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当前位置: 首页>公众互动>在线访谈
我要提问
相关图片
文字实录


主持人:关注民生,解读政策,您关心的“在线访谈”为您解答。大家好!这里是随州市政府网、随州新闻网“在线访谈”栏目,我是主持人罗皓月。今天,我们很高兴邀请到了随州市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媛同志做客我们的在线访谈节目,在接下来的节目中向大家介绍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和统计部门工作举措。陈局长,欢迎您!

陈媛: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很高兴在“中国统计开放日”活动期间参加在线访谈节目,感谢随州市政府网、随州新闻网提供的平台,也感谢大家对统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大家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主持人:今天是“中国统计开放日”,首先请陈局长介绍一下“中国统计开放日”的相关内容。

陈媛:好的。为推动中国统计公开透明,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中国国家统计局决定,将2010年9月20日定为“中国统计开放日”,此后每年在9月份举办一系列的活动,力求让公众更多地了解统计、认识统计、走进统计,如今已经连续举办了十届。“中国统计开放日”的总主题是“统计和您在一起”,为突出活动的宗旨,每年开放日都会确定一个年度主题。

主持人:今年统计开放日的主题是什么?

陈媛: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因此,今年“中国统计开放日”的主题是“数览发展 向新而行”,用以积极宣传新中国成立75年来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展现统计调查部门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统计工作重大决策部署的扎实举措,坚决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

主持人:诚如陈局长所说,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75年来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砥砺奋进,从积贫积弱迈向繁荣富强。那么陈局长您认为75年来,我们随州市究竟有哪些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呢?

陈媛:新中国成立75年来,伴随着祖国奋力前进的步伐,随州人民同心协力,艰苦创业,创造了振奋人心的辉煌成就。

综合实力实现大跨越。七十五年来,我市经济总量不断攀升,全市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2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30.85亿元,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的1065倍,年均增长10.3%,实现历史性跨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61.09亿元,是1949年的6109倍,年均增长12.0%。全市人均财政收入达到3048.9元,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的2345倍,年均增长11.1%。不断增强的财政实力,有力支撑了全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产业结构实现大变革。经过75年的努力,我市逐步建立了具有随州特色的门类比较齐全的国民经济产业体系。尤其是地级随州市成立以来,我市依靠自身产业资源优势,走出一条差异化特色发展之路,一二三产业结构不断变革,产业层次不断迁跃,三次产业结构由新中国成立之初1952年的88.5:4.7:6.8调整为2023年的14.3:41.4:44.3,朝着构建现代化经济产业体系迈出坚实的步伐。

产业体系实现大升级一是农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农业经济由以粮食生产为主的种植业经济向多种经营和农林牧渔全面发展转变。2023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55.40亿元,是1949年的139.2倍,年均增长6.9%,其中1978年以来年均增长9.0%。二是工业经济增添新动能。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市工业发展生机盎然、活力十足。从建成“汽车机械、医药化工、纺织服装、食品卷烟、电子信息”五大产业支柱到擦亮专汽之都、现代农港、谒祖圣地、风机名城“四张名片”,构建特色引领、梯次发展的“2236”产业集群,全市工业经济不断打破自身舒适圈,推动优势产业引领性发展、传统产业高端化发展、新兴产业突破性发展。2023年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为1949年的3.2万倍,年均增长15.0%。三是内外贸易焕发新活力。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市贸易迅猛发展。消费层次不断跃升,消费体系日益完善,汽车、住房、通讯、文化、教育、娱乐、健康、旅游等成为消费主流,电子商务应运而生,推动消费裂变增长。2023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949年的3166.1倍,年均增长11.5%。出口总额在1956年实现“零”突破,到2022年达到18.72亿美元的最高峰,1956-2023年年均增长17.9%。进口总额在2001年实现“零”突破,2001-2023年间年均增长15.3%。五是服务供给取得新突破。现代服务业随着消费市场需求扩张驶入发展快车道。2023年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为1952年的6915.6倍,年均增长13.3%。旅游业迅速成长,2023年全年接待旅游人数2998.93万人次,同比增长22.1%;旅游收入193.20亿元,同比增长28.5%。

主持人:听了陈局长的介绍,我仿佛看到了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画卷,科技文化与经济发展密不可分,那么请问陈局长,我市科技文化又有哪些长足进步?

陈媛:我市科技创新凸显新地位,文化产业谋求新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将科技创新作为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实力的战略支撑,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23年,全市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01家,认定数实现历史破百,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234家,同比增长34.5%。2023年地方财政科学技术支出达3.01亿元。2023年,全市共有文化机构63个,电影院14个,公共图书馆4个,公共图书馆藏书60.7万册,博物馆5个。新时代随州坚持创造性挖掘和提炼本土特色文化,推陈出新打造核心文化新IP,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彰显城市形象和魅力、浸润文化产业,持续擦亮炎帝神农、曾侯乙编钟两张世界级文化名片,知晓度和美誉度得到明显提升。

主持人: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随州人,这些年来,我也感觉到我们的城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整个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的生活不断改善。下面请您带我们用数字感受一下城市和生活的变化。

