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擦肩而过,距离0.5米被感染!详情公布
  • 发布时间:2022-03-23 16:24
  • 信息来源:随州发布
  • 编辑:陈刚
  • 审核:陈刚
打印



长沙市芙蓉区3月21日新增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根据流调发现,该确诊病例蒋某某在3月16日曾与外地来长确诊病例夏某某(于3月17日确诊)在户外公共场所有过短暂时空交集,夏某某与蒋某某均未戴口罩,两者相向而行、擦肩而过,相隔0.5米左右


未佩戴口罩,相隔0.5米左右就能造成传播吗?而且是在户外?


芙蓉区疾控中心专家对此表示,答案是肯定的,夏某某于3月17日确诊,当时已处于排毒期,人在咳嗽、吐痰,或者打喷嚏的过程中,从体内喷出来的飞沫有大有小,大颗粒的飞沫会直接沉降到地面,而一些小颗粒的飞沫会悬浮在空气中,其他人吸入即可造成传播。而此时,蒋某某没有佩戴口罩,从而被感染。


芙蓉区疾控中心专家表示,无论新冠病毒再怎么变异,仍然是通过飞沫、接触等方式传播,要想防止病毒感染,规范佩戴口罩、勤洗手、手消毒、保持安全距离是性价比最高、最简单的防护手段


芙蓉区疾控中心提醒:

疫情防控,人人有责。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在日常生活中务必要坚持规范佩戴口罩,勤洗手,公共场合保持1米社交距离,自觉做好个人防护,进入公共场所要主动配合扫防疫“场所码”,主动配合疫情防控举措。最大限度减少人员聚集。


新冠是大号流感吗?专家最新解读


据央视报道,目前,一些公众和学者提出奥密克戎变异株导致的新冠等同于“大号流感”。国家卫健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表示:


“下此结论为时尚早。因为它的传播力、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比普通流感要高。可能对某一个个体来说,感染后出现重症的概率在下降;但是放到群体来看,它的传播力快,短时间内感染率高,感染人群的绝对数就大,重症和死亡的发生绝对数就会高。这对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来说,就是大的危害。”


中国为什么不能像国外一样取消防疫措施?


梁万年表示:各国所采取的防护策略和具体措施,是基于它的防控理念。中国的防控理念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中国自从疫情出现以来,一直在坚持动态清零,而且在不断优化防控措施,可以说我们保护了人民免受所谓通过群体免疫、自然免疫这种自然感染的方式来遭受疾病的危害。


我们主要是通过主动的疫苗免疫来增强抵抗力,来构建免疫屏障。但是从国际上来看,一些国家选择“躺平”是两种免疫并存的,一个是通过自然免疫,也就是群体的感染,可以说已经有相当比例的民众感染了新冠病毒,另一个是通过主动的疫苗免疫。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中国也选择“躺平”,不坚持动态清零,尤其是当前疫苗接种率,特别是全程和加强针的接种率还不完全高,不足以构成坚固的免疫屏障,势必就会使群体庞大的老人、弱势和脆弱人群容易造成感染。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坚持动态清零方针,坚持我们的策略和措施不动摇,这也是我们的一个时间窗口。如果我们加强疫苗接种、加快科技研发,包括药物的研发、疫苗的研发,我想我们也有可能有一个时机,可能奥密克戎又变了,变得更加温和,传播率和致病率更加低,那就是我们最好的机会。所以在现阶段我们坚持总策略总方针不变,应该是最佳选择,也符合中国的抗疫实际。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