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发布解读->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规划信息->十四五规划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 随州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来源:      时间: 2023-07-06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随州高新区、大洪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市政府各部门:

《随州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2022729

随州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


一、发展目标

十四五时期,全市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支撑和引领作用显著提高。基本建立适应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体系,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创新主体充满活力,若干重点产业在全省具有竞争力,人才、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流动更加顺畅,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创新生态环境持续优化。至2025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年均增速达到7%以上,力争达到9%,科技创新平台量质双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建研发机构比例达到50%,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累计新增100家以上,高新技术及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规模不断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9%以上,科技成果加速转化,转化应用科技成果100项,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12亿元。科技投入规模稳步增长,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2.5%

二、实施创新主体培育工程,建设企业创新主战场

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为重点,充分发挥企业在创新投入、研发组织、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构建完善主体多元、开放协同的科研力量布局和研发创新机制。

(一)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着力打造领军型科技企业,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着力培育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深度融入省内外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鼓励企业进行技术、管理、商业模式创新,加快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升级,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质量,实现全面提质增效,加快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实施孵化载体提质增效行动,全面落实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孵化载体税收优惠政策。建立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库,完善利用创新券、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精心培育一批成长性好、产业链延伸性好的创新型、细分行业的隐形冠军企业等,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发挥创新资源、市场渠道、供应链等优势,通过建设专业化众创空间等方式,带动产业上下游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二)强化高新技术企业培育

根据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类型,优化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服务,实行认定申报常态化,促进企业申报便利化,推动认定工作一体化,采取精准培育与跟踪服务。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行动,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做大科技型企业底盘,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依靠技术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形成发现一批、服务一批、推出一批、认定一批的培育链条。加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宣传力度,推进降税减负政策落实。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监测评估,引导、支持企业开展持续创新活动,全面落实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支持并推动高新技术企业牵头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做大做优做强,力争十四五末,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累计新增100家以上。

(三)强化科研平台载体功能

引导企业独立或联合高校院所筹建各类研发平台,进一步加快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围绕区域性、行业性重大技术需求,积极培育发展产业创新联合体、产业技术研究院、专业型研究所(公司)、企校联合创新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重点聚焦科学研究与技术培养,形成创新引领、科技企业孵化育成、高端人才集聚和培养,形成创新引领、集约高效、协同发展的研发和服务网络。明确新型科研机构身份、性质、功能和机制,构建与传统科研机构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发展格局。以提高行业共性技术研发能力为目标,按照政府引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原则,强化科研机构行业共性技术研发与服务功能,加快推进传统科研机构体制机制改革,引导县市区对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设进行定向培育,以企业为主体重点新组建一批企校联合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企业技术创新平台,争取50%以上的规上工业企业建成研发机构,有效解决规上工业企业建设研发平台的人才、技术瓶颈问题,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根据各类创新平台运营机制,推进创新平台高标准建设和差异化、精细化管理,加快构建结构合理、分类科学、运转高效的绩效评价体系,定期开展创新平台绩效考核和动态管理,不断提升创新平台运营质效。

(四)强化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整合利用省内外科技成果转化资源,构建完善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服务体系,加大技术交易市场人才培育,激发技术交易活力,深化完善市校合作机制,积极引导科技成果在随州落地转化。着力完善技术交易服务体系,发挥技术交易平台服务功能,加快构建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分中心、高校院所技术转移机构、市场化科技中介等覆盖全市的技术交易网络。紧密省市县连接,参与省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着力提升科技成果、产业服务、科技金融、市场应用等公共科技服务能力;推进产业技术研究院技术转移平台建设,鼓励湖北省专用汽车研究院、湖北省应急产业技术研究院发挥中试基地、技术转移中介职能,开展技术转移服务,将高校院所科研成果引进随州落地转化;支持社会化、市场化科技服务机构发展,壮大科技成果转化专业人才队伍,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服务支撑。逐步形成功能完善、运行规范、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技术交易服务体系。持续深化校企对接,常态化组织联百校、转千果、企业高校双向走进等对接活动,支持各类高校科研院所专家教授、各类科技人才到随州攻关技术难题和开展技术合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及技术转移过程中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充分保障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合法权益,积极探索应用后补助等方式支持成果转化。

