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单位情况
(一)基本情况
(二)当年取得的主要事业成效
二、收入支出预算执行情况分析
(一)收入支出预算安排情况
(二)收入支出执行情况
三、决算公开说明
(一)关于“三公”经费支出说明
(二)关于机关运行经费支出说明
(三)关于政府采购支出说明
(四)关于国有资产占有情况说明
四、名词解释
五、决算表格:
1、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2、收入决算表
3、支出决算表
4、财政拔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5、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拔款支出决算表
6、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拔款基本支出决算表
7、财政拔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表
8、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拔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9、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技款支出决算表
10、部门财政专项支出决算表或情况说明
六、关于2019年度决算绩效情况说明
(1)随州市科技局2020年度整体支出自评报告及绩效自评表
(2)市科技局2020年度科技事业费项目支出自评报告及绩效自评表
2020年度市新科技局决算分析报告
一、单位情况
(一)基本情况。
1.主要职能。
(一)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科技创新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组织提出全市科技发展战略和科技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拟订全市科技发展的规范性文件和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并负责组织实施。
(二)统筹推进全市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研体系建设,指导科研机构改革发展,推动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承担推进科技军民融合发展相关工作,推进重大科技决策咨询制度建设。
(三)编制市级科技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会同有关部门提出优化配置科技资源的政策措施建议,推动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建设。
(四)拟订全市基础研究规划和措施,并组织实施。拟订科技创新基地建设规划,并负责组织实施。
(五)组织拟订全市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科技促进农业农村和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并负责组织实施。
(六)牵头全市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拟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促进产学研结合的相关政策措施并监督实施。指导科技服务业、技术市场和科技中介组织发展。
(七)统筹全市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指导全市科技资源合理布局、协同创新能力建设,推动科技园区建设。
(八)负责科技监督评价体系建设和相关科技评估管理,指导科技评价机制改革,统筹科研诚信建设。指导全市科技安全工作。
(九)组织开展全市对外科技合作工作。负责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建立外国专家联系服务机制。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全市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和措施,推动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拟订全市科学普及和科学传播的规划和措施。
(十)负责科技奖励的推荐和申报工作。
(十一)负责拟订市校合作政策措施,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十二)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任务。
2.机构情况:
本年度内设机构8个:办公室、资源配置与管理科、政策法规科、高新技术科、农村与社会发展科技科、成果科、外国专家与对外科技合作科。机构改革后,我局知识产权业务划出,新增市校合作和外国专家服务业务。
3.人员情况:截止2020年12月31日 ,我局共有在编人员15人、工勤岗1人,较去年人数增加2人。
(二)当年取得的主要事业成效。
1、以高企培育为着力点,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疫后重振。一是壮大高新技术产业规模。积极协调经信、发改等部门加强培育高技术制造业(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建立高企梯次培育后备库,全年分两批次培育申报高新技术企业46家,公示认定41家,通过率近90%,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110家以上。二是着力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积极开展“五个一”包保服务重点企业,收集疫情期间企业困难和问题,及时落实程力专汽、润力专汽、江南专汽研发测试补贴198万元,促进省重大科研仪器开发共享。组织开展一系列推动企业复工复产的科技创新活动,与财政、税务协同组织“科技助力高企”培训7期,对科技成长型企业进行“一企一策”定向辅导和跟踪服务。全面落实鼓励企业科技创新政策,对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省市科技创新平台给予250万元资金奖励。三是全力抓好项目争取和管理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支持湖北发展一揽子政策,主动对接各类科技创新项目,共争取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24项1800余万,超过去年争取资金总额的81%。启动2020年度市级科技计划项目,支持科技成果转化补贴项目14项,新能源、轻量化、智能化专用车关键核心技术研发项目5项,科技成果产业化补助项目5项。
