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评论
推动乡风文明 构建和美乡村
  • 发布时间:2024-12-07 08:45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管理员
  • 审核:陈刚
打印

黄秋实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是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举措,对于加强和改进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
  笔者对随县新街镇乡风文明建设进行了摸底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新街镇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如何牢牢占领广大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动员和激励农村群众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建设中?新街镇提出“四镇战略”,争创乡村治理强镇,以乡风文明“1234+”工程为抓手推进全镇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234+”概括来讲一句话:一约、二会、三评、四队+自选项目。
  一是“一约”,即修订村规民约,规范公序良俗。新街镇倡导立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紧围绕乡风文明、环境治理、经济发展、传统文化、社会治理等方面对村规民约进行修订细化,最终形成通俗易懂、群众认可的村规民约,既做到方便村民记忆,又起到立规明矩的约束作用。
  村规民约的制定,采用村民主体参与制定并完善村规民约的办法,村“两委”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入户走访等形式,收集意见建议,把村民集中反映、普遍认可的提议纳入村规民约。鼓励老百姓制定家风家训,比如新街镇墩子湾村李明海家庭,“勤俭持家,忠孝诚雅”的家风在家庭里赓续绵延,写就了中国军人的铮铮铁骨,一代农人艰苦朴素的华丽篇章。
  二是“二会”,即成立两个组织,创新自治方式。紧紧围绕村级民主建设,提升村民自治水平,成立红白理事会和环境卫生监督理事会。
  红白理事会在村党支部、村委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实行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方式,由村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引导群众移风易俗,耐心做好群众的思想疏导工作。向村民宣传好人好事、新办简办的典型,制止封建迷信活动,协助事主操办红白事,主动做好服务,为群众排忧解难。
  充分发挥村环境卫生监督理事会的作用,可以形成长期有效的环境卫生监管机制。理事会负责统筹管理全村环境卫生以及与上级有关部门沟通协调。比如新街镇凤凰寨村,发挥村环境卫生监督理事会的作用,按照“改善群众生活条件为底线、整治村庄环境为重点、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的思路,净化了人居环境,使原本“垃圾靠风刮、院外脏乱差”的村庄旧貌得到了根本性改善。通过发挥村环境卫生监督理事会的作用,村民们逐渐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整治,进一步提升了健康理念、卫生理念,摒弃了一些生活陋习。
  三是“三评”,即开展三类评选,弘扬社会正气。新街镇积极开展“最美人物”“十星级文明户”“新乡贤”三类先进典型评选。
  开展“最美人物”评选,通过身边先进典型人物的引领,促进村民自治、法治、德治的有效实施和文明乡风的形成,在全村营造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良好氛围。
  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选,选树爱党爱国星、遵纪守法星、勤劳致富星、道德风尚星、科教文化星、敬老爱幼星、家庭和睦星、团结互助星、诚实守信星、环境卫生星。
  开展“新乡贤”评选,选树优秀干部、实用人才带头人、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在外经商、办企业、从政的成功人士及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动员、鼓励、吸引他们回乡投资、参与公共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参与乡村治理公益事业,积极为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四是“四队”,即成立四支队伍,共倡文明乡风。
  组建文艺宣传队,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文体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代表村集体参加上级文化部门举办的赛事和活动,为推动和弘扬本村文化事业作贡献。
  组建文明宣讲队,依托镇级新时代红色故事宣讲志愿服务队,大力宣传党和国家政策、法律法规、文明家风。宣讲形式不拘一格、灵活多样,从百姓视角,用百姓语言,把党的方针政策传递下来,把群众中的先进典型挖掘出来,真正使文明宣讲活动“接地气、有底气”。
  组建致富示范队,发挥致富“领头雁”作用,选树致富带头人,为村级集体发展建言献策,向群众传授致富信息和技能。
  组建矛盾调解队,与镇司法所等部门紧密结合,调解基层纠纷,协助党委政府化解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宣传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教育公民遵纪守法。
  新街镇推行乡风文明“1234+”工程以来,16个村(居)乡风文明建设大有改善,镇级两个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影响力逐渐增强,涌现出一批如2023年“荆楚最美家庭”称号的抗战老兵李明海家庭、2023年随州楷模·最美退役军人魏婧、随县2023年度最美新乡贤王军等为代表的典型楷模。
   当前农村乡风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
  新街镇农村乡风文明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探索出部分成功经验,但调查发现,仍然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对乡风文明建设认识不到位。当前,一些镇村干部对乡风文明建设的长期性、重要性以及丰富的内涵认识不足,容易忽视乡风文明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措施和力度缺乏。一些集体经济相对薄弱的村,无法为公共文体设施建设提供足够的资金。目前,合力建设乡风文明的工作机制尚未形成,仅靠少数部门,推动起来比较困难。
  农村社会风气缺乏强有力的正确引导。社会转型期和新旧思想观念的冲突导致人际关系变得冷漠,邻里和亲朋之间的矛盾纠纷增多。农村文化生活单调,一些人选择打牌作为主要的娱乐方式。
  农民的道德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农村人口结构目前已发生较大变化,乡村空心化严重,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在乡村的多为老人与儿童,致使青壮年教育主体大量流失,不仅使生态道德治理力量薄弱,而且参与到生态道德教育和管理中的人员也出现文化知识水平偏低、年龄结构老化的现象。
   推进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
  把培育新农民作为乡风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结合实际,考虑农村实际和农民的接受能力,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扎实开展农业科技知识、实用技术和创业技能培训,大力培养农村科技骨干和实用人才,引导农民群众树立科学观念,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把倡导新风尚作为乡风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通过典型引领带动,引导村民树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推进文明习惯养成,营造健康、积极、和谐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氛围。
  把营造新环境作为乡风文明建设的基础工作。把农村环境管理的基础建起来,做到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完备,数量符合要求,布局科学,确保生活垃圾得到及时收集、转运和处理。发挥村环境卫生监督理事会的作用,发挥村民自己的力量、智慧切实解决垃圾乱倒、粪便乱堆、禽畜乱跑、柴草乱放、污水乱泼等不文明现象。
  把发展新文化作为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用好农村电影、农家书屋等文化民生项目,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较好的公共文化服务。通过培育一批文艺骨干,带动引领群众开展民俗节庆文艺演出、体育健身等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加强扶持民间草根文化人才,大力挖掘、培养扎根基层的乡土文化能人、民间文化传承人,打造一批有特色、深受群众欢迎的文艺品牌。
  (作者系随县新街镇党委宣传委员)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