三、实施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工程,打造特色产业增长极

按照全市构建特色引领、梯次发展的“2236”产业集群总体发展部署,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大力加强产业创新主体培育,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形成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为打造全省特色产业增长极提供坚实科技支撑。

(一)优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科创高地

坚持集聚优势、突出特色、以特取胜,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命健康、节能环保等产业技术,努力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培育形成产业技术创新优势,助推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1.新一代信息技术。紧抓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机遇,强化科技招商,引进和培育产业链上下游关联和配套企业,大力发展面向5G通讯的微声学电子元器件、高性能、超高频石英晶体器件、RFID标签、大规模集成电路多层高密度线路板、天线模组、锂离子电池(电芯)等产品研发,提高整机产品配套能力,扩大移动智能终端制造和分销规模。加快大功率LED光源商用车应用、硅衬底材料、电子特气等关键技术研究,着力开发室内外照明灯、汽车LED照明灯、背光源、LED显示屏、集成电路高纯气体等应用产品。

2.智能制造技术。加快推进高档数控装备、激光加工装备、工业机器人、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等先进制造装备的研发,大力发展高速、高精密、高效、高复合性能、高可靠性的数控机床,推进激光切割、激光焊接、激光精密微细加工、智能焊接(喷涂、搬运)机器人等应用领域的系列设备研制与开发。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运用工业云及工业大数据开展新一代智能控制系统、3D打印技术、精密成型及加工技术、多轴联动加工技术、高端金属模具铸锻技术等关键技术研发,着力提高我市装备设计、制造和集成能力。

3.新材料技术。加强金属材料、纤维材料、高分子材料、战略性电子材料等新材料技术研究与开发,推动超强合金材料、碳纤维及聚合物高分子材料应用,实现产品功能迭代升级。助力金龙集团等龙头企业积极参与军民融合项目,发展野外训练及抢险救灾篷布产品,实现与国防需求的无缝对接,加快防护服隔离面料、熔喷布、TPU负压氧舱等研发成果产业化进程,填补应急产业链相关空白。

4.新能源技术。加快风电、光电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发展。鼓励晶星科技等开展高纯电子级和太阳能级多晶硅提纯技术,适度配套发展硅片和太阳能电池及其组件等,加强对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加强大规模储能设备建设与应用,提高新能源就地消纳和并网外送能力。加快完善光伏产业链。支持晶星科技建设大功率光伏组件生产线、光伏电站等,加强对光伏玻璃、背板、胶膜、电池组件及辅材研发生产等光伏发电关键部件产业招引。利用我市光伏、风能发电优势,大力培育发展氢能产业,围绕制氢、加氢站、氢燃料电池汽车整车制造及氢燃料核心零部件等加快布局完善氢能产业链,构建氢能产业新生态,开启氢能经济新时代。抢抓锂电池技术产业发展机遇,加快培育锂电池配套产业,重点推进锂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有机溶剂、隔膜、导电剂、电芯、铜箔等关键配套材料项目建设,支持犇星新材料电解液原材料六氟磷酸锂项目尽快落地转化投产,招引深圳斯洛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来随投资建设,加快布局构建和延伸锂电池产业链条,力争形成集上中下游于一体、各环节相互配合、契合度较高的完整产业链条,促进新能源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整体竞争力提升。

5.生命健康技术。加快卫生医疗健康科技发展,针对人口老龄化、各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上升问题,着力提高疾病预防、中医中药及基础医学等方面的科技水平,集中突破区域流行疾病防治关键技术,重点提升疑难杂症临床诊疗技术。加快医疗行业科技成果转化,加强重大疫情、灾害快速救治技术,老年病防治及老年健康保健技术,中医诊疗技术的研究与推广,不断提高疾病防治水平和全民健康水平;壮大传统中医药产业,通过健民叶开泰、广仁药业等领军企业的号召力和发展资源,吸引更多契合度高、匹配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打造全领域、高集聚、综合性的生物医药集群,带动产业整体发展。创新中成药生产工艺,推广高效环保的粉碎、炮制、提取、分离、纯化、制剂等中药生产关键技术。加速特色创新中药研发,实现重大疾病防治药物原始创新。发展优势中药产业,带动产业集群化整体发展,进一步推动中药产品标准化发展。重点做好健民叶开泰智能制造改造扩能项目,按照标准化、规模化的思路加快中药材GAP基地建设,进一步丰富中医药产品结构;发展生物医用材料和医疗器械为代表的高端产品制造产业,以湖北双星为龙头,加快组织器官修复和替代材料及植介入医疗器械产品创新和产业化。

