥近80吨,长期以来,这些污泥都是外运再处理。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和本轮疫情期间,受防疫管控影响,污泥外运受阻,只能存放在临时应急堆放场。”市国投公司分管领导建投公司负责人说,“新上炭化处理项目,通过就近无害化处理,变废为宝,实现资源再利用。”
  目前,市国投公司正结合随州城市发展实际,以及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谋划推进随州市污泥处理厂和污泥无害化处理扩能项目,夯实城市基础设施。 
  与此同时,整合国投公司所有生态环境工程业务资源,按照“一企一主业”理念,以建投文旅公司为班底,组建了环保产业公司,向环保资源治理综合利用转型,在提升城市品质、建设神韵随州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