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十七年后,他们携手再回“隔离区”
  • 发布时间:2020-02-20 17:56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许静
  • 审核:李发兵
打印

17年前,我们一起冲上了抗击‘非典’的一线,17年后,我们携手再回‘隔离区’,并肩战斗在抗击新肺炎疫情前线。”2日20市中心医院感染科支援护士宋双爽眼神中透着笃定,她和该院感染科医生邓杰、护士长谌春仙、护士王国敏等人已经在隔离病区奋战了近1个月。

2003年只有22岁的宋双爽满腔热血、斗志昂扬,接到前往抗击非典一线的通知时,义无反顾地去了医院发热门诊,每天穿着厚重闷热的防护服,对返乡的发热病人进行逐一筛查每次遇到坐诊的感染科医生邓杰,他都会关切地提醒“小战友,注意好防护!”

2020年新年伊始,一场突出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到处充满了紧张气氛宋双爽毫不犹豫拿出手机向领导发出“请战书”“护士长,非典时期我支援过发热门诊,我有经验,更何况我是党员,我请求援助隔离病区工作。

1月26日,该院党委委员、工会主席郑晓芹带着第一组支援力量奔赴感染科一线时,邓杰看到宋双爽,眼睛一亮,对郑晓芹笑呵呵地说:“郑主席,您看,17年前的小战友又要和我们一起并肩作战了。” 宋双爽十分感慨“仿佛回到2003年,我们又在一起奋战了,现在的我已经是老战士啦!

这一次的形势,和2003年有很大不同。谌春仙说2003年“非典”的时候,随州疫情不算严重,医护人员的压力也没那么大。但这次疫情,武汉乃至整个湖北都是疫情高发区,截至1924时,市中心医院累计收治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达到424人,隔离病区由以前1个增加到17个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和工作压力都很大。“当时的条件与现在没法比,时值初夏,天气十分炎热,而病房里只有风扇,防护服紧张,我们就穿三层隔离衣、戴两层口罩,身上都悟出了痱子。”谌春仙说,“现在医疗技术和条件都变好了,有这么多优秀的医护人员冲锋在前,这场战役我们有信心!”

有一天下午交接班的时候,一名发热病人的检查结果没出来,他焦躁不安地在发热门诊走来走去,大发脾气,要求回家。宋双爽急坏了,告诉他不能走,要留下来观察,但是病人径直向外走去。宋双爽只好跟着他,一路走一路劝,碰到刚换班的感染科主任周天彤,她急的语无伦次,眼泪都流出来了。周天彤秒懂了,安慰的拍了她一下,拦住病人了解情况,陪着病人去检验科查看结果。“周医生的敬业精神让我感动,还好病人只是感冒,他当时除戴了口罩,可是一点防护措施都没有,想想就后怕。” 宋双爽说。

这段时间,邓杰的工作安排得密密麻麻,查房和治疗,基本都要到夜里十一二点才结束。“**床昨日低热37.5℃”“**床核酸检测结果明天出……邓杰随身携带一本记录,记满了每天要做的工作和患者概况,本子因频繁翻阅已经显得有些破旧。王国敏在感染科一线岗位上一待就是二十余年,这次她又始终奋战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她和谌春仙、宋双爽除了要负责病人的护理、治疗、消毒等,还要承担送餐、倒开水,及其他生活方面的护理工作,工作量非常大。近一个月过去了,他们依旧每天精神饱满地投入工作。

为了节约防护服,他们总是一口气上很长时间的班,尽量不吃饭、不喝水、不上厕所。汗水浸透了衣服,护目镜上的雾气为操作增加了难度,他们仍旧一丝不苟地工作着。 “一个都不能少!我们一定要打赢这场战役!邓杰说。

据了解,市中心医院这次抗击新冠的医护人员中,还有不少人是二次“抗疫”,2003年他们抗击“非典”,2020年他们再上一线!向白衣战士们致敬!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