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我市创新开展河道采砂治理成效显著
  • 发布时间:2020-11-04 09:00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黄振忠
  • 审核:黄振忠
打印
11月3日,随州华盛产业开发有限公司桥头砂站,挖掘机从河道挖起河砂,经水洗轮清洗、分筛机分筛后,合格的河砂装上货车,满载河砂的货车过磅称重、缴费后,奔赴我市各大重点项目工地,整个流程秩序井然。加工弃料则就地回填,用于修复河床。
  “按照市水利部门的统一规划,许可的范围、深度和数量,分时、分段有序开采河砂,彻底遏制住以前河砂开采非法违规无序现象。”该公司总经理陈公方告诉记者。
  这一切得益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我市水利和湖泊局开展的以河道采砂和水利工程建设领域为重点的水利行业专项整治工作。
  据介绍,我市河砂资源丰富、质量好、易开采,2017年下半年至2018年初,随着城乡建设的快速发展,再加上禁采区和禁采期的限制,市场砂石供不应求,砂石价格暴涨,不法分子铤而走险,偷采盗采砂石现象时有发生。
  为遏制乱象,我市借力扫黑除恶大势,以新颁布实施的《湖北省河道采砂管理条例》为手段,先后出台几个文件,严厉打击非法采砂。自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市水利部门开展行业清源行动,共查扣各类非法采砂船舶(机具)114艘(套),非法运砂车330余辆,取缔非法囤砂点200余处,立案查处非法采(运)砂案件160余起,公安机关办理涉嫌犯罪的非采案件26起,刑事拘留32人,批准逮捕13人,取保候审19人,移送起诉33人。市、县纪委监委针对随县采砂曝光问题对31名党员干部开展追责问责。全市非法采砂蔓延的势头得到遏制,河道采砂混乱的局面得到迅速扭转。
  破而后立。2019年,我市积极改革探索创新管理模式,曾都区率先在全市开展河道砂石资源统一经营试点,组建直属国有企业——曾都区乡村振兴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按照“四统一联”(统一规划、统一开采、统一经营、统一管理、联合执法)的方式,所有采砂场实行“开采与囤积、加工、销售分离”的新生产经营模式,真正达到了现场管理“八有”“三达标”规定要求。“目前,曾都区乡投公司经营的金龙湾砂站、龙头湾砂站、钰山砂站,开采规范、经营良好,已实现销售收入1.1亿元。”曾都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曾都区这一有益探索,被认为是破解我市河道采砂管理难题的治本之策。其他县(市)也先后成立各地的政府平台公司,对辖区内的河砂实行统一经营,河道采砂管理步入良性运行轨道。同时,各地利用铁塔公司信息监控设施对采砂河段、敏感地区进行监控,收到较好管理效果。
  “这一举措消除了黑恶势力滋生的土壤,保障了市场供应,增加了政府收入,改善了生态环境,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市水利和湖泊局分管领导刘公庆说,“国有平台公司统一经营河砂,加强了对砂价的管控,维护了市场砂价的稳定,降低了用砂成本。目前,我市河砂价格已经从高峰期的130元/吨降至80元/吨左右。各国有平台公司依法依规缴纳税费,上交经营收益,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截至目前,全市国有平台公司统一经营河砂已实现销售收入2亿余元。”
  市水利和湖泊局局长丁亚兵表示,下一步,我市还将以“规”开新局,及时修订完善河道采砂规划,规范河道采砂许可,同时通过专班现场驻守、常态化暗访巡查和信息化监管相结合来强化日常监管,规范采砂秩序,并完善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和区域合作联动机制,探索出台《非法采砂举报奖励办法》来动员全市人民参与河道采砂的监管,进一步巩固河道采砂专项整治成果。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