2、以新型研发机构改革为突破点,推动创新平台质效双增。探索新型研发机构的社会化、市场化运行机制。一是推进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协调专汽研究院与随州职院共建专汽研发中试基地,目前建设事宜正在有序推进,预计明年初能投入使用。组织专汽研究院、香菇研究院顺利通过省科技厅组织的2019年度运营绩效评估。积极打造应急产业研究院省级新型研发机构试点,推行市场化运作模式提升运营质效,于今年6月进行揭牌仪式,省厅王炜厅长、时任市委书记陈瑞峰、克克市长、武汉理工大学党委书记信思金共同为研究院揭牌,省应急研究院与省应急管理厅、市市场监管局、曾都区政府及有关企业进行了签约。二是推进企校联合创新中心建设。开展省市县企校联合创新中心三级备案,积极引导企业联合高校、科研机构组建企校联合创新中心,提高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组织各县市区有计划性地开展研发机构备案工作,今年新备案省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13个、市级10个。联合市委组织部开展科技创新平台运营绩效评估,组织全市36个省级以上创新平台根据自身发展现状,对近3年来运营情况进行量化评分,对8家获得“优秀”等次的平台给予资金奖励。三是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基地建设。今年新获批3个省级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示范基地,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将成为集成果转化、新技术示范培训、产学研合作的有效载体。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有县级以上研发机构339个,其中建研发机构的规上工业182家,规上工业建研发机构的比例由“十二五”末期的8%增长到26.66%。
3、以市校合作为切入点,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深化市校合作,在新能源、新材料、智能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一是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连同县市区科经局和各部门高校工作站共同摸清企业最新技术需求,对接“科惠网”专家库、产业技术研究院、市校合作高校,助力企业与专家沟通联系,解决技术需求。组织企业参加省科技厅“联百校转千果”系列高校科技成果“云推介”活动,动员中介、高校工作站各方力量匹配企业需求与高校成果,牵线搭桥,畅通校企对接渠道。开展线下对接,组织企业参加科技成果云推介活动12场,300余家企业线上观看直播,进行了20项意向成果对接,今年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33项。二是深化市校、校企合作。由市四大家领导挂帅,积极对接联络省内外高校院所,与19所高校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督促协调市直部门深化市校、校企对接服务,常态化组织企业进高校和邀请高校专家教授来随参加项目对接和合作。今年成功组织27家应急产业企业负责人参加武汉理工大学成果转化推介会,对65项应急产业领域重大科技成果进行发布,现场路演7个优质项目,3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三是强化科技成果转化服务。鼓励我市企业通过技术转让或技术开发转化应用高校院所的科技成果,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按照技术转让费或研究开发费的20%予以补贴。今年组织8项技术水平先进、经济效益好的科技成果申报省科技奖励,其中5个项目获奖。完善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服务体系,今年全市共完成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额达7.58亿元,超额完成省定指标任务。
4、以“柔性引才”为立足点,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撑。深化“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才理念。一是推进“科技副总”计划。围绕我市重点产业开展调研,收集企业技术研发难题,组织高校专家与企业对接洽谈,选派科技人才到我市企业担任“科技副总”,其中省级“科技副总”8名。规范我市科技副总管理,对23名市级“科技副总”开展绩效评估,联合市委组织部、市经信局等部门人员组成核查专班,对照科技副总任职计划书进行考评,对考评优秀的7家科技副总聘用单位给予每家5万元的奖励支持。同时开展2020年度市级科技副总备案工作,引导高校科技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二是开展人才项目申报。组织齐星公司、泰晶科技等3家单位申报省级人才双创团队,其中齐星公司、泰晶科技进入了答辩环节;组织金龙公司饶金才、应急研究院谭罡风申报科技部人才推进计划,目前正在评审阶段。配合市委组织部开展2020年度炎帝人才实施计划,其中22个科技人才创新项目获得支持,支持资金共92.5万元。三是开展“2020科技人员服务企业湖北专项行动”。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今年10月启动“科技专员”行动,收集企业技术需求16项,目前已对接成功7项,剩余对接工作正在进一步落实。四是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今年争取到3个省级科技特派员团队(9名专家)和6名省级科技特派员来随对口服务我市企业及合作社,全市市级科技特派员扩充到60名,县级科技特派员扩充到246名,超额完成了“百县千镇万人”工程选派要求。科技特派员在服务三农工作中涌现了一批先进典型,省市区三级特派员黄文博在全国扶贫工作表彰总结会上荣获湖北省唯一“奋进奖”,并受到国家领导人接见,严贤涛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5、开展“十三五”规划评估及“十四五”规划谋划
