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当前位置: 首页>随州发布
事关长假!国家疾控局最新发布
  • 发布时间:2023-09-25 16:40
  • 信息来源:湖北发布、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
  • 编辑:陈刚
  • 审核:陈刚
打印

要放假啦!是不是很期待

2023年中秋、国庆长假

将从9月29日(周五)开始放假

到10月6日(周五)结束

共8天



但需要注意的是

10月7日(周六)10月8日(周日)

要上班!

别忘了定好闹钟


9月22日

国家疾控局发布

《关于做好2023年中秋国庆假期前后

新冠病毒感染及其他重点传染病

防控工作的通知》


目前新冠及其他传染病疫情

形势总体平稳

在落实好各项传染病

防控措施的前提下

预计假期全国传染病疫情形势

将继续保持总体平稳
国家疾控局表示,今年中秋国庆假期较长、公众出行意愿较强,人员跨区域流动、出入境人数和聚集性活动将会明显增加,一定程度上可能增加新冠病毒感染、登革热等传染病疫情传播风险。

今年2月以来我国新冠疫情呈低水平、波浪式流行态势,目前新冠及其他传染病疫情形势总体平稳,但部分省份登革热处于高发季节,个别南方省份流感疫情呈上升趋势。

由于中秋国庆假期人员跨区域流动、出入境人数和聚集性活动将会明显增加,新冠等呼吸道传染病传播风险升高,登革热、疟疾等蚊媒传染病输入扩散风险增大,感染性腹泻等肠道传染病发生风险增加。在落实好各项传染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预计假期全国传染病疫情形势将继续保持总体平稳。

通知要求,各地假期前要强化疫情形势风险研判,及时消除风险隐患。假期期间要加强疫情监测预警,实时发布疫情信息和健康风险提示。假期结束后要及时研判疫情发展趋势,做好重点机构疫情监测,严防疫情反弹。

登革热在东南亚流行

引起的发烧一般是“高烧”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通过媒介伊蚊叮咬传播,是全球传播最广泛的蚊媒传染病之一。


目前,登革热疫区主要分布在全球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其中东南亚、西太平洋地区和美洲的流行最为严重。


在我国主要流行于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台湾及浙江等南方地区。登革热的流行季节主要在5-11月


登革热引起的发烧一般是“高烧”,体温常常能达到39℃,甚至40℃。此外还常伴有骨头痛、头痛、肌肉痛,以及皮疹、出血点,有的患者还可能有拉肚子、肚子痛等消化道症状。


发热、咳嗽建议暂缓出行

外出做好防蚊虫叮咬

假期出行前,公众要密切关注目的地传染病疫情形势及相关部门发布的健康风险提示,及时了解相关传染病防控知识,合理安排行程。

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建议暂缓出行;

旅途中,在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客运场站及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科学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

假期出行期间注意饮食饮水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外出时做好防蚊虫叮咬措施,前往鼠疫、流行性出血热等疾病自然疫源地时不接触疫源动物及产品,有可疑猴痘接触史的人员做好自我健康监测;

返程后,做好自我健康监测,若身体出现异常症状及时就诊,主动告知医生外出史。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