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强实力城市提品质 ——我市全力建设“汉襄肱骨、神韵随州”
  • 发布时间:2021-06-05 11:45
  • 信息来源:
  • 编辑:黄振忠
  • 审核:杨文明
打印
神农故里起宏图,编钟之乡奏新曲。
  站在“十四五”发展的大门口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二十青春的新随州,如何因应新形势、立足新阶段、站在新起点、实现新发展?
  市委四届七次全会结合全省区域发展布局和市情实际,提出建设“汉襄肱骨、神韵随州”的目标定位,为随州“十四五”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
   夯实产业支撑增强发展硬实力
  产业兴则随州兴,产业强则随州强。
  市委四届七次全会提出立足特色、放大优势,奋力建设全国具有引领力的专汽之都、具有影响力的现代农港、具有吸引力的谒祖圣地、具有竞争力的风机名城,打造全省特色增长极。
  目前,我市制定出台了专汽、香菇、文旅、风机产业专项发展规划,明确具体措施,深化细化实化产业布局,推动特色优势产业突破发展、做大做强。2019年,我市专汽全产业链产值600亿元,预计到2025年实现总产值过1000亿元,将随州建成亚洲知名的专用汽车制造中心、中国最大的专用汽车研发创新中心和生产基地。此外,以四大特色支柱产业为引领,耦合带动特种装备、能源化工、文化印刷出版发行等产业发展壮大,形成多点支撑的产业格局。
  增强投资和项目支撑。1至4月份,我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51.9%,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57.8%,金龙新材料投资3亿元的军民两用应急救援产品、泰晶科技投资4.8亿元的微型晶体谐振器产业化项目等有序推进。积极推进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队外出考察招商,并多次安排部署招商引资工作。投资近50亿元的随州电厂项目成为建市以来投资最大的单体项目。1至4月份,全市新签约项目89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1个,合同金额308.2亿元,全市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28个。
    提升城市品质,增强城市承载力  城市是区域发展的核心支撑。
  为提升城市品质,增强承载力,提升市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市委、市政府实施神韵随州补短板品质提升三年行动,推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加快建设“神韵随州”。
  碧水漾随城,鲜花迎盛会。寻根节前夕,随城白云湖水环境园林景观提升项目建成开园,一湖两岸“城市客厅”面貌焕然一新,品质提档升级,“滨湖八景”引得市民纷纷打卡、点赞。
  白云湖水环境提升工程是神韵随州补短板品质提升三年行动的重要工程之一。围绕神韵随州城市品质提升行动,今年随州中心城区共谋划实施120项重点工程项目,既塑造城市之形,彰显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城市特色,也涵养城市之韵,传承历史味,在城市建设中厚植和彰显随州炎帝、编钟等文化元素,做到“依山傍水”“显山露水”和“智慧神韵”。我市还坚持以文塑城、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倡导争做“文明有礼随州人”,提升市民文明素养,铸就城市之神。
  当前,以举办寻根节为契机,我市大力绿化、美化、亮化城市,推进老城区更新改造,维修基础设施、改造老旧小区、刷新城市道路等。实施新区品质提升,建设随州市中医院新院、编钟学校、编钟大道延长线等一批补短板重点工程,大大提升城市承载力。
   坚持创新驱动,增强发展新动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因地制宜出台《随州市支持新一轮技术改造的实施意见》等支持政策,形成推动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大力实施炎帝人才支持计划,推进人才梯度建设;建设随智产业发展研究院,创新人才引进、流动、考核等机制,为人才在随落地提供全方位优质保障;以优化营商环境60条为抓手,开展“清、减、降”专项行动,以制度创新助力构建科技创新蓬勃发展的生态。
  我市把混改嫁接作为最有效的招商模式,以中车城市交通重组厦工楚胜、新兴铸管重组全力机械等典型案例为示范,支持本地企业与央企国企、上市公司混改嫁接,借助龙头企业资本、技术、人才等优势实现“撑杆跳”;把技改提能作为最现实的生产力,抢抓全省“技改提能、制造焕新”三年行动机遇,鼓励企业实施“机器换人、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把主体培植作为最持久的竞争力,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工程,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12家。
  做强共性技术平台,高水平建设湖北省专汽研究院、应急产业技术研究院、香菇研究院等,围绕产业共性技术需求开展基础和应用研究;大力支持3家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服务企业,解决技术难题80多个,引导研发投入5000多万元,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6亿元以上。
  奋斗成就伟业,实干谱写新篇。让我们心正崇实,主动作为、奋发有为、担当善为,坚定不移发展实体经济,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不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奋力打造“汉襄肱骨、神韵随州”,为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作出随州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