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评论
建设文化强市 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 发布时间:2024-08-17 13:07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管理员
  • 审核:李发兵
打印

苏良雄

“我们现在进入了走向世界经济强国这个阶段,中国经济逐渐从外循环变成内循环为主,是我们国家核心利益所在、战略利益所在,是强国之路的必然选择。”7月25日,在随州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扩大)会上,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学术顾问、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作了题为《双循环新格局和新质生产力》的报告,这是报告中让笔者感触最深的一句话。

笔者认为,“强国之路”除了政治强、军事强、经济强、科技强,还必然包括文化强。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文化强国”战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党的二十大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把“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健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体制机制,推动文化繁荣,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列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七个聚焦”,并对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作出专门部署。

近年来,从淄博的“烧烤淄味”、天水的“热辣滚烫”,到贵州的“村超村BA”、哈尔滨的“冰雪奇缘”……一波接一波的城市文旅热,充分显示人们越来越热衷国内旅游。仅是2024年上半年,国内出游人次就达到27.25亿,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2.73万亿元,旅游内循环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潮。

更长时期内的典籍热、文创热、古镇热、汉服热、国潮热、节气热、茶饮热、书法热……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开启“破圈之旅”,尤其在年轻人中刮起流行风潮,也说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迈向世界强国序列之际,文化消费的内循环先声夺人,展现出强劲的消费魅力和经济活力。

随州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不仅同时拥有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神农、“世界第八大奇迹”曾侯乙编钟两大世界级的文化IP,还有蔚为壮观的曾随古国文物考古、灿若星河的历史文化名人、别具风情的地方特色民俗,更有“曾随文化是楚文化的‘老师’”学界赞誉,是当之无愧的文物大市、文化大市、文明大市。

双循环新格局中,如何发挥随州独特的文化优势呢?

“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论断的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诞生,都意味着随州这样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文化发展契机。在这样的大势下,随州聚焦文化强市建设,加快推进擂鼓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草甸子历史文化街区等项目,加大随州文化和旅游融合,打造更多有文化吸引力、市场号召力的口碑景区,更高质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积极融入内循环的具体举措、生动实践。

随州出土的曾侯乙编钟享誉世界,举办的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是全球炎黄子孙寻根问祖的盛会,在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促进中外文明互鉴,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上有独特优势,让随州具备吸引海外华人和国际游客到访的文化“基因”,这正是随州在文化发展优势领域参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发展新格局的特殊使命和重要担当。

文化强市的“强”,既体现在文化特色强,还体现在转化发展强、经济赋能强。随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城市发展转型,也需要从文化产业、文旅融合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其他城市一般是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了再着力考虑文化建设,但随州的文化建设承担着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

对随州而言,发展文化也是发展经济。要像过去发展经济一样,举全市之力发展文化,打造三大支柱产业之一的文旅产业,深度融入到双循环新格局中。这是随州建设文化强市的应有之义、需答之题、必由之路。

黄奇帆讲到,新质生产力由三个“新”构成:新制造、新服务、新业态。笔者认为,这三个“新”在随州的文化强市建设中,也有很重要的现实基础。

随州是重要考古城市,在考古发掘与整理、文物保存与修复、历史研究与展示中,就需要以新的发现、新的技术、新的工具取得新的成绩成果。比如擂鼓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成功入选国家文化传承发展“专精特新”工程项目,获批2.3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正是在文化领域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具体体现。再比如随州博物馆申报的馆藏可移动文物数字化保护项目,将对馆藏2万余件珍贵文物开展智能测绘,构建全省第一个地市级博物馆文物数据中心,借助光、电、声、影设备和多媒体技术,开发形式新颖的文物展览互动展示项目。

文化建设的“新服务”,主要体现在数字赋能、智慧文旅等方面。正在编制的《随州文化强市建设规划纲要》中,“大力塑造文旅产业发展新格局”部分专门列出“发展文旅领域新质生产力”内容,提出将加快文化产业数字化布局,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机制,运用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科技成果,推进网络视听、移动多媒体、数字出版、动漫游戏、创意设计、无介质全息、AR、AI、裸眼3D和巨幕电影等数字创意新兴产业和智慧文旅新服务。

“新业态”在文旅融合中就体现得更丰富了。随州要大力推动乡村旅游、古镇旅游、工业旅游、民宿经济全产业链,发展房车游、亲子游、研学游、美食游等消费新业态,实施流量扶持计划、主理人计划,利用周末经济和假日经济,探索“文艺+商圈+夜经济+文旅”新路径,从“吃住行游购娱”向文化创意、个性服务、沉浸式互动式体验式拓展,促成文旅新业态在随州有序落地,次第生根。

当我们带着黄奇帆讲座的精彩思想细品随州历史文化,展望文化强市建设时,会在感悟人类社会发展曲折路径的同时,生出强烈的文明呼应之感、文化回响之慨。双循环和新质生产力正在把国家带入世界强国序列,也必将把随州发展带到一个新的高度。

(作者为湖北知名青年策划人、策想院院长、曾随文化专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