一是开展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评估。组织县市区总结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执行情况,客观分析规划实施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为全市“十四五”规划编制打好基础。二是广泛收集规划建议。面向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研发机构等广泛征求建议,实地调研20余家重点行业龙头企业,听取各单位、各部门主要领导对“十四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构想。三是开展专题调研。多次深入科研一线调研摸底,就产业创新能力提升、科技体制改革、创新平台建设、区域协同创新、创新环境优化、科技人才引进培育等专题进行调研,初步拟定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四是开展“十四五”重大项目谋划。紧紧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广泛开展“十四五”创新项目摸底工作,共收集“十四五”重大科技项目32项,项目投入资金34.49亿元。
二、收入支出预算执行情况分析
(一)收入支出预算安排情况。
2020年年度我局财政拔款预算收入735.27万元,较上一年度财政拔款预算收入581.36万元增加153.91万元,增长26.47%,主要原因是本年度科技事业费新增专汽研究院中试基地建设专项经费180万元。
本年度我局财政拔款支出700.42万元,较上一年度财政拔款支出538.23万元增加162.19万元,增加30.01%,主要原因是本年度科技事业费新增省专汽研究院中试基地建设资金开支180万元。
(二)收入支出预算执行情况。
1.收入支出与预算对比分析。
(1)2020年收入预算1367.46万元,收入决算754.91万元,预决算总收入相差612.55万元,差异原因分析:主要是项目资金2020年有部分项目资金开支在市财政局专户开支(每年如此)。
(2)2020年支出预算1367.46万元,其中:人员经费预算317.46万元,公用经费预算30万元,项目支出预算1000万元,上年结转20万元。
2020年支出决算700.42万元,其中:基本支出334.11万元(其中财政拔款收入支出326.78万元,其他收入支出7.33万元),较上一年基本支出306.66增加万元27.45万元,主要原因:本年度新增人员2人;项目支出366.31万元,较上一年项目支出231.57万元增加134.74万元,主要原因:新增科技事业费专汽研究院中试基地建设资金新增180万元,同时减少市校合作项目支出。
2.收入支出结构分析。
决算总收入742.59万元,其中:
(1)基本收入337.59万元,占总收入742.59万元的45.46%;
(2)项目收入405万元,点总收入742.59的54.54%。
决算总支出700.42万元,其中:
(1)基本支出334.11万元,占总支出700.42万元的47.70%。其中:工资金福利支出(301)308.69万元,占基本支出92.39%;商品和服务支出(302)25.42万元,占基本支出7.61%;
(2)项目支出366.31万元,点总支出700.42万元的52.30%。其中:商品和服务支出(302)40.31万元,占项目支出的11%;对企业补助(312)310万元,点项目支出的84.63%;其他支出(399)16万元,占项目支出的4.37%。
(三)年末结转和结余情况。
本年度结余资金54.49万元:
其中人员经费结余9.49万元,主要是上一年度的五项奖个人所得税代扣未缴;项目经费结余45万元,明细如下:科技事业费结余40万元,人才工作经费结余5万元。
三、决算公开说明
(一)关于“三公”经费支出说明:
2020年我局“三公”经费年初预算数6.20万元,其中公务接待费预算数1.20万元,因公出国(境)费预算数5万元。
2020年我局“三公” 经费决算总支出0.10万元,较上一年0.18万元减少0.08万元,减少44.44%,其中:
1、因公出国(境)经费0元,2020年我局无出国(境)开支情况;
2、公务接待费
2020年我单位公务接待共计2批次,12人,公务接待费支出0.10万元,较2019年公务接待支出0.18万元减少0.08万元,同比减少44.44%。主要原因是市科技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进一步严格控制公务接待批次数量,压缩公务接待开支。
3、会议费
2020年我局会议费开支0.10万元,较2019年0.56减少0.46万元,减少82.14%,主要原因是受疫情影响,会议以网上召开为主。
4、培训费
2020年我单位培训费开支0.12万元,较2019年9.84万元减少9.72万元,减少98.78%,主要今年受疫情影响,科技人才培训计划未实施。
5、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
2020年,我单位无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无公车)。
6、其他对部门影响较大的支出情况。
2020年我单位无对部门影响较大的支出情况。
(二)关于机关运行经费支出说明:
2020年,我局机关运行经费总支出25.41万元(其中财政拔款支出24.64万元,其他收入支出0.77),较2019年28.75万元减少3.34万元,减少11.62%。其中:办公费2.84万元,较上年1.92万元增加0.92万元,增加47.92%,印刷费1.07万元较上年增加100%;水电费2.28万元,较上年0.68增加1.6万元,增加235.3%;邮电费1.94万元,较上年0.47万元增加1.47万元,增加312.76%;差族费0.36万元,较上年11.61万元减少11.25万元,减少96.9%;维修(护)费0.02万元,较上年0.24减少0.22万元,减少91.67%;公务接待费0.10万元,较上年0.18万元下降0.08万元,下降44.44%;劳务费3.65万元,较上年6.25万元减少2.6万元,减少41.6%;工会经费4.52万元,较上年3.9万元增加0.62万元,增加15.89%;福利费6.56万元,较上年7.52万元减少0.96万元,减少12.77%;其他交通费用 1.04万元,较上年4.51万元减少3.47万元,减少76.94%;税金及附加费1.05万元,较上年1.17万元减少0.12万元,减少10%。
2020年度机关运行经费支出25.41万元,比上年决算数28.75减少3.34万元,降低11.64%,主要原因: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厉行节约,严格预算支出管理,缩减了机关各项运行经费开支。
(二)关于政府采购支出说明
本部门2020年度政府采购支出无重大采购事项支出。
(三)关于国有资产占有情况说明
截止2020年12月31日 ,本部门车辆0辆,无其他价值50万元以上的通用设备和专用设备。
(四)关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正拔款支出说明
本部门本年度无国有资本经或预算财政拔款支出。
四、名词解释
(一)财政拨款收入:指省级财政当年拨付的资金。
(二)其他收入:指除“财政拨款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等以外的收入。主要是存款利息收入等。
(三)年初结转和结余:指以前年度尚未完成、结转到本年按有关规定继续使用的资金。
(四)社会保障和就业(类)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款)归口管理的行政单位离退休(项):用于离退休人员的支出、退休人员支出,以及提供管理服务工作的离退休干部处的支出。
(五)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类)医疗保障(款)行政单位医疗(项):用于机关干部职工及离退休人员医疗方面的支出。
(六)住房保障(类)住房改革支出(款)购房补贴(项):指按照相关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的政策规定和标准,对无房和住房未达标职工发放的住房分配货币化补贴资金。
(七)年末结转和结余:指本年度或以前年度预算安排、因客观条件发生变化无法按原计划实施,需要延迟到以后年度按有关规定继续使用的资金。
(八)基本支出:指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人员支出(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等)和公用支出(包括办公费、水电费、邮电费、交通费、差旅费等)。
(九)项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为完成特定行政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
(十)“三公”经费:是指用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公务接待费。
五、决算表格
1、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2、收入决算表
3、支出决算表
4、财政拔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5、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拔款支出决算表
6、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拔款基本支出决算表
7、财政拔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表
8、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拔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9、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技款支出决算表
10、部门财政专项支出决算表或情况说明
六、关于2020年度预算绩效情况说明
(1)随州市科技局2020年度整体支出自评报告及绩效自评表
随州市科技局2020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为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使用管理,强化绩效和责任意识,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市财政局关于开展2020年度市级财政支出绩效自价工作的通知》(随财函〔2021〕29号)文件要求,结合工作实际,现将我局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如下:
一、 绩效自评得分情况及绩效等级
对照年初的目标任务和考核要求,本次绩效自评工作,以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以绩效考核的各项文件精神为指导,以整体绩效支出为内容,对各项支出的质量指标,数量指标等内容进行评价考核打分,我局整体支出绩效自评得分98分,绩效等级为优。
二、整体支出资金管理及使用情况
根据我局的工作职能,资金主要用于行政运行费用支出等方面。在整体资金使用上,严格执行预算管理和政府财务制度,严格按照规定的范围、用途和标准使用财政资金,确保财政资金依法依规使用、管理。
(一)收入支出执行情况。
2020年决算收入额735.3万元,决算支出额700.42万元,其中:工资福利支出308.69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65.73万元,对企业补助301万元,其他支出16万元。
本年度“三公经费”支出情况:公务接待费0.1万元,“三公经费”较上年度0.18万元减少0.08万元下降44.44%,主要是严格执行公务接待管理办法,实行“公函”接待管理制度,办好事前的审批手续,完善接待审批程序,严格控制接待范围和接待标准,堵塞漏洞,杜绝浪费。
