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岁的潘云,一直以来都是同事们眼中的热心肠,总是主动帮助他人。疫情发生后,潘云选择逆流而上、默默奉献,认真细致地做好工作中、生活中的每一件事。他说:“我是党员,也是‘电力铁军’,冲锋在前才是我应该做的,疫情不退,我绝对不退!”
沉浸数据 监测无死角
作为营销部专业室的副主管,潘云主动承担起对重要用户负荷监测这项工作。他说:“在部队里的时候,有什么任务,班长都是第一个冲上前,我作为副主管,在这个特殊时期,就应该多做一点,多承担一些。”
1月21日,他在工作日志上给自己列下计划:每天分4个不同时间段(8点、12点、16点、20点)对用户进行电流、电压、负荷实时监测登记,对负载率在70%-80%的用户重点监测关注,对负载率大于80%的用户及时上报。
“市防疫指挥部的高峰一般出现在早上7:30,各医院的高峰在9:00左右,这些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则出现在11:00。这几个时段都是需要我们特殊关注的。”每天沉浸在这些数据中,说起防疫期间重要用户的负载率分布规律,他连报表都不用看脱口而出。
为了让监测工作更有效率,潘云不断地对监测表格进行完善,最终设计出一套涵盖填写说明、计算公式的《重要用户客户侧保障值班监控数据登记表》。现在这套表格已经在各县公司推广使用,在全公司范围内建立起一套立体的用电监测网络。
从腊月二十七开始,几十天的持续工作,潘云身体有些吃不消,但强烈的责任心让他仍然坚守岗位。潘云说:“因为我对营销各专业都比较熟,监测和处理起问题来更顺畅。我一个人来值班也减少了同事间交叉感染的机率,虽然辛苦但也很充实,只有守在电脑前看着用户负荷,我心里才觉得踏实!”
数据分析 防患于未然
潘云有一个特点,做事不仅仅满足于完成,喜欢“深挖细挖”。在疫情防控期间,他不满足于日常的监测,他又把关注点转移到怎么样把数据用好、 用足,最大地发挥作用上来。
2月18日早8时53分,他通过用电采集系统中监测到随县万和镇中心医院的变压器负载率达到了90%。他连忙又重新计算了一遍,仍然得到同样的结果。事不宜迟,他立刻将情况告知了随县公司营销部。
随后,他调出该医院这一整个月和去年同期的用电情况,发现去年和疫情发生前该医院的负载率一直都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初步估计是因为特殊时期病人的增多和持续的低温造成的暂时超容。
经过现场对变压器及供电线路进行测温、巡查,果然是因为近期降温以及疫情影响,该医院就诊人员增多,取暖设备、医疗器械等大功率用电设备全部运行造成的。医院在供电公司的建议下,合理调整家属楼与办公楼的用电负荷,变压器负载率降下来了。
正是凭着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截至2月22日,他共监控发现定点救治医院超负荷2起,隔离点超负荷6起,协调生产部门增容改造变压器1台,负荷调整7次。
热心快肠 助力齐抗疫
抗疫期间,除了做好单位的工作外,他还做了许多热心助人的事。
疫情刚开始时,潘云就提前网购了500个口罩。后来,口罩成了稀缺的防疫物资,很多同事都没有口罩。他将买来的500个口罩拿到单位,先到95598远程工作站,给当天值班的客户代表送了5个。小姑娘要转钱给他,他连连摇头说:“这是送给你们的,现在口罩不好买,可是你们值班又少不了,我就多买了一些,就当是我送给大家的新年礼物了。”就这样每天早上一来,他就给值班的同事送上口罩,很快每一个同事都收到了他的“新年礼物”。在他心里同事就像战友一样,互相帮助,齐心协力才能打赢胜仗。
除了送口罩外,细心的他每天都会给其他值班同事发信息,嘱咐大家值班的时候记得量体温做好登记,值完班后,用酒精仔细地把每个值班室的门把手擦拭一遍。“只要我们做好自我防护,就像战士武装好自己,就不会给病毒可乘之机。”当大家都很紧张害怕的时候,他总是暖心地给同事们鼓劲。
小区防控措施升级以后,他住的小区业主都在业主群里接龙购菜,潘云就利用工作间隙帮忙登记购物信息,下班后主动去帮忙物业人员将物资配送到每户门口。“我觉得很充实,我是一名党员,正如那句刷屏网络的‘党员先上’,任何时候,任何事情,我都应该主动冲锋在前。”潘云说。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潘云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扎实工作、不畏辛苦、不计回报。在平凡岗位上彰显着“电力铁军”的责任和担当,在抗疫一线,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夏一菲 陈孜孜)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随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
您的浏览器版本太低!
为了更好的浏览体验,建议升级您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