6.节能环保技术。强化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以建设两型社会为目标,推进产学研用合作,加强水污染控制与治理、大气污染治理、土壤污染治理、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生态修复、生物安全、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的技术引进与研发应用;加强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城镇垃圾及污水处理等环境问题关键技术的引进、示范和推广。重点支持工业废水综合处理技术,工农业生产废弃物综合利用及高附加值产品制造技术,城市垃圾处置装备制造技术,城市污水污泥处理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推广运用汽车机械、医药化工、冶金建材等行业的节能环保技术和农村生产生活新能源技术,全面加强低碳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

(二)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抓住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机遇,以创新为动力,以互联网+相关技术为手段,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现代化转型升级,提高传统产业发展质量效益。

1.专用汽车

1)专用汽车整车

推动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深化恒天新楚风与清华工研院战略合作,加快氢燃料电池汽车整车布局与制造。利用随州专汽特色产业及集群优势,重点打造基于物联网氢能源自动清扫车等应用场景,加快如市政环卫车、冷链运输车、高压氢气运输车、厢式物流车、客车等氢燃料电池专用车型商业化量产应用。突破整车智能管理控制、轻量化等共性技术,推动电动化与网联化、智能化技术并行融合发展,持续提升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能力。加快专汽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专用汽车ECUCAN、车联网、移动终端、传感器及执行控制单位的利用水平,推进轻量化、智能化整体设计技术,发展车辆制造及上装零部件的标准化、模块化设计,提升危化品车辆的主被动安全性能,发展铝合金材料的生产工艺。聚焦应急和旅游装备产业,以应急专用汽车产业园为依托,开发功能更强、性能更优的灾害和应急救援、旅游消费类专用汽车,如压缩空气泡沫消防车、医疗救护车、防疫消毒车、危化品救援车、抢险救援车、通信应急保障车、大吨位清障车、越野房车、皮卡房车、营地(拖挂)房车等。

2)专用汽车底盘

依托东风随专、程力集团、齐星集团等底盘生产企业,重点发展应急救援、医疗救护、工程施工、环卫车辆、电力维护专用底盘。加快新能源汽车专用底盘开发进程,探索智能化线控底盘,实现底盘轻量化,探索专用汽车底盘网络化技术应用。推动底盘企业与专用车和零部件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开发特种汽车专用底盘,确立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底盘优势。

3)专用汽车零部件

一是发展通用关键零部件。重点支持齐星集团、东风车轮、华龙车灯等汽车零部件企业,拓展研发燃油供给系统、车身内饰系统、电器照明系统、电子控制系统和信息系统等汽车零部件技术,提高车桥、汽车铸件、变速箱壳体、液压件、油箱、油泵、汽车覆盖件等通用汽车零部件的市场占有率。积极推进氢燃料电池汽车核心零部件发展。在何店高质量发展示范区重点构建氢燃料电池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链,在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电堆、空压机、DC-DC变换器、气瓶、整车控制器制造等氢燃料电池汽车核心零部件领域加快布局引进和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到2025年,随州市汽车零部件批量进入国内知名大型商用车的配套体系,力争融入跨国公司全球采购体系,实现专用汽车整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领域的拓展和产业链条的延伸。二是完善上装功能。大力引进光电类传感器、电控系统、电液系统、变量液压泵、电磁控制阀、液压控制阀、液压元件、静液传动系统等专用汽车上装关键零部件生产技术。支持江南专汽、重汽华威等特色企业开发消防、油罐、智能吊臂、联合疏通管等特种专用车上装配套设备,个性化配置相关设备器械,延伸增值服务,让随州特种专用汽车神形兼备、功能齐全。