本年度会议费支出情况:2020年会议费支出0.1万元,较上年0.56万元减少0.46万元,2020年会议费预算数1.01万元,减少原因:2020年度受疫情影响,采取云会议进行。
本年度培训费支出情况:2020年培训费支出0.1万元,较上年9.84万元减少98.98%。主要原因:受疫情影响,以前年度市委市政府实施炎帝人才计划中科技创新人才培训工作未进行。
(二)资产负债情况分析
2020年底流动资产54.49万元,较上一年68.31减少13.82万元,主要原因是2020年度资金使用效益提高,结余资金减少。2020年度固定资产6.49万元,较上一年度9.05万元减少2.56万元,主要原因:2020年计提固定资产累计折旧2.56万元。流动负债9.40万元,较上年9.41万元减少0.01万元,主要原因:2020年支付上一年度应交税金。
三、绩效评价情况
(一)预算执行情况
2020年度预算收入735.3万元,全年执行预算支出数700.4万元,资金执行率完成值95%。
(二)科技创新
1.推动创新平台质效双增。深入实施新型研发机构改革,推进创新平台由“认定制”向“备案制”转变,有效研解企业“重申报、轻管理”难题。2020年新备案省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13个、市级10个,规上企业建研发机构比例由2019年的12.54%提高到26.66%。开展科技创新平台运营绩效评估,对8家获得“优秀”等次的省级创新平台给予资金奖励。打造应急产业研究院省级新型研发机构试点,推行市场化运作模式提升运营质效。2020年6月揭牌随州武汉理工大学工业研究院,有力促进随州应急产业发展。2020年推动省专汽研究院与随州职院共建专汽研发中试基地,目前建设事宜正在有序推进,预计明年初能投入使用。
2.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强基扩容。积极开展“五个一”包保服务重点企业,在疫情期间及时收集企业反映困难和问题并予以跟踪协调解决,推动企业复工复产。组织了7期“科技助力高企”培训活动,指导科技型企业提升科技创新管理能力。2020年累计审核企业申报信息131家,新注册企业65家,组织5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评价,审核入库52家。对新认定的19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省市科技创新平台给予250万元资金奖励。
(三)成果转化
创新服务,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对接“科惠网”专家库、产业技术研究院、市校合作高校征集企业技术需求,推动企业与专家沟通联系,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组织企业参加省科技厅“联百校转千果”系列高校科技成果“云推介”活动12场,300余家企业线上观看直播,2020年共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26项,超目标任务的73%。高质量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后补贴工作,共落实财政资金50.6万元对14项优秀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进行后补贴。
深化市校合作。2020年,面向全市征集与省内外高校院所联络线索370条,各地各部门克服疫情影响,开展各类对接活动130多次;成功组织举办武汉理工大学成果转化推介会,湖北省应急产业技术研究院揭牌仪式和三峡大学市校合作签约仪式。全年共引进“科技副总”8名,“院士专家企业行”23名、“博士服务团”成员4名,与31家企事业单位开展了技术攻关和项目合作,解决技术难题11个,促成科技成果转化5项,达成项目协议14个。
四、绩效自评结果
(一)下一步工作安排
2020年度,市科技局在疫情影响情况下,克服困难,优化创新发展环境,提升科技服务水平,围绕省委赋予“汉襄肱骨、神韵随州”目标定位,积极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在工作中我们也存在着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撑作用有待增强,科技成果转化力度有待加强、部分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补齐短板,为全市科技工作再上新的台阶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拟与预算安排相结合情况
无与预算安排相结合情况
(三)拟公开情况
无拟公开情况。
五、2020年度市科技局整体支出绩效自评表(附后)
2020年市科技局部门整体绩效自评表
单位名称:随州市科技局 填报日期:2021.4.12
单位名称 | 随州市科技局 | ||||||||||
基本支出总额 | 334.1 | 项目支出总额 | 366.3 | ||||||||
预算执行情况(万元) (20分) | 预算数(A) | 执行数(B) | 执行率(B/A) | 得分 (20分*执行率) | |||||||
部门整体支出总额 | 735.3 | 700.4 | 95 | 19 | |||||||
年度目标1:(40分) | 科技创新 | ||||||||||
年度绩效指标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年初目标值(A) | 实际完成值(B) | 得分 | |||||
产出指标 | 科技创新 | 推进创新平台质效双增 | 全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产业,力争在危机中育先机 | 2020年,新备案省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13个、市级10个,规上企业建研发机构比例由2019年的12.54%提高到26.66%,开展科技创新平台运营绩效评估,对8家获得优秀等次的省级创新平台给予资金奖励。 | 20 | ||||||
科技创新 | 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强基扩容 | 积极开展“五个一”包保服务,跟踪协调受疫情影响企业反映困难问题 | 2020年共组织7期“科技助力高企”培训活动,共累计审核企业申报信息131家,新注册企业52家,组织5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评价,对新认定的19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省市科技创新平台给予250万元资金奖励。 | 20 | |||||||
