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越是艰险越向前——随州市中心医院战“疫”记
  • 发布时间:2020-03-06 10:15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许静
  • 审核:许静
打印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这是一支冲锋陷阵的英雄群体!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从扩建病区、增加病床,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再到一人一策、精准施治……40多天来,随州市中心医院党委带领全院干部职工,与时间赛跑,同病毒较量,用行动践行初心,用使命诠释担当,冲锋在战疫最前沿,演绎出一曲曲时代的赞歌。 

争相出征 迎接挑战

疫情,猝不及防。病毒,短兵相接。 
  “这是一场硬仗,一场阻击战,全员上阵,全力以赴迎战新冠肺炎疫情。”1月20日,全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会后,随州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张振建第一时间在全院进行了动员和部署,举行了视频誓师大会,取消春节及周末休假,一场与“疫魔”较量的战役就此打响。 
  一声号令,义无反顾。“我是党员,我先上!”关键时刻,医院400多名党员干部没有一个迟疑、退缩,他们挺身而出。“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天职,疫情当前我们责无旁贷!”感染科主任周天彤,30多年从医经历,从去年12月一直迎战“甲流”,他要以昂扬的斗志,无畏的精神,战斗在抗疫最前沿。 
  “我是护士长,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抗击疫情不能没有我……”医务人员不分专业、不论年龄、不论性别,积极报名。“我自愿报名,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短短一天,45个临床科室、1400多名医护人员向院党委递交请战书,请求参战一线。 
  兵贵神速。发热门诊、急诊科、感染科、呼吸内科、EICU等科室人员迅速集结到位,隔离病区实行24小时封闭管理和隔离治疗。 
  深谙风险、逆险而行,是他们共同的选择。封城、封路、交通管制,所有人员克服重重困难,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全院投入到抗疫中的总人数达到3169人,抗疫一线医护人员1100多人,有46对夫妻、13家两代人同时战斗在抗疫最前沿。 

争当先锋 勇挑重担  

宁可床等人,不能人等床。该院党委清醒地认识到:“与时间赛跑,争分夺秒扩建病区增加床位是关键。” 
  恰逢春节,防控措施不断升级,开建隔离病区,人员不足、材料紧缺、运输不畅等诸多施工难题接踵而至。“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完成任务!”张振建向医院职能部门和后勤科室下达了死命令。缺少人手,他和班子成员亲自上阵,带领职能部门干部职工俯下身去,搬运工、清扫员、运输员多个角色交替出现;材料紧缺,基建科、后勤处等保障部门整合各方力量,调动多方资源,日夜赶工,确保隔离病区保质保量完工,并很快投入使用。 
  2月1日,我市新增确诊病例80例;2月2日,新增确诊病例74例;2月3日,新增确诊病例183例……面对不断增长的数字,分管医疗业务的副院长、医疗专家组组长陈绍斌只有一个信念:“提速,提速,再提速!”他连续奋战三个通宵,双眼干涩无法睁开,点完眼药水后,仍坚守在战场上。 
  拆腾房屋、制定方案,现场施工、材料供应;洁净区、半污染区、污染区,一个标准隔离病区两天就建成。隔离病区由以前的1个增加到18个,隔离病区床位由以前的100张增加到1068张。医院12个临床科室,整建制划转为隔离病区;2个留观酒店,设置隔离217个单人单间,为患者救治赢得了时间,提供了充足保障,这些高效攻坚的背后,凝聚全员守护人民健康的责任担当。 
  战疫一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是一座坚强的战斗堡垒,每名党员都是一面精神旗帜。医院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成立了1个战时临时党总支,18个隔离病区临时党支部。在党组织和党员的感召下,156人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18名医护人员火线入党,形成了阻击疫情的强大合力,让鲜红的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 
  争当先锋,就要冲在最前面。“每提前一分钟收治一个发热病人,就减少一个感染的机率。”这是急诊科主任陈波的口头禅,仅1月20日至2月3日,夜间接诊的发热患者就达1200余人。连续超负荷战斗,他三次晕倒在岗位上,稍作休息缓过神后继续战斗在抗疫一线。 
  医学影像科副技师长谢兴佳,主动要求承担为发热病人肺部CT检查的高危任务。操作、阅片、出报告……一天之内检查400多名患者。疲惫不堪的他,靠在椅子上休息了3个小时,又投入到新一天的战斗之中。 
  应收尽收、应检尽检,是防止疫情扩散的关键环节。医学检验科,是进行病毒核酸检测的阵地。副主任技师李玲从早到晚,进行提取病毒核酸的高危操作,三级防护捂得喘不过气,身上的衣服经常被汗水浸湿透,几乎每天加班至凌晨,但她没说过一声苦,没叫过一声累。 
  “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让我们最值得欣慰的是,全院收治的559名其他特殊疾病患者无一例阳性。”3月4日,张振建欣慰地对记者说。据介绍,市中心医院分别设置了透析患者、精神疾病患者和孕产妇等特殊确诊新冠肺炎病室,切实规范特殊人群分诊收治流程,确保405名透析患者、115名精神疾病患者和39名肿瘤患者等特殊人群,在得到及时有效治疗的同时,住院期间没有发生交叉感染。 