2.风机装备产业。重点开展风机变频调速技术、引风机轴瓦磨损及叶轮修复技术、电磁悬浮轴承技术等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加强三元流风机叶轮技术、施压技术、PID控制技术等在风机制造中的研究与应用,提高蒸汽压缩机、大功率空压机等高端产品市场占有率。发挥广水中国风机名城品牌优势,依托三峰透平、双剑风机等龙头企业,推动风机制造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引进电机、风阀等上下游企业,壮大风机产业集群,完善研发、检测、信息三大平台,建设高端风机制造基地。

3.化工产业。加大技术创新,拓展精细化工领域,重点开发高性能、专用性强、绿色环保的精细化工产品,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催化材料、特种涂料、新型建筑材料和特种化工材料等精细化工材料研发。推进农药等传统精细化工产业进行节能降耗和绿色生产技术改造,实现物料循环利用和清洁化生产。促进中盐湖北红四方、源丰化工等龙头企业,对合成氨、尿素装置进行技术改造,提高尿素生产技术水平。鼓励茂盛生物、中植同惠改进传统生产工艺,提升装备水平,开发中(微)量元素肥料、缓控释肥、生物有机化肥、按配方施肥要求的掺混肥、专用肥料等高端化肥品种。

(三)加快农业产业链科技创新,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以随州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加快农业产业链科技创新,聚焦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业良种培育、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等关键环节,开展重大科技创新与联合攻关,着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供给质量,推动特色农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为推进现代农港和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农业科技引擎。

1.农产品精深加工。大力发展食用菌、粮油、畜禽、果蔬、茶药等多种特色农产品加工,加快提升特色农业竞争力。围绕科技创新研发、企业现代管理、技术模式推广等培养一批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和科技创新带头人。立足全市农产品加工产能优势,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与高校院所合作设立优质研发机构,推动农产品生产向精深加工发展。重点围绕食用菌、粮油、畜禽、果蔬、茶药五大产业链加快科技创新,开展食用菌产业链精深加工技术研发,粮油产业链加工减损节能降耗技术及副产物综合利用提取技术,米面制品食品产业化保鲜关键技术,食用油高效低耗加工技术,畜禽产业链开发冰鲜肉保鲜、预制肉制品冷冻保护、熟食加工配套设施、集成密闭连续生产线加工技术,果蔬产业链冷链保鲜储运技术,茶药产业链精深加工技术改造升级,研发集成优质农产品及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装备。

2.加快农业良种引进培育。加强全市农业生物育种创新和推广应用体系的建设,根据农业产业发展需求,在食用菌、粮食、油料、畜禽、水果、水产等特色优势领域加快选育优质专用品种,提升安全、优质、高效复合种养技术和设施水平。加强食用菌、香稻、油茶等重点优势领域新品种引育和示范,提升优质标准化生产技术研发能力,巩固特色农业产业的省内优势。

3.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出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创新,利用农业新技术手段,加强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运全程质量控制技术和风险监测预警技术创新,开展农产品加工自动化控制、农产品储藏环境远程监控、鲜活农产品冷链运输控制等信息技术引进与研发。建立完善食用菌、水稻、畜禽、水产等优势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规范,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提供科技支撑。

4.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制度,鼓励特派员到基层创新创业,助力乡村振兴和科技扶贫。加强星创天地等申报及建设管理。推进信息技术与现代农业发展融合,加快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创新,加强农业信息技术、便携终端和智能装备的研发与应用。推进县域创新驱动发展工作,支持曾都区推进省级创新型县(市、区)创建工作。

(四)加快高技术服务发展,推进现代服务业提速升级

围绕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科技服务、工业设计、定制化服务、供应链管理、数字生活等领域开展集成技术攻关,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5G等技术,立足我市专汽、地铁装备、电子信息、文化印刷包装、食用菌、纺织服装等特色产业优势,着力提升柔性生产、远程服务、教育培训、创意设计、检验检测、生态环保、现代物流、文化科技融合等关键技术,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相融相生、协同发展。

四、实施人才队伍引育工程,提升创新人才软实力

紧紧围绕地方发展和人才发展两个需求,深化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才理念,为各类人才引育用留提供保姆式服务,汇聚人才智力,为推动随州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一)持续深化市校科技合作

