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随州市召开食用菌深加工产品团体标准新闻发布会
  • 发布时间:2024-12-31 11:45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陈刚
  • 审核:黄振忠
打印


12月30日,我市召开食用菌深加工产品团体标准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市食用菌标准化制定实施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随州香菇”区域公共品牌价值连续两年位居全国食用菌品牌榜首,全产业链产值突破500亿元,年出口过10亿美元,连续20年保持全省领先,带动30多万菇农增收致富。食用菌不仅成为我市富农强市的支柱产业,更是农产品出口的主导产业。


本次发布的四个团体标准里,香菇酱和香菇浓缩汁是在原有标准上的完善提升,香菇调味面制品(香菇辣条)和木耳酱是新增标准。为了体现香菇的独有成分,香菇制品三项团标在保留固形物、粗多糖等原有指标外,分别加入了琥珀酸、β-葡聚糖、可溶性肽、香菇素、膳食纤维等新的理化指标,进一步增加了对香菇源性成分的溯源。


发布会上,市商务局有关负责同志介绍随州市食用菌深加工产品团体标准制定的相关情况,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随州海关、市税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农产品出口协会等有关负责人先后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网、湖北日报、湖北广播电视台、荆楚网、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随州日报、随州广播电视台、随州发布、随州市政府网、随州论坛、云上随州等新闻媒体记者参加发布会。 


随州市食用菌深加工产品团体标准制定的相关情况


市商务局副局长钱涛


审慎合作,提高标准影响力


市农产品出口“两抓一提”工作专班与市农产品出口协会联合,先后赴广州、上海、吉林等多地科研院所考察调研,在综合考量科研水平、技术实力和行业影响力等多方因素后,最终确定与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和吉林农业大学合作,分别负责香菇制品和木耳制品的标准制定。


多方参与,提升标准科学性


在样品选取上,市农产品出口协会扩大选品范围,不仅广泛征集我市食用菌产品,同时还随机选取市面上同类产品一同送检,由科研院所对样品进行实验测试,整理分析数据并提出指标建议限值;在意见征集上,市农产品出口协会广泛征求商务、海关、税务、市场监管等部门、公共检测机构及代表企业等多方意见,经多次协商讨论、综合评估后确定指标数值。


创新思维,强化标准前瞻性


本次发布的四个团体标准里,香菇酱和香菇浓缩汁是在原有标准上的完善提升,香菇调味面制品(香菇辣条)和木耳酱是新增标准。为了体现香菇的独有成分,香菇制品三项团标在保留固形物、粗多糖等原有指标外,分别加入了琥珀酸、β-葡聚糖、可溶性肽、香菇素、膳食纤维等新的理化指标,进一步增加了对香菇源性成分的溯源;黑木耳酱团体标准里创新提出脱脂抽滤烘干测量方法。



大家关心的问题还有哪些

看看现场解答


01

记者提问

随州香菇系列产品团体标准制定的出发点是什么?新制定的团体标准先进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二级研究员杨焱

答:在“香菇浓缩汁”产品标准中,增加了香菇特征性指标β葡聚糖、香菇素、可溶性肽等品质指标和质量控制指标。在“香菇酱”产品标准中,增加了香菇特征性成分琥珀酸及香菇膳食纤维含量琥珀酸是有机酸的一种,在香菇中含量尤为突出,是不同于其他食用菌中有机酸组成的一个特征标志。另外,膳食纤维是香菇子实体中的一类重要成分,对人体健康具有积极影响。在“香菇调味面制品”也就是“香菇辣条”产品标准中,增加了理化指标检测限项,促进随州香菇调味面制品品质提升。


新团标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新标准中增加了香菇的特征性指标,可进行香菇源性特征识别;是国内首批具有香菇特征成分指标的香菇加工产品类标准;基于以上团体标准,可通过优化升级,申请行业及国家标准,提升标准的适用范围。


02

记者提问

海关在促进食用菌行业稳健发展上,将有哪些新举措?


随州海关副关长苏家亮

答:一是推动配套检测方法制定。加强与武汉海关技术中心的沟通联络,充分调研论证,助推香菇酱、香菇浓缩汁等产品的检测方法行业标准尽快在海关总署立项、制定和发布,提高口岸检测效率和准确度。

二是提高通关便利化水平。充分发挥“全国通关一体化”“提前申报”“抵港直装”等多种通关模式叠加效应,指导食用菌产品出口企业选择适配度最高的通关模式;提供“7x24小时”预约通关服务,做到“即报即查、优先检测、即检即放”;支持建立并采信“白名单”制度,促进守法合规企业出口快走一步。


三是加大技术性贸易壁垒应对力度。及时向企业发布境外通报预警信息,对技贸措施重点企业开展“实地+电话”的方式进行调研,了解产品在国外遇到的技术贸易壁垒情况,提出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03

记者提问

请问从税收角度将如何支持食用菌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随州市税务局副局长史津军


答:一是在政策落实上“再加力”。积极争取退税计划,为食用菌加工出口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同时,全面落实小微企业税收减免。

二是在退税办理上“再提速”。再精简11种退税申报资料,扩大退税申报“免填报”企业范围,全面推行“容缺办理”;对一类、二类出口企业,全部实现无纸化退税;将正常退税平均时长压缩在6个工作日,其中一、二类出口企业平均办理时长压缩在3个工作日以内。


三是在税银互动上“再升级”。主动与银行部门、出口企业对接,利用出口企业退税账户的唯一性和银行账户可质押托管规定,为银企双方搭建信任桥梁。


四是在补链强链上“再赋能”。推动构建“国有企业+合作社+种植农户”的产、供、销产业链,引导香菇种植合作联社规范运行。


五是在税收共治上“再深化”。持续巩固“六部门专项督查”协作工作机制,实现对食用菌行业生产、加工、销售、出口等全流程监控。


04

记者提问

将如何加强监管,确保产品团体标准实施?


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刘前涛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赋予团体标准法律地位。团体标准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共同构建国家标准体系。团体标准发布实施后由市农产品出口协会的成员单位约定采用,也可以向社会提供自愿采用。无论约定采用还是自愿采用,企业或组织一旦自我声明公开执行标准,所提供的产品就必须符合标准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标准化及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法定职责,根据团体标准的技术要求等对全市香菇酱、香菇浓缩汁、香菇辣条、黑木耳酱产品开展质量监督抽查。

发布的四个团体标准填补了国内外食用菌产品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的空白,各部门、各地方在产业政策制定、行政管理、政府采购、认证认可、招投标等工作中应注重应用这些团体标准,特别是积极申请国家海关采信这些团体标准,为我市食用菌产品顺利出口提供科学依据。


05

记者提问

团体标准发布后,市农产品出口协会将如何促进企业贯标、达标?具体措施有哪些?


市农产品出口协会会长秦京


答:一是积极进行团标推广。以农产品出口协会为平台,利用广告宣传、社交媒体、线上网站、等多种渠道对新团体标准进行宣传推广。

二是加强内部质量管理。支持企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把控质量。

三是严格落实送检制度。督促企业定期将产品送至武汉海关技术中心或第三方技术检测平台进行检测,比对团体标准中各项指标参数。

四是开展随机抽检。指导企业建立企业内部实验室,培养专职检验人员,制定企业原料、产成品检验管理制度,定期对生产线上的产品进行随机抽检,发现问题及时调整生产流程和工艺参数。

五是积极参加行业交流。组织企业参加各类行业交流活动和培训活动,学习先进的质量管理经验。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