争分夺秒 抢治病患

全力救治患者是随州市中心医院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首批新冠肺炎的定点救治医院,和全市唯一一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全市所有的新冠肺炎重症及危重症病例均在该院救治,收治的确诊病例在全市占比达35%,高峰时甚至达到2/3。 
  医院成立专家组,不断完善诊治措施,确诊病例迅速收住感染科病区,疑似病例和普通发热患者均实行单人单间治疗管理。每个隔离病区,医院均安排一名中医医师参与治疗,突出中西医结合,中药使用率达到100%,有效防止了“轻症”转“重症”。  
  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去。2月11日,某乡镇新冠肺炎孕妇待产。这一高风险手术,当地医院无能力手术。产科主任肖凤仪闻讯后,主动挑战,为生命接力。当日下午,产妇经过手术,顺利娩出一男婴。宝宝经过两次核酸检测,结果均呈阴性。 
  一人一策,辨证施治,让重症和危重症患者逐渐好转。ICU和EICU作为救治新冠肺炎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的“最后一道关口”,每时每刻都上演着从死神手中抢夺生命的奇迹。确诊为我市首例新冠肺炎病例的患者小旭,收治医院后,咳嗽加重、胸闷、呼吸困难,出现顽固性低氧血症等危重症临床表现。1月25日凌晨4点,经专家组紧急会诊,立即转入EICU,实行精准治疗,强化患者脏器功能保护,预防并发症发生,加强营养支持以及院感防控。经过医护人员27个昼夜的奋战,小旭终于转危为安。2月16日痊愈出院,成为我市第一例治愈出院的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 
  在救治中积累经验,在战斗中创新战法。2月21日以来,医院重症医学专业人员还及时将康复者恢复期血浆治疗、血浆置换、俯卧位通气等治疗技术用于实战中,全力抢救危重症患者生命,取得了积极成效。 
  携手奋战,共克时艰。江西省援随医疗队的80名医护人员,接管了该院重症医学科一病区;卓尔集团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援助医疗队的72名医护人员,接管了该院感染科一病区。援随专家组每天坚持查房,每两天和市中心医院专家组进行一次病例讨论,对危重病人随时连线远程会诊,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降低了病亡率。 
  “援随专家进入病房后,参加科室一线医师的排班,不分昼夜奋战在救治岗位上。”重症医学科徐化强深有感触地说,“他们用真心、真情和汗水,用精湛的技艺服务随州患者,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战胜病毒,除了过硬的技术,还得有顽强的意志。工会主席郑晓芹勇挑隔离一病区临时党支部书记的重任,亲力亲为,不辞辛苦,长时间坚守一线;妇科护士长程辉,为节约防护服,兵不解甲、马不停蹄,脸部、穿纸尿裤的腿部多处磨破,从无半点怨言;同神经外科护士长李凤一样,5名医护人员,未能见到去世的父(母)亲最后一面,含泪忍着悲痛继续奋战在隔离病区…… 
  数据最有说服力:截至3月4日24时,市中心医院累计排查发热患者2586人,共收治新冠肺炎确诊病例458人、疑似病例228人、重症和危重症病例61人,发热隔离留观925人,治愈出院确诊病例331人。 
  所有的无私大爱,为患者点亮了一盏盏希望之灯,开启了一扇扇回家之门。“经过医生的治疗,我奇迹般地转危为安,并好转痊愈。”患者李某在感谢信中写道,“在这里,我代表我和家人,向你们敬礼!祝愿你们及所有的医护人员健康平安!” 
  在收到感谢信的那一刻,白衣战士们多日的苦和累也释然了,他们惟愿能有更多的病人康复出院,疫情早日结束。这是随州市中心医院全体医护人员的心愿,也是全国人民共同的心愿。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