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打造汉襄肱骨、神韵随州的部署要求,在巩固现有高校工作站的基础上,持续深化市校合作。落实市政府与各高校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各项约定,常态化组织进高校和邀请高校专家来随参加对接活动,协助做好校企项目对接与合作。进一步拓展市校合作的范围和深度,充分发挥湖北省科教优势,引导高校人才、技术、资本、信息等创新要素等向随州集聚。组织省内外高校与高新区、开发区等园区结对合作,推动高校联园区、院系进企业、创业到社区,推动园区积极承接和转化高校科技成果。创新校企、校研等合作机制,大力拓宽合作领域,不断提升合作层次与水平,努力实现双赢、多赢。积极推动高校科研创新平台向随州延伸,加快推进创新资源开放共享,增强高校科教资源利用率。

(二)灵活引聚急需紧缺人才

优化炎帝人才支持计划,完善有利于柔性引才和智力成果转化政策、措施。瞄准国内人才市场,围绕专用汽车、农产品加工、风机制造等特色优势产业,实施企业科技副总、科技专员、科技特派员、博士服务团等柔性引才项目,推动更多用人单位设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聚才平台,吸引高校专家常态化来随对接合作。充分利用我省国际科技合作资源平台,瞄准国际人才市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结合湖北自贸区建设,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和引进急需的海外人才、智力牵线搭桥。

(三)完善创新人才服务体系

进一步加大人才工作投入,更大力度支持人才创新创业,鼓励人才向艰苦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促进人才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积极推动人力资源、科技金融、管理咨询、知识产权保护交易等人才服务业发展。加大政府购买人才公共服务力度,推动人才服务机构与大型国企、行业名企、外企集团对接新技术新服务。鼓励和引导人才创新创业,完善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等创新创业载体孵化服务功能,落实支持创新创业税收优惠政策,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良好氛围。健全人才服务体系和协调机制,明确服务内容和办理程序,为人才提供职称申报、医疗、落户、社会保险、居留和出入境、住房、子女就读、配偶就业等配套服务。

五、实施科技体制改革工程,增强机制保障新动能

围绕创新主体培育,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健全完善创新驱动发展体制机制,进一步给科技创新放权、松绑、减负、清障。

(一)深化科技计划体制改革

改进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进一步破除对科研人员的束缚,加快完善科研项目管理评价、收益分配等制度,减少科技计划项目各类检查、评估,实行科研项目经费概算管理,改革财务验收和技术验收方式。取消科技项目年度检查和中期评估,实行年度进展报告备案、重大及重点项目抽查的制度。精简科研项目管理程序,把科研人员从各种报表、报销等繁文缛节中解脱出来,减轻科研人员研发负担。建立重结果、重绩效的评价体系和科研容错免责机制,让科研人员潜心开展科学研究。

(二)深化人才管理体制改革

多种模式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全面落实湖北省关于科技成果转化分配激励、股权奖励、科研评价等政策举措,形成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和模式。落实湖北省关于建立健全成果转化处置和收益分配政策,探索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的机制改革。贯彻落实《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等文件精神,承接好高校院所科研人员在我市离岗创业,保障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确权、奖励、分配、评估等政策及时落实落地。创新实施企业家培育、名师名医名家计划、农村实用人才双创双带示范基地建设等特色育才工程,统筹推进本地重点人才队伍建设,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造就一批主导产业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三)深化科研诚信和科研伦理体制改革

完善科研诚信承诺和报告制度,积极参与全省科研诚信信息系统建设,在科技计划项目、创新平台建设、科技奖励评选、科技人才工程等工作中,实施科研诚信承诺制度和审核制度。加强科研诚信建设部门联动和信息共享,建立覆盖各类创新主体、创新活动、科技人员的全流程科研诚信监督工作机制,对套取挪用科研经费、弄虚作假等严重违背科研诚信的行为,实施黑名单管理,实现一处失信、处处受限,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倡导良好学风,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对科研人员的科研诚信和科研伦理教育,营造诚实守信、追求真理、崇尚创新、鼓励探索、勇攀高峰的良好科研氛围。

六、实施区域创新驱动工程,部署协同发展大格局

紧扣湖北省区域协同创新一体化和高质量发展要求,积极融入一主两翼多极科技创新空间格局,统筹随州高新区一区四园产业布局,全力推进应急、香菇、地铁装备、编钟文化四大产业基地建设,加速推动随州区域科技创新的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一)加大跨区域科技合作

