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阳了”该如何用药? 随州市中心医院临床药师为您答疑解惑
  • 发布时间:2022-12-22 10:47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黄振忠
  • 审核:黄振忠
打印

近期,全国各地都在陆续调整优化防疫政策,网络上开始流传各种家庭用药清单、服药顺序图等,推荐的药品种类也是五花八门,让人“眼花缭乱”,更有居民大量抢购、囤积药品,一些热门药更是“一盒难求”。实际上,随着病毒致病力的不断减弱,感染症状减轻,相关治疗药物可选择性种类很多。为此,针对大家最关心的合理用药相关问题,随州市中心医院药学部主任药师刘莉将为您解开心中的疑团。
  一、关于备药那些事
  有必要囤药吗?“囤”不可取,“备”有必要。目前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者90%以上都是无症状和轻型,如仅有轻微咳嗽、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及低烧或肌肉酸痛等症状,一般无需特殊治疗,约7天可以自行痊愈,没必要大量地、非理性地抢购药品,而且药品都有保质期,部分品种也有储存条件要求,囤药极易造成失效或浪费,可以对症备上几天量的常用药品。
  二、没有感染或感染后无症状是否需要用药?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最有效方式是疫苗接种,除科学接种疫苗外,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勤洗手、戴口罩、均衡营养、适量运动、充足休息,确保自己的免疫力在线非常重要。没有感染或感染后无症状,不需要用药预防。出现症状后,才考虑使用相应药物来缓解症状,所以,无需提前用药预防。三、退热药使用注意事项
  发热是机体对致病因子的一种防御反应,是人体在调动自身免疫系统来对抗感染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症状。一般对于腋下温度不超过38.5℃的患者,如果精神状态好,学习、工作、玩耍等活动不受影响,可密切观察,暂不使用退热药。腋下温度超过38.5℃的患者,推荐使用退热药,主要为了避免发热给患者带来的不适或发生高热惊厥。当然,如果患者有高热惊厥病史,或是感觉很不舒服,38℃以上即推荐使用退热药。
  四、除了退热药,出现发热还需要注意什么?
  出现发热可以多饮热水。由于服用退热药会发汗,所以要通过多喝水补充体液。一般成人发热后每天的总饮水量要不少于2升。如使用退热药后高热仍不退或连用3天后反复发热,建议到医院就诊。
  五、特殊人群如何选用退热药?
  特殊人群如婴幼儿、哺乳期妇女、孕妇、老年人以及合并基础疾病人群建议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孕妇推荐使用对乙酰氨基酚,不推荐使用布洛芬;儿童首选使用对乙酰氨基酚,6个月以上患儿还可选择布洛芬。6岁以下儿童不推荐使用复方感冒药。对于儿童有恶寒发热、肌肉酸痛症状,可选用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小儿风热清口服液等。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