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加强基层社会治理 筑牢扫黑除恶基层防线
  • 发布时间:2020-11-09 08:51
  • 信息来源:
  • 编辑:黄振忠
  • 审核:李发兵
打印
积极开展法治宣传、提供法律咨询、参与社区矛盾纠纷调解……日前,在随州高新区熊家社区,市委政法委党员干部常态化下沉该社区,充分发挥政法专业优势,为社区群众送去了“普法大餐”。
  这是我市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建立健全源头治理的防范整治机制的一个缩影。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我市下大力气抓好基层社会治理,强化源头整治,坚持边打边治边建,从根本上遏制黑恶势力滋生,筑牢基层防线,彻底肃清基层组织中的歪风邪气。
  夯实基层基础是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的治本之策。我市层层压实扫黑除恶的政治责任,将基层党组织作为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载体,进一步深化“访民情、议民事、解民难”活动和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工作,在民情走访和下沉社区过程中重点开展法治宣传、收集群众反映的涉黑涉恶问题线索,建立健全扫黑除恶线索排查机制,对黑恶苗头及早发现、及时处理,确保线索发现精准、问题解决及时。同时,还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纳入支部主题党日的主题,营造扫黑除恶的强大舆论氛围,并抓好基层党组织的教育培训。
  优化平安建设大环境。借鉴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深化“逢四说事”工作,实行“逢事说事、遇事解事”,有效解决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具体问题。今年以来,市、县、镇、村四级“逢四说事”室共受理各类群众诉求8015件,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1.4%,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化解在基层”的目标。持续开展“十大平安创建”活动,推出平安志愿者巡逻队、“一村一辅警”、“三调联动”等品牌,曾都区组建社区辅警队40支、农村中心村辅警巡防队80支,大力开展巡逻防范和源头管控工作。做实平安建设联系点工作,平安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全面联系基层乡镇,常态化调研推动平安创建、法治建设、扫黑除恶、城乡社区治理、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一张平安大网全面铺开。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落实村(社区)“两委”成员县级联审机制。多部门联动建立村(社区)“两委”干部候选人资格联审机制,凡是新调整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和“两委”班子成员,对其候选人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进行严格任职资格联审,坚决把政治上不强不硬、有涉黑涉恶污点的人挡在村(社区)“两委”门外。2018年以来,共将162名违纪违法、道德品行差、涉黑涉恶人员排除在村(社区)“两委”候选人之外。持续开展村集体“三资”专项清理。稳步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合同清理,抓好集体“三资”监管代理工作,做好年度集体资产清查和账务处理。针对少数地方清产核资工作质量不高的问题,继续组织开展“回头看”,全面梳理验收中发现的问题,列出清单,对照整改,逐一销号。推动有集体统一经营资产的村(组),特别是城中村、城郊村、经济发达村建立健全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代表村(组)集体依法有效行使集体资产所有权。对前期涉黑涉恶问题线索办理情况进行“回头看”,特别是对非法侵占村集体资源问题,逐一进行排查清理,共规范清理了3134个农村租赁发包合同,实现集体“三资”保值增值,坚决防止涉黑涉恶势力非法侵占、侵吞集体“三资”。
  深入推动“一案一整治”活动。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尤其是对城乡结合部、集贸市场、资源富集村、村改社区等黑恶势力容易染指的地方,持续加大整顿转化力度,推动基层党组织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严防黑恶势力向基层组织渗透。对排查出来的涉黑涉恶基层党组织,全部纳入软弱涣散对象,按照“一案一整治”同步抓好源头清淤和整顿提升。如广水市广水街道办事处土门村原主任连光辉恶势力犯罪集团案,该市采取精准有效的整顿措施,使村“两委”干部战斗力大大增强,政治生态明显改善,人居环境不断提升,实现了由后进到先进的重大转变。截至目前,全市3个黑恶势力干扰渗透的基层党组织有2个重新整建到位、1个撤销,负面影响基本消除。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