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潭中心学校探索“教育的诗化
  • 发布时间:2012-07-12 09:48
  • 信息来源:
  • 编辑:苏杰
  • 审核:黄振忠
打印
  晨起励志,课前自律,睡前暮省……随县环潭中心学校的师生们,同写诗同诵诗,以琅琅上口、简炼生动的诗歌形式,探索着“诗化的教育”,诠释着“新教育”的内涵,蔚然成风。  

  “四通八达”的诗歌 
  “从昨天开始/我们不断被关心被鼓励/说我们最棒/从今天开始/老师让我们自立/我们做到了/我们最棒/老师让我们早起/我们做到了/我们最棒/老师让我们自主学习/我们做到了/我们最棒/我们,向往着未来/我们,不畏艰难/我们,积极向上/我们,朝气蓬勃/我们最棒/我们,向往明天/我们立下誓言/从现在开始/向着美好明天/前进!前进!/我们最棒!” 
  这是该校七(1)班学生万泳辰创作的诗歌《我们最棒》,该诗不仅在该班的励志诗歌创作选评中脱颖而出,书写在黑板报上,而且,作为该班本周的主题励志诗,全班同学本周的每一天都会齐声朗诵。 
  而在该校八(4)班,学生们早自习一走进教室,就会朗诵起老师写作的励志诗歌:“阳光露出笑颜迎接我们/八(4)班学子奉命出征/迎接挑战,勤奋先行/只要爱拼,一定会赢……” 
  诗声琅琅,群情激昂,一首首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诗歌,使学生们以饱满的热情迎接新的一天,新的一节课。 
  诗歌“四通八达”地走进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而且超越学科界限,成为各学科课堂上课前的“兴奋剂”:“走进数学课堂/步入智慧的殿堂/数学完善我的人格/课堂锤炼我的思想……” 

  诗歌与师生的“缘分” 
  该校七(1)班班主任老师徐正芝说起了该班与诗歌的“缘分”。在该校建设书香校园、打造高效课堂的过程中,学校鼓励创新教育方式,徐正芝自己写作了一首诗《我最棒》,让学生朗诵,以激励学生,出乎意料的,学生们对老师创作的诗歌反应空前热烈,远远超过了以前的激励方式。与老师一般的讲道理比,诗歌更精炼生动,琅琅上口,易于记忆,且由单向说教变为双向互动,并能够反复朗诵,对学生的激励作用更大;与课前齐声唱歌比,老师创作的诗歌,自然更贴近学生。 
  徐正芝因势利导,干脆让学生们自己创作励志诗歌,进行评比,评选出的佳作,将成为“班歌”,刊登在黑板报上,同学们每天齐声朗诵。学生们参与的热情空前高涨,很快,万泳辰、邵灿灵等同学的诗歌胜选,将轮流在每周被同学们齐声朗诵。 
  一首诗歌,让全班的同学朗诵得热血澎湃。而七(1)班的“诗风”,也迅速吹向其他的班级。 

  “诗化的教育”润物无声 
  “在新教育实验的过程中,我们感到,在教育中运用诗歌这种形式,更能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该校常务副校长彭伟说,诗歌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特别是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创作诗歌,题材来源于学习和生活,就更容易与学生们的思想实际产生共鸣,形成更大更好的影响。 
  八(4)班班主任老师张祖瑞说,同学们在励志诗朗诵中开始一天的学习,精神状态更好。同时,结合星级学生的评选,班风学风有了很大的改变,学生们比学习比文明比进步的劲头儿十足。 
  学生们在小组学习、比学赶帮的过程中,也自觉地运用起诗歌这一形式。七(1)班学生张炎取得了较大进步,同学们立即为他写下一首诗:/曾几何时,你自卑/而今,温暖的春光照耀着你/你欣喜的发现/原来世界是美丽的/老师的表扬,同学的鼓励/使你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我用掌声向你诉说:/这个美丽的春天是属于你的/你就是春天里最亮丽的风景! 
  写诗者欣喜,诵诗者激昂,听诗者感动……该校师生泉涌而出的诗情,正凝聚着同学情、师生情,如春风细雨般滋润着师生们的心田。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