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当前位置: 首页>部门动态
与文明同行 为城市亮色 ——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助力创文创卫工作纪实
  • 发布时间:2022-10-27 08:53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涂小丽
  • 审核:黄振忠
打印

自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以来,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坚持把“双创”工作作为保护生态、保障发展、服务民生的重中之重,迅速进行动员部署,结合部门职能和工作实际,动员党员干部下沉基层一线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双创”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以“双创”工作引领自然资源事业不断实现新跨越。
  统筹规划 提升治理水平
  城市建设,规划先行。城市蝶变离不开规划统筹、统筹规划发挥的作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加强规划引领和空间要素保障,科学规划助推城市精细化管理,切实促进公共服务朝着更高水平发展。
  科学规划助推城市精细化管理。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坚持规划引领,将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理念贯穿规划编制全程,为统筹解决随州城市治理难题,系统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全新的思路,更加精准有效地助推城市精细化管理。科学划定城市开发边界,合理安排各类用地,防止“摊大饼”式扩张,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落实健康安全理念,构筑15分钟社区生活圈,满足人民生活便利、安全、休闲多元需求,加密公园、绿道,预留充足的通风廊道和开敞空间,以生活圈统筹社区级防疫设施,构建安全、友好的“防疫健康圈”。
  构建安全可靠的健康支撑系统。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要求纳入规划,提出构建安全可靠的健康支撑系统。提出随州中心城区、广水市、随县组建服务自身的医疗急救系统和主要交通干线急救网络。独立设置随州市级急救中心,曾都区、随县、广水市建设急救医疗指挥分中心,全市二级以上医院建立院前急救站点,建立功能完善的全市统一的“120”调度指挥系统。重点改善随县、广水市等相对薄弱区域医疗机构基础设施条件,加强县域医共体建设,加强基层传染病救治能力建设,县级医院要设置相对隔离的传染病区,全面推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村卫生室形成合理布局、分工明确、功能互补,融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于一体的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打造健全公共服务设施。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高度重视城市公共配套设施的规划审批,严格按国家相关规范,做好申报项目配建服务设施指标审核把关。在新审批的居住规划项目中,充分考虑健身活动设施的配置,新建小区都设置了室外健身活动场地等设施,坚持共享发展理念,使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为促进中心城区农贸市场标准化发展,完善公益性农贸市场布局,依据总体规划,结合卫生城市创建要求,先后依申请审批了烈山市场、涢水市场、蒋家岗市场、东兴市场等农贸市场的建设规划,有力地推动了农贸市场的提档升级,让农贸市场实现了“美丽”转型,让群众到市场买菜更舒心、更安心、更放心。在农贸市场、社区菜市场的规划审批中充分考虑创建卫生城市要求,加强对市场卫生、安全等方面的规划要求,打造方便快捷生活圈。
  逐“绿”前行 厚植美丽底色
  绿色是城市应有的底色,绿色发展才是正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大力开展国土绿化工作,努力增加森林资源,积极打造生态宜居城市。
  义务植树,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既是物质文明建设,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将组织专业队伍植树和发动全民参与植树结合起来,把义务植树活动同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结合起来,把国土绿化同城乡绿美、人民绿富结合起来,让随州山更绿、天更蓝、水更清、景更美。截至9月底,全市已完成义务植树419.3万株,完成营造林5.11万亩,占年度计划5.11万亩的100%。
  科学创建,推进生态绿城建设。根据省绿化委员会关于创建省级森林城市的要求,主动与省关注森林活动执委会对接,并督促随县和广水市人民政府分别向省关注森林活动执委会提交了关于创建湖北省森林城市备案的申请,得到省关注森林活动执委会充分肯定。目前随县和广水市正在加紧编制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并按要求进行前期宣传发动。以森林城市为依托,统筹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积极创建森林城镇、绿色示范乡村,打造了一批绿化精品和亮点。2022年拟创建省级森林城镇1个、森林乡村6个。随州先后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荣誉称号,创建国家森林乡村19个、省级森林城镇11个、省级绿色乡村257个、省级森林乡村6个。