年度绩效目标2(40分) | 市校合作及成果转化 | ||||||||||
年度绩效指标 | 产出指标 | 市校合作 | 聚焦“柔性引才”,助推企业创新发展 | 实施炎帝人才计划创新项目,积极跟踪评估去年巡回招聘活动 | 2020年我市5家企业成功招聘了25名高校大学生,全年引进“科技副总”8名,“院士专家企业行”专家23名,“博士服务团”成员4名;2020年度炎帝人才22介科技人才创新项目获支持资金92.5万元,全市市级科技特派员扩充到60名。有力推动企业创新创业发展。 | 20 | |||||
年度绩效指标 | 产出指标 | 成果转化 | 创新服务,推进成果转化工作 | 稳步推进中介机构培育工作,积极开展科技成果登记 | 2020年共组织300多家企业参加9场高校科技成果云推介,对全市14项优秀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进行后补贴资金50.6万元,共推动26项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 19 | |||||
总分 | 98 | ||||||||||
偏差大或 目标未完成 原因分析 | |||||||||||
改进措施及 结果应用方案 | 积极服务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组织高校院所专家与企业对接,力争在应急产业科技成果转化达成合作。 |
备注:
1.预算执行情况口径:预算数为调整后财政资金总额(包括上年结余结转),执行数为资金使用单位财政资金实际支出数。
2.定量指标完成数汇总原则:绝对值直接累加计算,相对值按照资金额度加权平均计算。定量指标计分原则:正向指标(即目标值为≥X,得分=权重*B/A),反向指标(即目标值为≤X,得分=权重*A/B),得分不得突破权重总额。定量指标先汇总完成数,再计算得分。
3.定性指标计分原则:达成预期指标、部分达成预期指标并具有一定效果、未达成预期指标且效果较差三档,分别按照该指标对应分值区间100-80%(含80%)、80-50%(含50%)、50-0%合理确定分值。汇总时,以资金额度为权重,对分值进行加权平均计算。
4.基于经济性和必要性等因素考虑,满意度指标暂可不作为必评指标。
(2)市科技局2020年度科技事业费项目支出自评报告及绩效自评表
随州市科技局科技事业费项目2020年度绩效自评报告
一、基本情况
2020年,市财政局下达科技事业费预算指标1000万元,实际执行数980.6万元,执行率98%。此项经费主要用于全市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市校合作等科技业务工作,资金使用绩效较高,自评绩效得分98分。
二、绩效自评工作开展情况
为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使用管理,强化绩效和责任意识,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我局自收到《市财政局关于开展2020年度市级财政支出绩效自价工作的通知》(随财函〔2021〕29号)后,积极按照文件要求,组织财务人员对2020年度科技事业费的支出情况进行审核。2020年我市对随州市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成果产业化进行后补助,并对全市新能源、轻量化、智能化关键核心技术研发项目进行补助,共计支出项目经费930.6万元。由于些项经费是由市财政局统一支付,科技局按照《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试行)》(随科发【2017】6号)的规定,对全市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筛选。
三、综合评价结论
我局根据《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试行)》(随科发[2017]6号)有关规定,严格财政资金使用管理。2020年,共支出科技事业费专项财政资金930.6万元,其中资助成果转化补助项目14个,支出资金50.6万元;科技成果产业化后补助项目5个,支出资金250万元;关键核心技术研发项目5个,支出资金250万元;科技创新奖励项目支出250万元;省专汽研究院中试基地租金及运营经费项目支出130万元,市科技局服务项目评审等费用支出50万元。在项目评审中,采用第三方评审,资金直接下达项目单位。项目实施过程中,实行中期评估和结题验收。据目前掌握的情况,项目资金拔付即时,实施进展顺利,达到预期效益。
四、绩效目标实现情况分析
(一)项目资金情况分析
1.项目资金到位情况分析
项目预算资金1000万元,项目资金实际到位980.6万元(财政局帐户支出800.6万元,科技局帐户支出180万元),执行率98%,资金到位情况良好。
2.项目资金执行情况分析
我局依据《随州市鼓励自主创新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办法》,印发了《市科技局关于下达2020年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的通知》(随科发【2020】5号),资金执行情况如下:
(1)科技成果转化补贴项目资金50.6万元,其中:湖北省齐星汽车车身股份有限公司大型专用车高效自动化焊接工艺与缺陷智能检测技术研发及应用项目8万元,湖北省齐星汽车车身股份有限公司新型纯电动物流车轻量化及半导体冷藏关键技术2万元,湖北茂盛生物有限公司中微量元素水溶肥配套智能生产设备研制及应用示范项目12万元,湖北茂盛生物有限公司育菇基质资源化利用开发生物肥料研究项目2万元,湖北双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新型可注射人工骨材料开发项目5万元,随州市瑞阳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鸡粪等农业副产物制备有机肥发酵关键技术2.4万元,广水市十里快活岭红阳种养殖农业专业合作社优质红心猕猴桃栽培及产业现代化生产2.4万元,湖北永阳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一种耐老化沥青及其制备方法2万元,湖北金银丰食品有限公司高品质全谷物挂面、鲜湿面产业化生产关键技术研发与集成2万元,中植同惠生物工程(湖北)有限公司秸秆、菌糠等农业副产物快速分解菌剂制备技术3万元,中国重汽集团湖北华威专用汽车有限公司粉粒物料运输车上装有限元分析与结构轻量化2.8万元,湖北新楚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纯电动压缩式垃圾车上装开发设计和纯电动餐厨垃圾车上装开发设计2.5万元,湖北川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餐厨处理车设计开发项目2万元,湖北川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上装控制器的开发项目2.5万元。
