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谈“两香” 让“随州香稻”香飘万家
  • 发布时间:2020-01-09 11:05
  • 信息来源:
  • 编辑:许静
  • 审核:李发兵
打印

  随州是炎帝神农“植五谷、尝百草”的地方,有得天独厚的气象条件、优良的生态、洁净的水源和良好的种植习惯,自古以来就是稻米主产区。2016年,“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受邀来随州指导香稻生产,助推随州优质稻米产业发展。2019年9月,袁隆平还欣然为“随州香稻”题词。2019年,“随州香稻”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然而有一个很尴尬的现象:身在粮食主产区,随州市民却很少吃到随州本地产的香米。刚刚结束的市“两会”上,有代表委员就袒露了这样一个心愿,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地产优质大米能占领市民餐桌,“随州香稻”真的能香飘万家。

       市人大代表姚行权:规范市场 抱团发展

  “好品牌需要大家共同来维护。”市人大代表、湖北省天星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姚行权建议,制定行业规范和品牌使用规范,设立准入门槛,签订诚信协议,共同把“随州香稻”品牌推出去。

  目前,“随州香稻”已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品牌是好品牌,品质要跟上去。”姚行权建议,要用优良的品质来维护“随州香稻”的良好形象,政府要加强政策引导,鼓励种植优良品种,生产出优质产品,叫响“随州香稻”品牌。

  “要规范市场,特级米才能用‘随州香稻’品牌,要经常检测,保证品质。”他建议,“随州香稻”要有明确的产品定位,选几个优质品种,采取订单式生产销售,从选种、种植、收购、加工、销售,全产业链打造。“可选几个重点企业先重点推广,再全面推开。”他说。

  姚行权说,随州是产粮大市,粮食品质也不错,希望政府加强引导,牵头多做广告宣传,把“随州香稻”推销出去。

  “企业不能单打独斗,要一条心,抱团发展。”姚行权呼吁,各企业要保证产品品质,共同把“随州香稻”品牌打造好。

       市政协委员吴正江:加强引导 引进良种

  “‘随州香稻’已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这个商标是一个公共品牌,打造好了,可以做到几百个亿的市值,带动随州市稻米产业整体提升。”市政协委员、市公共检验检测中心主任吴正江提出。

  他介绍,由于随州的优质稻品种多而杂、销售方面各自为政互相杀价、品牌建设欠缺等原因,导致随州人不喜欢吃随州大米,随州商家不喜欢卖随州大米。吴正江建议有关部门和协会加强引导,从品种抓起,因为品种是香稻的内在核心,要科学有序引进优良品种;进一步加强品牌建设,把种子企业、加工企业、种植大户组织起来,提升产业链水平,让三方都得到实惠;加强本地产品营销,大力支持本地企业走出去,扩大知名度,让“随州香稻”香飘万家。

      市政协委员胡建鄂:加强品牌建设 做好行业监管

  “要围绕品质农业建设,加强‘随州香稻’品牌建设,建议出台相应政策,扶大扶强,着重培植几家香稻龙头企业,同时加大香稻品牌宣传力度,做好行业监管,让‘随州香稻’香飘万家。”市政协委员、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胡建鄂提出。

  胡建鄂表示,随州的稻米产业是一大优势,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本次“随州香稻”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让大家信心倍增。下一步应该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扩大优质稻的种植面积,力争突破35万亩;实行“双订单”模式,保证产品品质;培植和壮大优质稻加工企业,扩大随州香稻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市人大代表庹大鹏:推进深加工 提高附加值

  市人大代表、随县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庹大鹏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突出打造“两香一油”(香菇、香稻和油茶)品牌,做大做强香稻产业,打造区域公共品牌,让“随州香稻”走向全国,这个目标振奋人心。

  据他分析,随州并不是没有高品质大米,相反随州香米的口感和品质都很好,但眼前我市大米生产行业缺少有市场号召力的品牌,这需要政府大力引导,推动企业主体间整合品牌,加大宣传力度,在本地终端和电商平台销售上双向发力,同时要大力推进粮食深加工,丰富产品品类,提高大米生产附加值。

       市人大代表余华:申请绿色认证 擦亮香稻品牌

  “陈巷镇是一个农业大镇,水稻种植面积近5万亩,素有‘广水粮仓’之称。香稻种植在这里推广得很顺利,下一步将申请绿色无公害有机食品认证。”市人大代表、广水市陈巷镇镇长余华说。

  余华说,2018年在陈巷镇的轭头村、水寨村、李岗村合计种植5000多亩,依托本地加工企业开展订单农业,稻谷还未收割就被抢购一空。如此火热的市场更增强了农户和合作社的种植信心。该镇将继续完善农业水利设施,扩大种植面积,建设完整的产业链;申请绿色无公害有机食品认证,擦亮随州优质稻米品牌,提升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