  治山理水,筑牢鄂北生态屏障。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将坚持系统性思维,提升生态系统质量,探索“两山”转化路径,打造新发展格局先行区“随州样板”。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科学划定“三条控制线”,在保证粮食安全和保护生态的基础上,留足发展空间。编制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全面开展历史遗留矿山综合治理,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修复,多方发力、综合施策、系统修复。保护好、建设好、利用好绿水青山,构筑鄂北生态屏障,探索“林长+”协作模式在“治山理水”中的作用,提高保护能力和管理水平。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探索大洪山“生态+旅游”“生态+康养”发展路径,依托山水生态资源提升“碳汇”能力,努力寻求碳交易。
  强化管理 守护公卫安全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把做好卫生健康工作作为“双创”工作重要一环,加强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宣传,切实做好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守护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
  严格城区陆生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管理。加强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宣传,以“世界野生动植物日”活动为契机,在《随州日报》刊登野生动植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图片,向陆生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场所发放有关保护野生动物的宣传资料,普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物种的科学知识和保护法律法规,强化驯养繁殖工作人员野生动物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和公共卫生安全责任意识,着力营造全民关心、全民关注、全民爱护野生动物的良好氛围。严格陆生野生动物行政许可,按照“县直报省、省直达县”的要求,严格陆生野生动物人工繁殖许可。强化陆生野生动物繁殖场所监管,督促各县市区林业主管部门不定期对辖区内人工繁育陆生野生动物场所进行实地检查,确保监管全覆盖、无死角。随州市建成区和城乡结合部现有2家人工繁育野生动物企业均办理了合法手续。
  保障食用林产品安全。管行业必须管安全,食品安全是“国之大者”,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制定了《随州市2022年食用林产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等文件,下发各地贯彻落实,并多次检查督办。在万达广场、大润发广场组织了食用林产品安全宣传活动。定制标语、展板、发放宣传画册,大大提高了市民识别林产品种类的能力和注重林产品安全的意识。对随县、曾都区区域内油茶、银杏种植地土壤、产品,委托具有国家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常规监测,并定期抽检,确保林产品安全。
  齐心协力 助力“双创”工作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幸福工程,是做好城市工作的一道必答题。自“双创”工作开展以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高度重视、周密部署,牢固树立“创建为民、创建靠民、创建惠民”理念,落实落细各项措施,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工作。
  扎实开展“党旗领航文明共创”活动。强化共建机制,完善与天后宫社区党委的联席会议机制,定期和不定期召开社区“大党委”联席会议。完善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组织体系,工作队长吸收为天后宫社区党委成员,工作队员列席联席会议。做好平战转换,平时开展共联共建,战时在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密切配合、协同作战。推动社区红色物业拓面提质,协助完成天后宫小区“红色驿站”建设,启动福利院小区“红色物业”建设。
  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积极参与“周五环境治理活动”,以下沉社区实施“双报到”为载体,组织系统干部职工到天后宫社区开展清理垃圾死角、乱堆乱放杂物、枯枝杂草、楼栋“牛皮癣”小广告等为主的“四清”活动,助力社区环境治理,携手共建美丽家园。坚决筑牢疫情防线,积极协助社区一线开展核酸检测、卡口值守劝导等疫情防控工作。
  助力老旧小区改造。天后宫社区老旧小区改造、天后宫巷改造中,坚持“沉”在一线,发挥专长,用心用情编制老旧小区及道路改造专项规划。在改造施工中,对照施工进度,密切与社区两委会及施工单位联系,监督施工质量,确保改造效果。深入挖掘天后宫历史文化,群策群力,打造成富有“城市味道、文化味道、生态味道、智慧味道”的小区。积极与市科技局联系,将智慧物业、智慧养老、智能充电、智能宣传设施建设等融入老旧改造规划设计中,并协调解决智慧门禁、智慧充电设备。合理规划“红色驿站”布局,帮助社区清理小区公共服务用房,推进房屋改造装修,协调解决社区“红色驿站”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协助编制随州文化地图。文化是城市之魂。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配合省地图院搜集、提供随州文化地图所需的资料素材,助力随州城市文化地图编制。4月,全国首套省级文化地图出版,其中,随州文化地图极大展示了随州深厚的文化底蕴,反映了随州区域的古代历史、生态文化、编钟之乡、红色文化、西周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美食文化和古代名人发展状况、构成和分布,反映随州区域公众文化水平状况和文化事业发展水平。文化地图更好地满足了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方便群众按图索骥,前往随州文化景点探访体验。
  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继续压紧压实责任,加大工作力度,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对标对表“双创”标准,精准施策,为我市“双创”工作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