(2)科技成果产业化后补助项目资金250万元,其中:泰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基于MEMS工艺的微型音叉谐振器研发及成果产业化项目50万元,湖北犇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逆酯锡热稳定剂制备研究与应用50万元,随州神农茶业有限公司夏秋茶栽培与加工科技成果产业化示范项目50万元,湖北双剑鼓风机股份有限公司高效节能三元流离心鼓风机研发与产业化50万元,湖北永阳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一种自粘胶FPF高分子自粘防水卷材及制造工艺的研发与应用50万元。
(3)新能源、轻量化、智能化关键核心技术研发项目资金250万元,其中:湖北省专用汽车研究院面向碰撞安全性的高性能商用车驾驶室轻量化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50万元,湖北楚胜汽车有限公司新型智能自装卸式压缩环卫车关键技术研发50万元,湖北江南专用特种汽车有限公司高强度伸缩臂高空作业车轻量化应用研究50万元,湖北博利特种汽车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应急救援消防机器人的研究与开发50万元,中国重汽集团湖北华威专用汽车有限公司粉粒物料运输车轻量化结构CAE分析与设计开发50万元。
(4)随州市2020年度科技创新奖励项目250万元,其中:湖北省应急产业技术研究院1家2020年度新认定的产业技术研究院奖励30万元,对湖北金龙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湖北江南专用特种汽车有限公司技术中心2家企业技术中心分别奖励10万元共计20万元,对随州创江湖孵化器管理有限公司“商启·蒲公英”1家众创空间奖励10万元。对随州泰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湖北诺维尔化肥有限公司等19家新认定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分别奖励10万元共计190万元。
(5)湖北省专汽研究院中试基地租地30万元补贴,湖北省专汽研究院运营经费100万元补贴,共计130万元(科技局帐户支出)。
市科技局服务高新技术企业及项目评审等各项费用开支共计50万元(科技局帐户支出)。
(二)项目绩效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1.产出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2020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9家,高新技术企业集群规模不断壮大。2020年全年共促成26项科技成果在我市转化落地,落实项目资金50.6万元,对全市14个优秀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进行后补助。
泰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犇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湖北永阳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随州神农茶业有限公司、湖北双剑鼓风机股份有限公司5家企业分别获得科技成果产业化后补助项目资金250万元,为产品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深挖市场潜力,提高经济效益提供资金支持。随州市新能源、轻量化、智能化关键核心技术研发项目资金250万元,对湖北省专用汽车研究院、湖北楚胜汽车有限公司、湖北江南专用特种汽车有限公司、湖北博利特种汽车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重汽集团湖北华威专用汽车有限公司5家企业进行后补助250万元,促进了我市碰撞安全性的高性能商用车驾驶室轻量化关键技术研究、智能应急救援消防机器人的研究与开发等技术水平提高。
2.效益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湖北茂盛生物有限公司等14家科技成果转化企业补助资金50.6万元,为中小微企业注入新的成果转化动力,降低了企业成果转化成本,提高了企业成果转化积极性,全年共有26项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后补助资金250万元,泰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犇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湖北永阳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随州神农茶业有限公司、湖北双剑鼓风机股份有限公司5家企业分别获得科技成果产业化后补助项目资金50万元。有力地推进高效节能项目以及防水材料制造工艺提升。
关键核心技术研发项目补助资金250万元,湖北省专用汽车研究院、湖北楚胜汽车有限公司、湖北江南专用特种汽车有限公司、湖北博利特种汽车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重汽集团湖北华威专用汽车有限公司5家企业项目补贴资金每家企业50万元,新技术可为企业节约成本。按照项目书的任务要求,各项研发工作稳步推进,部分考核指标已完成。
3.满意度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14个优秀成果转化项目获后补助资金50.6万元,资金到位及时,为企业注入新的研发资金活力,