抢抓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机遇,深度融入武汉城市圈襄十随神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功能联动,打造桥接汉襄协同发展的重要战略链接,在两翼驱动北部阵列上发挥肱骨之力。与武汉、孝感、襄阳、十堰共同打造万亿级汽车产业走廊,加快完善制造业产业链,扩大高水平开放合作,更大步伐走出去”“引进来,吸引省内外创新资源向随州集聚。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结合湖北省自贸区建设,更多更好地利用国外资源和国际市场,助力随州优势科技资源深度融合、发挥效力。充分利用省内国际科技合作资源、平台、展会、活动等,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牵线搭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和核心竞争力,积极争创省级创新型城市,加快形成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二)加快开发园区提档升级

认真落实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战略决策部署和产业发展战略布局,加快随州科创城规划建设,优化空间布局,实现科教园区和产业园区协同联动发展。因地制宜推进一业一品的块状经济,引导开发区培育壮大优势明显、竞争力较强、产业链完整的主导产业,加快形成共生互补、分工协调、错位竞争的产业生态体系,统筹随州高新区一区四园产业布局,促进高端产业聚集发展,打造产业创新基地,支持随州高新区核心区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数字产业,打造产业新城主引擎;随县产业园区重点打造香菇产业基地核心区;广水产业园区重点打造地铁装备制造基地核心区;曾都产业园区重点打造应急产业示范基地核心区。不断拓展开发区对内开放空间,支持开发区增强产业转移承载能力,开展项目对接。支持开发区与发达地区开发区和大企业开展合作,共同建设项目孵化、人才培养、市场拓展等服务平台,鼓励发展飞地经济、伙伴园区,推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合作共赢,努力把开发区打造成全市创新发展新引擎、区域经济增长极,推动实现随州特色发展、高质量发展。

(三)加强四大基地协同创新

1.聚焦多产业共建,打造应急产业基地。以中心城区(曾都区、随州高新区)为龙头打造应急产业示范基地核心区,辐射带动其他地区。加快建设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实施集群延链工程,围绕应急专用汽车产业、应急生物医药产业、空中应急救援产业,促进应急产业细分领域发展。实施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围绕专用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四大产业,以及研发、信息、检测、试验、储备、物流、应急救援等服务体系配套建设,重点谋划一批重大创新项目。在应急产业领域,聚焦齐星车身、程力专汽、江南特汽、湖北楚胜等重点企业,研发一批高精尖高新技术产品,培育一批科技型骨干企业,完善应急产业的研发、服务、检验检测等平台建设,实现应急产业高质量发展。

2.积极延伸产业链,加快建设香菇产业基地。以随县全域为支撑,打造香菇产业基地核心区,辐射带动其他地区。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加快优质菌种、新品种研发和培育,提高香菇精深加工水平,围绕前端香菇棒制作、中端规模化种植、后端产品深加工,积极延伸香菇产业链。重点围绕菌种繁育、标准化规范化种植、精深加工、产业融合等领域,引进和谋划一批有带动力、有影响力、有规模的重点项目,布局建设一批研发中心、成果转化分中心等创新平台项目。努力把随州建成全国重要的香菇科技研发中心、香菇精深加工中心,实现随州香菇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3.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建设地铁装备产业基地。以广水市为骨干,打造地铁装备制造基地核心区。重点围绕风机产业发展,带动机车零配件、土木工程设备、车站设备、牵引供电、通信信号系统等细分产业发展,促进地铁装备及其关联产业协同发展。鼓励地铁装备企业在研究设计、生产制造、检测检验、运营管理等环节深度融合互联网技术,提高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围绕三峰透平、湖北双剑、金龙集团,培育一批隐形冠军示范企业和地铁装备配套企业。以一批主导企业为依托,打造地铁装备产业链平台。建立地铁技术创新中心,开展产学研合作,实现高新技术在地铁装备产业的应用转化。

4.发挥项目带动作用,打造编钟文化产业基地。以中心城区和随县为骨干,打造编钟文化产业基地,加强以炎帝文化为核心的特色文化研究和利用,系统整理炎帝神农文化研究成果,扩大炎帝神农文化交流,举办高规格、多层次炎帝神农文化研究、交流、传播活动;加强炎帝神农文化的创新性创意性开发,运用VR3D等科技成果,建设数字化博物馆,将炎帝神农文化打造国家级文化品牌。推动炎帝神农文化、以编钟为主的曾随文化等特色地域文化与农产品加工、中医药康养等行业深度融合发展。

