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内蒙古综合疾控中心4名检测专家,抵达随州疾控中心后,迅速进入紧张的工作状态,与随州市疾控中心同仁一起开展实验室检测,无声的战斗迅速打响。
加班凌晨是常态
“对于我们疾控人而言,深知肩上承担的责任,我们的使命是为科学防控疫情贡献我们的力量。” 内蒙古检测队队长海岩说:“为此,我们必须与时间赛跑,全身心投入到了这场‘战斗’之中 。”
1月31日中午简单地吃罢午饭,他们不顾旅途的劳顿,带着内蒙古援助的N95口罩、防护服、一次性反穿衣等急需医疗防疫物资,马不停蹄地赶到疾控中心实验室,查看现场、了解硬件设施、 熟悉环境,与市疾控中心沟通交换意见形成共识。随后,这4位检验专家按照生物安全三级防护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一头扎进了实验室,和市疾控中心检验科同事们一起开展核酸检测。
“检测样本就是疑似患者的鼻咽拭子和痰液等呼吸道样本。这些可能都是传染源,所以必须要保障生物安全。”主任技师闫真介绍说:“标本有可能是病毒含量极高的传染源,检验人员必须在第一时间对病人的咽拭子标本进行检测。在特定的实验室,穿着厚厚的防护服进行样本处理、检测、分析结果,每份标本需要连续工作4个多小时,这期间,我们一刻也不能放松。”
对于他们来说,每天的工作就是和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样本接触,必须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进行,做好个人防护是保障实验活动安全进行的关键,依次麻利地穿戴上帽子、口罩、防护服、护目镜、靴套、第一层手套、第二层手套……步骤繁琐,整个过程要花10多分钟。由于穿得密不透风,眼罩不一会儿就会起雾,衣服也会湿透。由于样本数量增多,凌晨走出实验室是常事。面对困难,4 名队员全力以赴,没有退缩。
筑起抗疫新堡垒
他们4名队员中有3名党员,全都是80后,其中两名主任技师,两名副主任技师。春节期间,他们全员上阵,一直坚守在一线,全力做好内蒙古自治区此次新型冠状病毒防控工作。1月29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出对口支援湖北的号召后,他们主动报名请战。他们在请战书中写道:“我们都有突发传染病疫情处置工作经历,包括流腮、甲流、H7N9等,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突出的工作业绩。其中闫真还参加过2011年新疆输入性脊髓灰质炎疫情的防控督导。”
疫情防控阻击战全面打响后,他们第一时间来到随州。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检测援助队成立了临时党支部,由卢爱桃担任支部书记。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2月15日,举行支部会,重温了入党誓词。卢爱桃说,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疫情面前,我们选择了“逆行 ”,我们要用实际行动,诠释忠诚与担当,践行初心使命,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做出应有贡献。
期盼抗疫早日成功
经过半个多月的工作,很累很辛苦,但他们从不叫一声苦和累。这期间,单位领导、同事,亲戚、朋友分别以不同的方式问候他们。
每隔两天,南晓伟的家人总会微信留言:“一定要做好自己的防护”“做防护时,宁可多花一点时间”……一声声的嘱咐、叮咛,此时成了最动听的语言。担心她太忙,丈夫时常用文字信息发给她 。有时候回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了。
家里人平安,就是对他们援助工作最大的支持。为此,南晓伟时常给家里的老人传递这次疫情的最新信息,提醒他们尽量不要出门,出门的话要戴口罩,饭前便后要勤洗手……
2月14日,队长海岩的5岁女儿为他手工制作了一个爱心卡片,配音为:“我有一个,美丽的愿望,长大以后能播种太阳……”他说:“这是姑娘给我做的情人节礼物,让我在千里之外,不再孤单。”卢爱桃的两个女儿在家写下了“妈妈加油,我们爱你,我们在家等你。”南晓伟的儿子亲手制作了一张板报,主题为:“妈妈,你是我的榜样!”看着孩子们发自内心的祝福,他们的眼眶湿润了。
“我想吃涮羊肉”、“我想吃家乡的土豆”、“我想吃莜面”、“我想喝家乡的奶茶”,他们说出自己最想念的家乡美食时,互相加油鼓劲:“我们一定要坚守一线,争取早点歼灭疫情,一起回家共享美味!”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随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
您的浏览器版本太低!
为了更好的浏览体验,建议升级您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