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多地通报气溶胶传播
导致新冠肺炎病毒感染病例。
怎么防?
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有3种:
1
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2
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经过气溶胶传播;
3
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也可造成感染。
与其他传播途径相比,
什么是气溶胶传播?
首先,
气溶胶如何产生?
传播力如何?
很多行为都可以产生气溶胶,
怎样预防气溶胶传播?
Q
气溶胶传播应如何有效预防?
A
气溶胶比较怕空气流通,风一吹,气溶胶就能很快散开。因此在室内勤通风,是有效预防气溶胶传播的方式之一。
Q
在户外还用担心气溶胶传播吗?
A
在户外并不能“高枕无忧”。如果户外没有风,那么气溶胶中的病毒载量也能达到一定的浓度。
同时也不排除有一些人对于病毒更易感,或者像奥密克戎变异株,由于其表面刺突蛋白附着人体细胞能力更强,微量病毒可能就会造成新冠病毒的感染。
“在公共场所,无论室内还是户外,一定要规范地戴好口罩,特别是在电梯、出租车、办公室等密闭狭小的空间内。”
陈纯琪提醒,“口罩可以对颗粒直径较大的气溶胶进行物理隔绝,如果是具备熔喷层的口罩则可以通过静电作用吸附小分子气溶胶。”
Q
空气中的气溶胶会停在衣服、皮肤上,造成感染吗?
A
通过气溶胶形式悬停在衣物、皮肤的病毒,只有极微小的比例能通过手部触摸进入眼口鼻。这样的病毒量,引发疾病的可能性不高。
Q
日常生活中,预防气溶胶传播应注意什么?
A
陈纯琪建议,日常尽量不要去人员密集的地方,和别人保持一定距离,一般来说将2米作为预防的安全距离。勤洗手、勤消毒。
对于预防下水道途径的气溶胶传播,尽量在使用马桶的时候,闭盖冲水。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随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
您的浏览器版本太低!
为了更好的浏览体验,建议升级您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