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敞平坦的乡村公路、荆楚风韵的徽派民居、干净整洁的村庄环境……一个个“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犹如一颗颗明珠,在随县万和镇的农村大地熠熠闪光。
近日,记者深入万和镇农村采访后发现,该镇通过政策引领、整合资源,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借力“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依托产业撬动社会资金的双重合力,让农村发生巨变。
从2015年起,万和镇充分发挥财政奖补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让原生态的山野画卷注入新的活力。不仅村容村貌发生巨变,富民产业风生水起,村集体经济也不断壮大,村民蓬勃向上的精神状态见证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果。
小资金撬动大投入,小奖补推动大建设,小投入发挥大效益。近年来,万和镇紧紧围绕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的总体目标,按照“政策引导、财政支持,农民自愿、民主决策、群众监督,公开透明”的原则,积极整合资金,突出重点,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建设与支农工作紧密结合,扎实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万和镇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申报过程中,坚持优先考虑美丽乡村建设村,优先考虑灾后重建村,优先考虑未纳入交通部门规划、连接集中居民点的村内道路和小水利等设施建设的“三个优先”的原则,确保奖补项目建成一个、受益一片。
“财政优先把奖补资金给了我们,我们应该争取机会,积极参与,建设好自己的家园。”邱家大湾村村民李建斌得知8万元“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拨付给村里整修塘堰后,高兴得合不拢嘴,带头组织群众抽水清淤,运送材料等方面投工投劳,并予以登记,使投工投劳成为群众自觉的行动。
垂柳依依,风景醉人。这里是邱家大湾村广场公园。偌大的广场公园内,假山、流水、小桥设置精巧,不同品种的景观树整齐种植,铺着石板的小路曲径通幽,五颜绿色花坛串点成线……这得益于该村实施的“一事一议”续建工程,让这个几年前修建的广场充满新的活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来此感受一方家园的秀美。
近年来,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万和镇始终以《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台账》的要求推进工作,各村建设的项目均在“一事一议”项目库范围,坚持民主议事、先批后建、公示、预算评审、招投标和按工程进度拨付资金等制度助力财政奖补资金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在财政奖补项目实施过程中,万和镇加强了资金监管、工程监管和后期管护“三项管理”,使项目运行科学规范。该镇制定了《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管理办法》、《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会计核算办法》,设置专门会计科目核算;按一事一议奖补项目设立了专账,及时将筹集的资金缴入专户,实行“专户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确保财政资金安全,实现财政资金效益最大化。在工程监管过程中,成立督查组,不定期对奖补工作进行督查,采取查阅资料、查看项目建设情况、走访受益群众等方式,准确掌握工作进展,所有完工项目申请报验后,镇政府成立项目验收组到项目实地考察验收,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做到完工一批、验收一批。
万和镇一事一议建设项目,体现了民主意愿。近年来,万和镇积极争取财政奖补专项资金8000多万元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中,整合撬动各种资金2亿多元投入美丽乡村建设,新建乡村道路72公里,整修塘堰、水库62口(座),新建文化广场33个,硬化排引水渠道4万余米,安装太阳能路灯700余盏,购置垃圾箱3800多个,新建公厕21处,改建民厕2600多个,惠及群众7万余人。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随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
您的浏览器版本太低!
为了更好的浏览体验,建议升级您的浏览器!