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又见马甲红 志愿服务暖
  • 发布时间:2022-04-09 10:49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杨文明
  • 审核:涂小丽
打印

图为志愿者正在开展志愿服务。 
  
  在同心战“疫”的队伍中,一群人显得特别亮眼:他们身穿红马甲,出现在核酸检测点、卡口执勤点、小区、药店、超市等场所,不辞辛苦,任劳任怨,义务做着各种工作,为社区居民日常生活需求提供服务。  
  大家都说,看见马甲红,心里感到踏实和温暖。  
  “心中有信仰,身上有力量”  
  “老人家,这是你要的药,请收好。”4月6日晚上8点,随州高新区淅河镇老街社区,志愿者张雄军把代购的药递给居民罗炳义。  
  虽然正式加入志愿者联合会只有两年多,但张雄军却是志愿服务路上的老兵。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袭来,他不计得失,利用自身资源从外地筹集到一批生活必需品并自费运回随州。  
  本次疫情发生后,他又第一时间站出来,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主动承担起代购药品的任务。送药的时候,遇到家庭困难的老人,他干脆连药钱也不收就离开了。  
  卡点执勤、秩序引导、代购物资……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张雄军常感到体力不支,有时候累得饭都不想吃,但他从未产生放弃的念头。  
  有人问他,图啥呢?张雄军回应:“心中有信仰,身上有力量。我是共产党员,奉献社会、为人民服务是我的追求。”  
  每天行走3万多步  
  “给,这是你的,不够还可以拿。”每天中午12点左右,志愿者周小林都会把盒饭递给卡口执勤的志愿者。周小林负责片区内近100名志愿者的物资发放,一日三餐、饮用水、防护物资等。每天行走3万多步,他用脚步丈量着脚下的土地,保障着一线志愿者能以最好的状态投入到抗疫工作中去。  
  早上5点多到岗领取物资,晚上整理好所有物资回到家已是深夜11点多,年近60的周小林从没喊过苦叫声累。志愿者们纷纷表示:“无论分配什么任务,老周总是任劳任怨并且高质量地完成,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两次战“疫”的“女汉子”  
  4月7日,淅河镇三环小区,居民王奶奶激动地对志愿者裴玲玲说道:“谢谢你,红马甲,有了你们,我们就安心了。”  
  志愿服务的队伍中,活跃着一群“巾帼女将”,她们褪去了柔弱,化身为坚强的“女汉子”,守护着家园。裴玲玲就是其中一位。  
  2020年的抗疫志愿服务中,她放下孩子,投身一线抗疫将近两个月,吃住在社区,卡口执勤、防控劝导、安全巡查、物资代购配送……每一样工作她都力求做到最好,上演着“巾帼不让须眉”的故事。  
  4月1日,获悉疫情暴发,她来不及告知熟睡的家人,再次冲上抗疫一线。  
  作为随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淅河片区的副队长,裴玲玲在做好志愿者岗位安排、人员防护、各方协调等工作的同时,还负责帮助居民代购并配送生活物资。小小的身板,提着几十斤的物资,来回无数趟,一天下来浑身湿透,双臂酸痛。她表示,看着居民的基本生活问题得到了解决,不再焦虑不安了,她觉得自己的付出特别值得。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