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评论
炎帝文化蕴涵中华文明突出特性 ——炎帝文化与中华文明系列谈之一
  • 发布时间:2024-05-21 09:25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黄振忠
  • 审核:黄振忠
打印

神农风
  

中华文明如大河奔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千年一脉,其源头是炎黄文化。
  我们都是炎黄子孙,炎黄二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在华夏历史的黎明时期,炎帝神农带领先民开创农耕、发明医药、首倡交易……八大功绩开启了华夏农耕文明,推动了人类从游牧到定居、从渔猎到农耕的历史转变,为中华文明做出了引领性、独创性的贡献,形成了炎帝神农氏这样符号化的人物以及炎帝文化的内核精神。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马平安教授认为,开创华夏农业,陶铸民族精神,是炎帝神农对中华文明最伟大的贡献。农耕文化是炎帝文化的核心,这种农耕经济的生产方式,奠定了中国几千年以农立国、以农为本的中华文明中的农耕文化的基础。炎帝文化的精神特质是开拓、进取、创新和奉献,是心系天下、为民谋利、为政以德、慈爱载物等。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文明具有五个突出特性,即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
  炎帝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它奠定了中华上古文明史的基础,也预示和决定了中华文化未来发展、变化与走向的基因和特点。炎帝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
  炎帝文化具有突出的连续性。自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中华文明的发展从未中断。《周易·系辞下》中说:“包牺氏(伏羲氏)没,神农氏作。……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结合考古成果表明,神农氏时代上承伏羲氏时代,下启轩辕氏时代,神农氏在承接有巢氏构木为室、燧人氏钻木取火、伏羲氏教民渔猎的基础上开创农耕,实现定居,形成炎帝文化。后“神农氏世衰”,进入黄帝轩辕时代。炎帝文化的成就为轩辕氏时代中华民族大统一的政治新格局及初次飞跃式的大发展,奠定了重要物质和文化基础。由炎帝神农氏肇端的代表着长江流域远古文明状态的农耕文化结构和代表着黄河流域远古文明状态的黄帝文化结构一起,基本上奠定了中华内陆文化发展的大致走向,华夏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诸多特征,均可以从炎帝及黄帝文化中寻绎出生长的基因,代代相传、一脉相承。
  炎帝文化具有突出的创新性。创新和发展是炎帝文化的重要特征。炎帝文化的创新成就主要表现在炎帝神农开创农耕文明的八大功绩:始作耒耜,教民耕种;遍尝百草,发明医药;治麻为布,制作衣裳;日中为市,首倡交易;削桐为琴,练丝为弦;弦木为弧,剡木为矢;作陶为器,冶制斤斧;台榭而居,安居乐业。正是这种开创性的贡献,使人类社会的发展出现了质的飞跃。世代炎黄子孙传承炎帝神农的创新基因,创造了令人瞩目的中华文明,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推动当今中国走向现代化和伟大复兴。
  炎帝文化具有突出的统一性。据《淮南子》记载,在炎帝神农氏的治下,疆域统一,社会和谐,经济发展,刑措不用,人民安居乐业,天下莫不听从。神农氏时代末期,伴随内战不断与部族分裂而来的是“神农氏世衰”。于是,炎帝与黄帝结盟,联合在涿鹿打败蚩尤,继而征伐不服从的部落。在炎黄联盟的推动下,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发展阶段——黄帝时代,由此开创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大融合、大统一、大发展的历史新时代。
  炎帝文化具有突出的包容性。炎帝文化主张兼容并包、交流互鉴。炎帝文化是在对燧人氏、伏羲氏文化继承发展的基础上生成的。在对上古社会的历史探讨中,先秦诸子均将神农氏时代作为国家治理的典范。炎帝文化中天下为公、为民谋利、为政以德等理念,对中国传统国家的形成以及政治制度、文化建设等都有重要影响。炎帝文化具有广泛的包容性、号召力和影响力,世界各地的华人都认同自己是炎黄子孙,每年组团到随州参加寻根节,拜谒炎帝始祖,增强血脉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炎帝文化具有突出的和平性。《庄子》认为神农氏时代是一个天人合一的社会,人与动物和谐共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战争。氏族首领为大众服务,氏族成员和谐共处,简单而质朴。漫长的神农氏时代基本保持着和平、稳定、繁荣的特征。而到神农氏时代末期,天下大乱,社会失序。为了还人民以安定,炎黄合作结束战乱,共同开创了中华民族政治文明新时代。纵观中国历史,和平、统一始终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今天,我们中国共产党人传承和平基因,致力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炎帝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是中华文化的母胎,中国精神的源泉,是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生动体现,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源头活水。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大力传承和弘扬炎帝文化,通过举办寻根节、炎帝文化访谈、建好炎帝故里景区推进文旅融合等,推动炎帝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此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认同,培育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强大动力。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