陈媛:好的,正如你所感受的。我市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生态环境更加宜居。2023年,全市公路通车里程13784公里,是2000年的3.8倍。全市民用汽车拥有量达到40.9万辆,是2000年的37倍,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36.8万辆。全市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以欧亚达家居广场、解放路里外里商业街、文峰里特色街区等为代表的商圈,以曾都区创业孵化园、高新区长江产业现代化工产业园、随县华美恒业产业新城等为代表的产业圈,为建设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注入更强动能。2023年,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5525.23平方公里,是2000年的3.6倍,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5.85平方米;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7.3%。2017年荣膺“全国十佳魅力城市”。工业二氧化硫比2000年下降95.1%。2023年全市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达到99%,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82.7%。经济发展了,生态改善了,环境变美了。随州人民从吃不饱穿不暖到实现小康,收入来源日益多元,收入水平大幅提高。2023年,随州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012元,是1949年的621.9倍,年均增长9.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7684元,是1978年的70.6倍,年均增长9.9%。

主持人:听完了陈局长概括性的介绍75年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真是热血澎湃,振奋人心。那么全市统计部门为全面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统计工作重大决策部署做了哪些举措、取得了哪些成绩,请您简要介绍一下。

陈媛: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全市统计部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计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和中心工作,奋力书写新时代随州统计事业新篇章。统计工作坚持依法统计、依法治统,为加快建设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随州篇章提供了坚实可靠的统计保障。

一是统计调查“一盘棋”推进。十二年来,全市各级统计机构上下同心、只争朝夕,矢志不渝提高统计数据质量,蹄疾步稳推进统计现代化改革,全力以赴构建科学的现代化统计调查体系。十二年间,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的实施意见》,为新时代做好全市统计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依据。扎实开展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改革,实现市、县地区生产总值总量、速度、行业结构上的完全衔接;组织实施大型国情国力普查,先后开展了一次农业普查、一次人口普查和三次经济普查,打好普查“主动仗”,摸清了全市经济和人口家底,为党委政府提供详实准确的基础数据信息;持续强化统计基层基础建设,不断规范数据生产流程,确保源头数据质量,推动全市统计工作高质量发展。

二是统计监督“一条线”贯穿。十二年来,随州市统计局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统计体制、发挥统计监督职能作用、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等一系列决策部署,围绕“依法统计、依法治统”的法治工作主线,着力强化数据质量,把准统计法治“主动脉”;推动落实《关于更加有效发挥统计监督职能作用的意见》和专项治理、国家统计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切实强化防惩统计违纪违法行为,发挥统计监督职能作用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联合市纪委监委开展统计工作专项监督检查,坚决筑牢统计法治的坚实屏障。

三是统计服务“一揽子”聚焦。十二年来,随州市统计局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和运行监测,持续加强统计数据正向解读,合理引导社会预期。聚焦重大决策部署,先后开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民生需求、强县工程等统计监测;聚焦经济社会发展热点,深入开展经济运行走势、区域发展变化、产业转型升级等领域分析研究;聚焦经济运行重点难点,及时监测预警全市经济发展中的苗头性、趋势性问题,为党委政府提供可靠有效的统计咨询建议。

全市统计工作也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获得荣誉不胜枚举。先后获得过“全国依法治理创建先进单位”“全国节约型机关”两项国家级荣誉;“湖北省三八红旗集体”“湖北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先进集体”两项省级荣誉。统计局机关党支部还被评为了“红旗党支部”。

主持人:透过数字看发展、谈变化,我们为随州的发展而骄傲和自豪。广大网友和我们一样感同身受。在“中国统计开放日”期间,网友对统计工作也很有关注,下面来看看网友的提问。

主持人:网友问到:陈局长你好,据我所知,很多网友都只知道统计部门出数据,但对具体的统计工作职能还不太熟悉,您能否简单介绍一下?

陈媛:好的。统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综合性、基础性工作,主要职能是:开展国民经济各行业、社会发展各领域的统计工作,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准确、及时;贯彻执行《统计法》、统计制度方法,检查监督统计法规的实施,查处统计违法案件;组织实施全市人口、经济、农业等重大国情国力普查;开展统计监测分析预警,为党委政府和社会公众提供统计服务。

根据现行国家方法制度,对于市场主体统计数据的收集,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以“四上”企业独立、自主、网上直报为核心,以小微企业抽样调查为补充,构成了完整的统计生产体系。

主持人:还有个网友问到:今年感觉经济压力变大了,钱更难赚了,那么请您从统计角度为我们网友分析一下随州当前的经济发展情况。

陈媛:上半年看,随州实现了地区生产总值684.1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5.8%,增速比全国高0.8个百分点,与全省持平,在全省排第10位(由于地区生产总值是季度核算,目前只有上半年数据)。

1-8月主要经济指标看,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增速比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0%,增速高于全省1.2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9%,与全省发展趋势保持一致。这些统计监测数据显示,全市经济大盘稳固,主要指标呈现稳中向好态势。随着“金秋随州”暨一季三会四赛活动的逐步推进,将会为随州经济的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更大的动力。

主持人:感谢陈局长在统计开放日做客我们的在线访谈节目,带领我们数览发展,互动交流。

陈媛:感谢主持人,感谢各位网友对统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主持人:好的,网友朋友们,今天的访谈就要跟大家说再见了,感谢各位网友的关注,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网友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