七、实施创新环境优化工程,营造全民创新创业生态

(一)完善科技创新政策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创新驱动发展政策,认真抓好中央、省、市出台的科技创新政策文件落地见效。探索建立支持科技创新的专项政策体系,从深化市校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加大高新技术企业支持力度等方面提出具体支持政策措施,为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加大在媒体上的科技政策宣传力度,激发创新活力。不断优化科技计划项目类别设置,修订完善《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随州市鼓励自主创新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办法》《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炎帝人才支持计划 加快创建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示范城市的意见》,聚焦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应急产业、地铁装备、生物医药、现代农业等领域,加大科技政策惠企力度,拓宽惠企覆盖面,为随州创新发展提供更多科技政策支持。

(二)加强科学技术宣传和普及

完善科普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科学技术馆,大力推进科普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深入开展科技活动周活动,不断丰富科普宣传工作的形式和内容,提高公众科学素养。促进社区科普和公共文化服务融合,支持制作科普电影、电视节目、微视频,持续推出随州移动图书馆、掌上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服务等惠民项目,持续推进科技周活动,举办文化艺术、农业科技、少儿科教等领域惠民活动进社区、进校区、进园区,将大众作为科普活动重要的参与者,纳入到科普活动的开发、制定与组织当中,围绕公众关注的科学热点及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建立快速反应工作机制。

(三)打造激励创新浓厚氛围

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正确引导和宣传创新创业价值观,传播塑造荆楚创新文化,大力营造鼓励创新、包容失败、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和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风尚。全方位推介创新创业的政策经验和建设成效,激发各类双创主体的积极性。积极组织参加全省组织的各类创新创业大赛、投资路演、创业沙龙等活动,通过各类媒体加强对双创项目的推介以及科技工作者、创业者、企业家、改革者、服务者等多类型创新群体的宣传,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活力。

(四)健全科技安全风险防范机制

加强科技领域安全防范和风险排查,紧盯风险点位和关键环节,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机制,主动防范外事、经济、生态环境和外资外贸等相关领域科技风险。重视有毒有害科研材料和生物安全重大创新平台管理,为维护生物安全和公共安全提供科技支撑。加强科技保密管理,建立完善科技计划指南编制、科技项目过程管理和科技成果评价等关键环节的敏感信息保密机制。积极对接省科技厅建设科技领域风险防范智库网,完善科技安全情报网络,提升科技领域重大风险识别和预警能力。

八、保障措施

(一)加强党的领导

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科技创新发展体制机制,始终将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发挥党组织在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全面提升科技战线党组织功能,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为实现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加强规划实施的宏观管理,各县市区依据规划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工作部署,做好与规划思路与目标的衔接,做好规划重大任务的分解和落实,做好重大事项的协调对接。各级科技主管部门加强对规划的宣传、实施指导及协调服务,调动社会各方参与的积极性。

(二)加强科技投入

建立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确保财政科技投入逐年增加,优化财政科技投入结构,提高财政科技投入绩效。遵循科技创新活动规律,综合采取前资助、后补助、社会资本联动等方式,加大对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创新体系建设、公共科技服务、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的引导和扶持,创新财政投入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和市场决定性作用,促进科技与金融融合,撬动银行、保险、证券、股权基金等资本市场各种要素资源投向科技创新,建立创业投资引导、风险补偿、贷款贴息、专利权质押补助等多种方式,引导和带动社会资本参与科技创新。以财政小投入撬动社会大投入,构建财政资金、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

(三)加强监督考核

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监测评估和动态调整机制,开展规划实施情况的动态监测和第三方评估,按照年度总结、中期评估、总结评估的工作流程,及时组织开展规划实施情况评估,把监测和评估结果作为改进政府科技创新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作为规划调整和制定新一轮规划的重要依据。市级科技管理部门要及时了解掌握各地、各部门科技规划实施情况,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报告。根据规划监测评估情况和科技创新发展实际,对规划指标和任务部署进行及时调整。


相关图片: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