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关于无症状感染,这些事你必须知道
  • 发布时间:2022-04-13 16:13
  • 信息来源:湖北疾控、武汉发布
  • 编辑:杨文明
  • 审核:杨文明
打印

当前,我国新冠肺炎疫情波及地市范围持续增大,疫情仍在发展阶段,从每日的疫情通报数据中,大家可能关注到每日新增无症状感染者的数量一直处于高位,无症状感染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湖北疾控专家就和大家讲讲“何为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没有相关临床症状
      但核酸检测是阳性

    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以下简称无症状感染者),不会出现如发热、咳嗽、咽痛等可自我感知或临床上可以识别的症状与体征,核酸检测结果呈现阳性。

无症状感染者有两种情形

    一是感染者核酸检测阳性,经过14天潜伏期的观察,也没有出现任何可自我感知或可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始终处于无症状感染状态;
    二是感染者核酸检测阳性,采样时无任何可自我感知或可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但随后出现某种临床表现,即处于潜伏期的“无症状感染”状态。

无症状感染者存在传播风险

    1.传播隐匿性
    由于无症状感染者没有任何明显的症状与体征,在人群中很难被发现,无症状感染者导致的传播,预防难度较大。
    2.就诊不主动
    由于无症状感染者的症状轻微或不典型,感染者可能误认为自己没有感染新冠病毒,不会主动去医疗机构就诊。
    3.难以被发现
    由于存在检测窗口期,采用核酸检测和血清学检测方法难以发现全部无症状感染者,现有的无症状感染者主要是通过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主动筛查、感染来源调查、聚集性疫情调查和对高风险人员的主动检测发现的,发现途径有限,尚有部分无症状感染者难以被发现。

为何无症状感染者突然增加

    1.与奥密克戎变异株的自身特点有关
    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性增强,但毒性相对减弱,临床症状也相对表现比较轻一些,造成很多感染者感染之后没有表现出临床症状。
    2.与大规模人群免疫接种有关
    当前我国新冠疫苗接种的覆盖率较高,接种疫苗之后,人体的免疫力增强,即便感染,相对来讲可能有些症状表现不出来。
    3.与早期发现和管控及时有关
    疾控队伍的快速筛查,使一些早期感染者没来得及出现症状就很快被筛查出来。细致的流调工作也提高了“拦截”早期感染者的概率,无症状感染者正是在疾病最早期被“拦截”下来的人群。
    一句话总结就是:无症状感染者没有明显症状,但具有传染性,而且传染具有隐匿性。

疾控专家提醒公众:

日常生活中,不能放松警惕,要持续加强自我防护,养成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风、不聚集、一米线、分餐制、打喷嚏掩口鼻等健康生活方式,尤其是进出公共场所、乘坐交通工具、进入人群密集场所时,要科学佩戴好口罩;积极接种疫苗,构筑免疫屏障;主动配合完成社区开展的核酸检测筛查,如个人核酸检测阳性后也不必恐慌,及时配合医疗卫生机构做好健康监测和隔离医学观察。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