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内”“外”兼修 还复生机 ——来自随城3公里西护城河改造工程的报道
  • 发布时间:2020-06-09 09:18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涂小丽
  • 审核:系统管理员
打印
3公里西护城河改造,总投资6800多万元,随州首个水环境整治EPC工程子项目之一。
  6月4日,从市建投公司获悉,历时近18个月抢时赶工,“内”“外”兼修的西护城河改造工程正在进行两岸绿化和路灯安装收尾施工,预计月底全部完工。届时,随州琵琶古城西边的绕城之池,将是夹岸翠绿,坡上花开,四季有景,河面清水缓缓流,还复生机自成景。
  韧劲克难“内”治淤堵
  西护城河是我市“琵琶”古城的重要边界。2006年后,我市对西护城河进行了改造,疏浚河道,埋设污水管网,硬化河床,砌筑河堤,栽植景观树,曾是黑臭水体治理的典范。可时间一长,河床底部沉降塌陷,致使原有的污水干管接口脱落,造成管网淤堵,排污不畅,污水外渗至挡土墙或河床。夏季用水高峰期污水排放量大时,河边隐隐出现臭味。
  2017年,市建投公司启动了西护城河分级蓄水改造,在齐星桥至舜井大道段打造示范工程,赢得了群众的高度认可。2018年底,该公司以示范段为参照,启动西护城河改造,通过重建污水管网、生态护岸处理、栏杆和桥梁外立面翻新、沿河两岸植绿装路灯,打造生态景观河道。
  项目总承包单位中建三局技术员陈中情介绍,西护城河改造最核心的是对河床底下的污水主管网全部换新。“同时按‘分段截污、堰式回流、沿河绿化’的水环境改造理念,在沿岸新建截污支管与主管连通,新建或疏通主管井、截流井、跌水井,确保排污顺畅,一河清水。”
  西护城河自花溪河铁树闸至齐星桥,全长3062米,沿线居民众多。污水管网改造施工,但同时收集全线污水的功能一刻也停不了。因此,全线污水干网换新,是工程重点,也是施工的难点。
  陈中情介绍,对此难题,工程采用分段围堵施工,并在施工段河床内建起1米多高的临时污水导流渠,用强力污水泵将污水从施工段的一端抽到另一端,再连接汇入至尚未动工的原污水干网,确保施工的同时不影响沿线居民正常生活。
  去年底,西护城河改造的重难点——管网工程全线完工。
  行至西护城河边,硬化后的河床上清水依旧,但在肉眼不可见的河床底下,施工工人们却是以逐段围堵施工的韧劲和智慧,将直接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的污水管网全线换新。
   应民之声“外”显景美
  “城池”一词自古有之,挖地成河,出土筑墙,城垣与护城河相伴而生。随着历史车轮前进,护城河防卫野兽、抵御外敌等功能退出,但护城河区域却是沿岸居民悠闲信步之地,并彰显着城市的历史与文化。  
  西护城河改造是随州首个水环境治理EPC项目——府河流域随州段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三期工程的子项目,集设计、采购、施工于一体。除了恢复良好的排污功能至水清,西护城河改造也注重回应市民关切,将这一河道变得更美,以提升老城区居民生活品质,重塑城市记忆。
  市建投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西护城河改造分三段对沿线长1900多米的挡土墙进行了改造,统一改成生态砖墙;两岸全线补栽4米多高的大叶女贞景观树,新建景观路灯。同时,或拆旧新建,或抛光打磨喷漆,对全线两岸栏杆和16座大小桥梁外立面进行翻新包装,并在西护城河起始处新建一座铁树闸桥。
  6月4日,自铁树闸桥沿西护城河一路向南,两岸的生态砖挡土墙格外醒目。生态砖挡土墙青砖间距统一,两两之间的土块处整齐种着一排排云南黄馨、麦冬、菖蒲、美人蕉,自成一景。河两岸5月初补栽的大叶女贞景观树已长出串串新叶,新装的古铜色编钟造型路灯间隔矗立,河岸栏杆和河上桥梁焕然一新。
  西护城河已是防洪排涝、休闲观光、人水和谐的生态景观河流。
  “以前我就喜欢在河边走走,现在变得更漂亮了,我们这一片的人都高兴啊!”居住在双龙寺社区神农公园住宅楼的老住户陶红娟说。
  西护城河改造总监理工程师郑欢介绍,当前西护城河沿线绿化和路灯正在进行最后的收尾工作,6月底将全部完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