湖北毅兴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湖北金银丰粮食储备有限责任公司、湖北金龙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北三峰透平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双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5家企业对产业化后补助资金250万元(每家50万元)满意,加快了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步伐。
湖北省专用汽车研究院、湖北楚胜汽车有限公司、湖北江南专用特种汽车有限公司、湖北博利特种汽车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重汽集团湖北华威专用汽车有限公司5家企业对关键核心技术研发项目补贴资金250万元(每家50万元)满意,此项资金促进了关键核心技术研发项目的人才培养、研发基地建设等。
(三)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2020年度科技事业费项目无偏差较大或未完成目标,项目资金预算执行率也较高。
五、绩效自评拟应用情况
(一)下一步改进措施
下一步我局将进一步强化市级项目跟踪管理,进一步提高项目资金使用效益,继续组织企业与各高校院所科技成果项目对接,特别是对应急产业领域重大科技成果对接,推动我市在应急产业科技成果项目转化,助推全市创新服务。
(二)拟与预算安排相结合情况
无拟与预算安排相结合情况
(三)拟公开情况
无拟公开情况
附:市科技局科技事业费(项目)绩效目标自评表
2020年度科技事业费项目自评表
单位名称:随州市科技局 填报日期:2021.4.12
项目名称 | 科技事业费 | ||||||||
主管部门 | 市财政局 | 项目实施单位 | 市科技局 | ||||||
项目类别 | 1、部门预算项目 □ 2、市直专项 □ 3、市对下转移支付项目 □ | ||||||||
项目属性 | 1、持续性项目 √ □ 2、新增性项目 □ | ||||||||
项目类型 | 1、常年性项目 √ □ 2、延续性项目 □ 3、一次性项目 □ | ||||||||
预算执行情况(万元) (20分) | 预算数(A) | 执行数(B) | 执行率(B/A) | 得分 (20分*执行率) | |||||
年度财政资金总额 | 1000 | 980.6 | 98% | 19 | |||||
年度绩效目标 (80分)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年初目标值(A) | 实际完成值(B) | 得分 | |||
产出指标 | 数量指标 | 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 18 | 26 | 10 | ||||
数量指标 | 科技成果产业化后补助项目5个 | 5 | 5 | 15 | |||||
数量指标 | 新能源、轻量化、智能化专用车关键核心技术研发项目5个 | 5 | 5 | 15 | |||||
效益指标 | 时效指标 | 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登记备案数 | 110 | 120 | 15 | ||||
社会效益指标 | 高新技术产业占GDP比重 | 15% | 15.26% | 15 | |||||
质量指标 | 科技成果产业化后补助项目 | 完成值达到指标值,记满分 | 泰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犇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随州神农茶业有限公司、湖北双剑鼓风机股份有限公司、湖北永阳材料股份有限公司5家企业分别获得科技成果产业化后补助项目资金50万元。为产品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深挖市场潜力,提高经济效益提供资金支持。 | 10 | |||||
质量指标 | 新能源、轻量化、智能化专用车关键核心技术研发项目 | 完成值达到指标值,记满分 | 此项资金对湖北省专用汽车研究院、随州武汉理工大学工业院、湖北省齐星汽车车身股份有限公司、程力专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湖北新楚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5家企业进行后补助每家50万元,促进新能源汽车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研发奠定科研基础 | 10 | |||||
满意度指标 | 效益指标 | 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 企业满意度高,记9分 | 全年共推动26项成果成功转化,共对全市14个优秀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进行补贴50.6万元。 | 9 | ||||
总分 | 98 | ||||||||
偏差大或 目标未完成 原因分析 | 无偏差大或未完成目标,年度资金预算执行率也较高。 | ||||||||
改进措施及 结果应用方案 | 继续组织企业与各高校院所科技成果项目对接,特别是对应急产业领域重大科技成果对接,推动我市在应急产业科技成果项目转化,助推全市创新服务。 |
备注:
1.预算执行情况口径:预算数为调整后财政资金总额(包括上年结余结转),执行数为资金使用单位财政资金实际支出数。
2.定量指标完成数汇总原则:绝对值直接累加计算,相对值按照资金额度加权平均计算。定量指标计分原则:正向指标(即目标值为≥X,得分=权重*B/A),反向指标(即目标值为≤X,得分=权重*A/B),得分不得突破权重总额。定量指标先汇总完成数,再计算得分。
3.定性指标计分原则:达成预期指标、部分达成预期指标并具有一定效果、未达成预期指标且效果较差三档,分别按照该指标对应分值区间100-80%(含80%)、80-50%(含50%)、50-0%合理确定分值。汇总时,以资金额度为权重,对分值进行加权平均计算。
4.基于经济性和必要性等因素考虑,满意度指标暂可不作为必评指标。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