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广水市“小”区块迸发“大”能量
  • 发布时间:2020-02-19 16:28
  • 信息来源:随州市政府网站编辑部
  • 编辑:许静
  • 审核:黄振忠
打印

2月19日早上6点,天还没亮,广水市发改局干部冯锐、闵义准时出现在广水市应山街道办事处曹塘角社区的曹家大院区块值守点,开始了一天的区块防控工作。
       “网格化防控,区块化管理。”广水市委书记黄继军说,该市将应山城区16个村(社区)划分为94个区块,在每个区块按“1+4+4”模式管理,即:明确1名市直部门班子成员为组织协调人、4名市直机关干部为志愿者、4名物业管理人员或代行物业管理职责的网格员,全权负责每一个区块的防控工作,筑牢区块防控的“第一道防线”。
       一个“区块”   一方“阵地”
      “我们这9位工作人员,不论是协调各项突发事情,还是帮助买菜、买药、灌煤气等生活小事,都有专人去负责解决。”闵义说,居民不用外出,生活也有保障,减少了交叉感染的风险。
       曹塘角社区位于应山街道办事处中心地段,人口密度大、人员构成复杂、流动频繁,防控任务重,工作难度大。
      “各守一片,各负其责。”为了方便管理,曹塘角社区将4531户、14196位居民,划分为曹家大院、广场小区、军民小区、滨河小区4个区块,采取街道、村(社区)党员干部和市直机关干部志愿者、物业管理或履行物业职责人员分片包干的方式,构建起“1+4+4”区块化防控体系,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
      目前,应山街道办事处将16个村(社区)共划分94个区块,参与区块防控的有市直单位30个、各类人员876人。


区块虽“小”  责任却“大”
       民政局干部徐明胜是双桥社区第五区块的负责人,他告诉记者,4名志愿者承担卡口值守、进出管理等任务,4名代行物业职责的网格员、普通党员,分别承担服务员、宣传员、监管员、劝导员职责,做好所在小区、楼栋的封闭管理、值班值守、基本保障以及其他突发应急情况的上报、处置工作。
     “‘宅’在家里就是参与防疫工作,不出门就是给社会做贡献……”在双桥社区第五区块的大街小巷,每天群众都能听到韩涛拿着大喇叭吆喝的声音。韩涛是年轻党员,疫情爆发后他主动要求参与防疫工作,目前他是第五区块的宣传员。
      “您今天的体温是36.6摄氏度,正常得很啊!”19日下午,邹学军象往常一样,主动上门帮助居民测量体温,协助社区做好居民体温监测。邹学军是双桥社区的一名卫生员,他主动承担了区块的消毒工作,还帮助居民代买各种药品,当好居民的服务员。


“封闭”区块  “架起”桥梁
     “蔬菜套餐40份,水果套餐22份,调味套餐9份,零食套餐11份、食用油5桶、面粉21份……”对着居民的物资清单,曹塘角社区干部李红霞在仔细清点核对。

随着城市管控升级和时间延长,社区群众生活物资量持续加大、需求日益多元。为了最大限度满足群众需求,曹家大院区块专门委派了情况熟、心思细的李红霞,负责群众生活物资代购代发。李红霞积极对接商超、农贸公司,推出了蔬菜套餐、鲜肉套餐、零食套餐、水果套餐、干果套餐等多种组合,价格从50元至236元不等,方便社区居民选购。“代购员”们用自己“多跑路”换来群众“不出门”,用自己的“辛苦值”提升群众“满意度”,在“封闭”区块中架起了服务群众的“桥梁”。
      “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亮工作,比担当、比奉献、比实干、比质效。”广水市市长田涛说,该市组织开展了“四比四亮”活动,在区块志愿者、工作人员中营造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目前,该市已划定区块774个,覆盖22.2万户、75万人。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