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青铜器制作技艺(青铜编钟制作技艺)上榜。至此,我市国家级非遗项目达到4项(还有炎帝神农传说、随州花鼓戏、炎帝祭典)。
青铜器制作技艺(青铜编钟制作技艺),集工艺、礼制、音乐之大成。匠心独运,2400多年前的金石之声,穿越厚重的历史烟尘,得以余音绕梁。
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
第五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共185项、扩展项目名录共140项,分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美术、传统技艺、民俗等类别。青铜器制作技艺(青铜编钟制作技艺)属传统技艺类。早在2016年,这一技艺已入选省级非遗名录。
青铜器制作技艺(青铜编钟制作技艺)是以铜、锡、铅为材料,通过制模、制范、结壳、浇铸、修整、校音等数十道工序,制成两件以上的铜钟,编组悬挂可用于演奏。“合瓦型”设计、“失蜡法”铸造和“一钟双音”校音,是该技艺的核心技术。
随州地处鄂北“随枣走廊”,是商周时期铜料运输的交通要道,文献中称“金道锡行”。富集的铜料资源,促使随州地区青铜编钟制作技艺的产生与发展,诞生了灿烂的青铜文明。1978年出土于随州的曾侯乙编钟,是我国迄今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其造型和工艺代表着中国古代青铜器制造的巅峰水平,堪称精美绝伦。
然而史料记载,随着铁器时代的到来,青铜时代在秦汉之际慢慢谢幕。巧夺天工的青铜铸造工艺技术也逐渐走向衰落。如今,这一传统技艺得以在随州再现并传承。
市文旅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青铜器制作技艺(青铜编钟制作技艺)遵循古法,涉及材料学、冶金学、物理学、力学、声学等多学科,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同时实现了金属造型艺术和音乐表现艺术的完美结合,具有独到的艺术价值。
一辈子,一件事
编钟,为古乐器“八音”之首。曾侯乙编钟比欧洲十二平均律钢琴早2000多年,改写了世界音乐史,随州也被誉为“中国编钟之乡”。穿越历史烟尘而来,如此造型精美、装饰精妙、音律精准的曾侯乙编钟应该被更多人看到、听到。
为此,随州匠人项绍清开始了30多年的摸索。
已过花甲之年的项绍清,1984年进入随州博物馆从事文博工作,1992年开始研究、复仿制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及青铜礼乐器。最初主要复仿制工艺编钟,不具备演奏功能。后通过长期观摩出土编钟、请教音乐专家,科学打磨调整钟壁厚薄实现对音律的安排,终于在1990年初把成套的编钟按古代音律排列校音,使每个编钟的“正鼓”和“侧鼓”位置均能敲击出两个不同的乐音,成功仿制出首套演奏类编钟。
这套编钟跨6个八度,可任意旋宫转调,演奏古今中外各类名曲。在地下沉睡2000年的“曾侯乙编钟”,终于再现“一钟双音”的美妙,奏响了它天籁般的黄钟大吕。
2010年,项绍清成立随州市曾侯乙编钟编磬文化有限公司,将这一文化遗产发扬光大,做大编钟复仿制生产、校音这一产业。如今,他是这项国家级非遗项目的传承人,是国家工信部认定的编钟乐器行业标准制定专家,是“荆楚工匠”。
30多年来,从意气青春到霜丝侵鬓,他和徒弟们制作的曾侯乙编钟复仿制品不计其数。一辈子做好一件事,项绍清用匠心再现编钟大音。
“中国编钟之乡”的传承
辛丑年寻根节期间,在市博物馆编钟演奏厅,《东方红》《楚殇》等编钟乐舞令来随寻根谒祖的海内外炎黄子孙倍感中华传统文化的醇厚旷远,更看到了中国编钟之乡随州的传承担当。
春秋战国时期,编钟属宗庙之器,一般用于贵族举行祭祀、宴飨、征伐及丧葬等重大礼仪活动。集工艺、礼制、音乐之大成,编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
从市文旅局获悉,目前全市从事青铜器制作技艺(青铜编钟制作技艺)的传承人约百名,年生产大、中、小型演奏类、工艺类青铜编钟产品3000套,产品销售以国内为主,也远销美国、德国、法国、印度、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或陈列于博物馆、孔子学院、宗祠庙宇、酒店会所等公共服务区,或被音乐厅、教育机构、文化旅游景区等单位用于演奏和教学,供热爱传统文化的公众参观、欣赏和互动。
在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上海的主会场活动——“百年百艺·薪火相传”中国传统工艺邀请展上,湖北选送了26件非遗精品力作参展,来自随州的青铜编钟复制件吸睛无数,出席活动的文旅部领导兴致勃勃地敲响了青铜编钟。
随州匠人复仿制的编钟是文化交流、艺术鉴赏、展览演出、音乐教学、馈赠嘉宾的重要礼乐产品,提升了随州城市知名度,促进了随州文旅产业发展,更弘扬了中国礼乐文化,打开了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新篇章。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随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
您的浏览器版本太低!
为了更好的浏览体验,建议升级您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